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是没有后代的意思,为何有人故意曲解!

0
分享至

作为一名历史创作者,纵横并非历史科班出身,只是一个狂热的历史爱好者,写历史的角度也热衷定位于科普历史,所以写的内容一般都不深,以大白话为写作逻辑,大部分人都能看懂,比较欣慰的是一段时间以来除了文中错别字比较多之外,很少受到读者的吐槽。

当然,在网络上发表文章就像打开门做生意,接受各种各样人的挑剔和谩骂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前一段时间著名作家江南爆出忍受不了压力,身患抑郁症的新闻,对于我辈来说,还是值得警惕的。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很浅显的一句话,为何会引发巨大争议?

最近一段时间,总有人隔三差五的在我的文章中评论,说我将“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解读为“没有后代”,是错误的用法,这些人我理解为本身水平就一般,还缺乏一些深入了解知识的水平,才能得出这样的结论。

由此也让我看到现在很多人对历史知识的欠缺,对古典文化常识的无知,本着科普历史的角度,我决定开一个“古代成语大历史”系列的文章,科普那些成语中的历史,让读者能够懂得更多。

在我解读周星驰电影《九品芝麻官》中,讲到包龙星因为被人陷害锒铛入狱后,为了救包龙星,就让如花姑娘去救包龙星,很多人可能不理解,为什么官府会允许如花姑娘到监狱去救包龙星呢?

因为包龙星是被判为死刑,在中国古代一向以传宗接代为重大任务,所以就衍生了这项“听妻入狱”的特色监狱文化制度,意思就是,被判死刑的已婚且无子的囚犯,监狱允许妻子进入监狱与囚犯发生关系,以便能够给这个家族传宗接代。

在这个梗的分析中,我写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意思就是说,在古代不孝顺的表现有很多种,没有后代是最不孝顺的行为,来说明“听妻入狱”这个看似荒诞,却为何存在的原因。

然后就接到了很多读者的批评,认为我不懂成语。

于是我打开搜索引擎,发现网上关于这件事的讨论并不少,尤其是很多历史自媒体的标题,很是吸睛,诸如:

《被骗了2000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根本不是没有后代就不孝的意思》

《孝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真实意思(原来我们都理解错了!)》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千百年来,我们一直误解了这句话的意思》

我估计评论我文章的读者,一定是受了这种文章的误导,这几篇文章我也大致看了一下,文章写的水的一大堆,估计作者都不懂是咋回事,就是人云亦云。

“无后为大”中的“后”翻译过来是“后代”,还是“尽后代的责任”?

能够长篇大论下去的,还有一些所谓的国学分子,要我说,有些口口声声说宣扬国学的人,其实就是在祸害国学,因为他自己就在那曲解国学,当别人涉及点国学的时候,感觉就像拔了鸡屁股上的毛,这也不行,那也不行。

他们按照现代的翻译方法,找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出处《孟子·离娄上》,然后根据全文:“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认为“无后”应该是“没有尽后代的责任”。

翻译过来就是:不孝的行为有很多种,没有做到尽后代的责任是最不孝顺的,舜没有告诉父母就娶妻,是没有做到尽后代的责任,所以,君子认为还是告诉父母比较好。

我为什么说这样解释不一定靠谱呢?据有人统计《孟子》中有三万多字,其中,舜出现过上百次,绝大多数都是赞美舜的,在先秦时期,尧舜禹是做人的典范,孟子不可能去批评舜没有告诉父母自己婚事的这点事来说不孝,然后来推崇自己的学说,这不是在全盘否定自己吗?

其实,这种曲意解读,并非自古就有,是近代人根据文章进行翻译的,其实就是按照现代对古文的翻译方法,“后”字在古汉语词典中的也没有“尽后代的责任”的解释。

而按照中国古代儒学家的解释,包括朱熹在内的很多人解释,都是我们所常用的解读,就是没有后代的意思。

我一直奇怪,难道对古文的理解,不是越靠近作者那个时代的人,解释的越准确吗?时隔两千年,再去解读,再按照现代人的语言习惯强行翻译,真的靠谱吗?

在《孟子》中,有一句讲“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中也有一句“无后”,如果按照他们的这种解释就是:第一个用陶俑殉葬的人,难道没有继承人了吗?

实际上我们都知道,这句话应该翻译成:这些做坏事的人,难道不怕断子绝孙吗?

可见,将“无后”解释为“不尽后辈的责任”,纯属用现代观点来套在古汉语上,就是一种曲解。“无后”的意思,就是“没有后代”的意思,这么解释一点毛病都没有!

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关于“孝”的核心价值观念其实就是传宗接代

比较有意思的现象是,这些人甚至大言不惭的列了这样一个标题《古人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都是哪三不孝,究竟哪个最严重》,这些人连“三”在古代是“虚数”都不知道,就敢出来翻译。“三”有的时候,其实并不是三,而是多。比如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可能并不止三次,而是多次的意思,多次比三次更有诚意!

也就是说“不孝有三”,很可能压根就不是三个,应该翻译成不孝有很多种,孟子关于不孝就总结了五条:懒惰而不养父母;成天喝酒玩乐而不养父母;自私自利,只顾妻儿不养父母;纵情声色让父母蒙羞;好勇斗狠,从而危及父母的。

这里面讲的这么多不孝中,不包含“不尽后代的责任”,也不包含“没有后代”的意思,从而也印证了,不孝有很多种的说法,压根就不是三种。

那么,到底哪个更贴切呢?

根据古代学者的解释,大部分都倾向于没有后代的意思,汉代学者赵歧所做的《十三经注》,他在注释孟子上面的话时说:“于礼有不孝者三者,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在这里,他进行了解释,并不同于孟子讲的“五孝”,但是却是对这句话的一种大致解读,其中包括了“无后”为不孝的说法。

孟子的全文应该解释为:不孝的行为有很多种,没有后代是最大的一种;舜因为没有后代,在没有通告父母的情况下直接娶妻,简直就是君子榜样啊,君子就是用实际行动来尽孝的,告不告知都是一样的。

从根本上来说,中国古代的核心思想还是传承,孔子说的那句“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在他看来是最狠毒的脏话,在中国古代一个人如果没有后代,那就是最大的不幸。

在中国古代如果没有子嗣,那么整个家族就会没落,大概在先秦时期女性连继承遗产的资格都没有,在很多时期,还有“吃绝户”的现象发生,就是一家如果没有子嗣,那就会被人把财产给分了。

即使是现在,我想很多老人也能够理解“膝下无子”的那种处境吧!

曲意解读国学,其实是在重塑封建道德理念,违背时代发展潮流

这些曲意解读者,将孟子的文章翻译成:舜没有告诉父母就娶妻,是没有做到尽后代的责任。其实就是夹带私货,这样曲解的背后,是古代婚姻的程序问题,中国古代婚姻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舜没有告诉自己的父母就私自成亲,这就是违背了这个原则,他们重塑这个成语的意义,大概就是为了宣传封建道德范畴那一类,实在无聊的很。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在古代的确存在的,即使对现代社会都有一定影响。

首先来说“父母之命”,我相信很多人对这句话还是有着一些赞同的,在很多人的认识中,儿女婚姻大事,多征求父母的意见总是好的,天下父母没有不为自己孩子着想的。

当然,这是在自由恋爱的基础上,真正决定两个人婚姻关系的,还是在于年轻人,父母只是起到参考意见,如果两个人互相不喜欢,没有父母能够逼着成婚的。

古代的“父母之命”并不等同于现代人以为的“征求父母意见”,而是父母甚至不征求儿女的意见,擅自为儿子做出的婚姻,在这样的婚姻关系中,出现的婚姻悲剧是很多的,它甚至是牺牲某个人为代价而进行的婚姻。

再说“媒妁之言”,也不是大家想象的现在的媒人那么简单。现代的媒人其实也是建立在自由恋爱基础上的附属,媒人就是帮着人相亲的,甚至是帮着撮合一下,至于恋爱关系能不能最终确立,不是媒人决定的,也是由年轻人自行决定。

古代的“媒妁之言”,是有婚姻关系合法的法律承认,在很多时期,如果没有“媒妁之言”,等同于不合法的婚姻,因为古代“男女有别”,导致想要成婚必须经过媒婆说亲,唐朝的《唐律疏议》中甚至规定:“嫁娶有媒,卖买有保。”意思就是,婚嫁就像做买卖一样,必须由媒人来担保。

可以说,如果孟子当初说这句话的意思,如果真的如这些人所曲解的那样,已经完全不符合现在的词语环境,压根就没有用的必要,属于“废词”。

难不成,我们在搞对象的时候,还没有告诉自己的父母,所以说一句“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我就不相信,那些曲意解读的人敢这么去用!

纵横创新解读现代版的不孝有三:学文、单身、考研

我在写这篇文章之前,特意问了一下我媳妇(本科学历),我说你知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意思吗?我媳妇支吾半天说了:“没有后代的说法不是错误的吗?”但是如何错的,她却不知道,我想她也是受到了那些曲意解读文章的影响。

一句简简单单的成语,让一个本科学历的人都不敢说它的含义,你说这个成语被误解得有多深?

其实,我见过更延伸的解读,比那些曲意解读还要厉害很多倍!

说实话,我也是上大学的时候才听说这个成语的,当时有一个特别牛的同学(现在已经复旦博士毕业),他能够说出这个成语,当时让我特别震惊,毕竟,这个成语貌似并未出现在教科书上过。

然而这名同学的厉害之处,在于能够将这个成语延伸为不孝有三的现代版本:“学文、单身、考研”。

他为什么会这样说呢?有一句话大概说“听父母的话,就学物理化”,因为“学好物理化,走遍全天下”,在很多人的眼里,男生学文都是没有出息的表现,然而学文的优势就是,男女比例悬殊的情况下,搞一个对象还是很容易的,我一个同学的父亲就曾经就说过:学习要不好,再不搞一个对象,那还上什么学。

读书为了什么?通俗来讲,不就是好好学习,考上一个好大学,然后找一份好的工作,这样才能找到一个好媳妇,既然学“物理化”的终极意义是为了找一个好媳妇,那么,学文的话,是不是意味着可以弯道超车呢?

在这个问题上,历史创作者“猫眼观史”就比较出色,不仅在校期间给自己找了一个对象,还把自己的女同学介绍给了自己的哥哥,等于花一份学费,给家庭娶回两个媳妇,这种操作,想要不说666都不行。

学文却没有把媳妇领家来,这不就是拿着父母的血汗钱在浪费资源嘛?然后再去考研,那就意味着,还要单身三年之久,你说是不是不孝的表现?

换句话说,现在是高中时候严格禁止谈恋爱,而到了大学,家长却鼓励你谈恋爱,你要是能够好好的理解这个现代版的“不孝有三,学文、单身、考研”,是不是更能体会现在社会环境下的爱情观。

我认为我这个同学就将古典国学跟现代文化结合的很好,真正对国学的尊重,是一种怀有敬意的解读,将其想要表达的精神内核以符合时代文化需求的形式展示出来,让人们能够真正读懂老祖宗留下的东西,是能够随着时代不断进步的,而不是开历史的倒车,还去搞什么“三纲五常”“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人民日报:12岁前,请逼孩子养成这5个好习惯,他会感激你一辈子!(家长必读)

人民日报:12岁前,请逼孩子养成这5个好习惯,他会感激你一辈子!(家长必读)

掌门1对1
2025-09-12 12:38:33
刚查了下于朦胧的遗产情况,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刚查了下于朦胧的遗产情况,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小光侃娱乐
2025-09-15 09:00:14
扶老人过马路被打后续:老人已找到,目击者发声,警方:需要道歉

扶老人过马路被打后续:老人已找到,目击者发声,警方:需要道歉

奇思妙想草叶君
2025-09-14 22:28:58
女子崩溃:男邻居在楼道内便溺,还在公共区域洗澡!居委会很为难

女子崩溃:男邻居在楼道内便溺,还在公共区域洗澡!居委会很为难

环球网资讯
2025-09-15 10:06:16
3克就致死?2010年,浙江男子为母亲治病试吃1克,嘴烂了

3克就致死?2010年,浙江男子为母亲治病试吃1克,嘴烂了

万象硬核本尊
2025-09-12 19:43:18
突然!俄罗斯,遭袭!

突然!俄罗斯,遭袭!

喀秋莎大世界
2025-09-14 22:28:36
全数崩跌,5000万订单成为世界笑柄,订单营销玩不下去了!

全数崩跌,5000万订单成为世界笑柄,订单营销玩不下去了!

柏铭锐谈
2025-09-14 13:12:13
贾国龙诉苦称西贝利润仅 5%,业内人士痛批:偷换概念,骗你为他高收入买单

贾国龙诉苦称西贝利润仅 5%,业内人士痛批:偷换概念,骗你为他高收入买单

西虹市闲话
2025-09-14 22:14:01
李谷一不再沉默,揭晓宋祖英“消失”的真相,观众:原来是这样

李谷一不再沉默,揭晓宋祖英“消失”的真相,观众:原来是这样

查尔菲的笔记
2025-09-02 16:01:14
养老变被啃老!40岁魔笛暴力抽射+狂奔怒吼 8.6分全场最高+斩MVP

养老变被啃老!40岁魔笛暴力抽射+狂奔怒吼 8.6分全场最高+斩MVP

风过乡
2025-09-15 06:58:34
轮到以色列被打了!突发:以最大城市被炸,数百万人逃入避难所

轮到以色列被打了!突发:以最大城市被炸,数百万人逃入避难所

起喜电影
2025-09-15 07:30:55
突发!一国宣布出兵乌克兰,还派4万大军堵俄罗斯家门口

突发!一国宣布出兵乌克兰,还派4万大军堵俄罗斯家门口

大国之翼
2025-09-15 07:00:09
山东省纪委监委通报,姜青山被查

山东省纪委监委通报,姜青山被查

鲁中晨报
2025-09-15 10:15:33
上海下周初还是热,周四开始要降温了

上海下周初还是热,周四开始要降温了

澎湃新闻
2025-09-14 18:22:27
大暴乱席卷法国,欧洲巨婴们傻眼了

大暴乱席卷法国,欧洲巨婴们傻眼了

一个坏土豆
2025-09-14 18:48:03
某企业别装死了,赶紧出来说句话吧

某企业别装死了,赶紧出来说句话吧

地球公民金建国
2025-09-14 13:58:48
梁光烈同志夫人杨桂珍女士逝世,享年86岁

梁光烈同志夫人杨桂珍女士逝世,享年86岁

澎湃新闻
2025-09-15 09:52:29
武汉男子因使用翻墙软件浏览境外网站  被警方行政处罚

武汉男子因使用翻墙软件浏览境外网站 被警方行政处罚

互联网大观
2025-09-15 10:31:34
玄奘晚年多病遭弟子质疑,跌倒数天后圆寂,两字遗言激励世人千年

玄奘晚年多病遭弟子质疑,跌倒数天后圆寂,两字遗言激励世人千年

蜉蝣说
2025-09-14 15:55:33
房价上涨苗头来了!知名教授称,上海二手房大量撤牌,将一房难求

房价上涨苗头来了!知名教授称,上海二手房大量撤牌,将一房难求

明月杂谈
2025-09-15 06:27:36
2025-09-15 11:04:49
史论纵横 incentive-icons
史论纵横
读真实的历史,明更多的道理
2504文章数 3708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头条要闻

杭州部分西贝门店客流量骤减 女子:人这么空 第一次见

头条要闻

杭州部分西贝门店客流量骤减 女子:人这么空 第一次见

体育要闻

施罗德成双料MVP激动落泪 全队浇水庆生

娱乐要闻

知名男演员官宣三胎

财经要闻

“预制菜大战”100小时

科技要闻

发布会再提乔布斯,苹果高调回归设计初心

汽车要闻

混动狂潮 835马力V12 阿斯顿·马丁的最后浪漫

态度原创

数码
亲子
健康
家居
军事航空

数码要闻

七彩虹上线首款英特尔 H810 主板 BATTLE-AX H810M-A WIFI V20

亲子要闻

这不就是成功支付吗~

内分泌科专家破解身高八大谣言

家居要闻

原木风格 温馨舒适氛围

军事要闻

俄无人机飞入波兰 美国务卿:不可接受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