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上次介绍的察哈尔省一样,绥远省也是民国时期设立的塞北四省(热河省、察哈尔省、绥远省、宁夏省)之一。绥远省设立于1914年袁世凯北洋政府时期,在1954年撤销并入内蒙古自治区,辖区范围包括今天的内蒙古呼和浩特、包头、乌兰察布、巴彦淖尔市、鄂尔多斯、乌海等重要自治区中部的主要城市。
那么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40多年的绥远省是如何成立,新中国成立以后又为什么撤销了呐?今天小编和大家来了解一下。
明清时期绥远属漠南蒙古的一部分,清政府在这里设归绥道,属山西省管辖。这时期由于北方自然灾害频发,人地矛盾尖锐,大量内地汉人尤其是山西人迫于生活压力选择“走西口”,背井离乡北上口外的内蒙古地区谋生。大大促进了这一地区农业商品经济的发展,这里逐渐成为农牧并举、蒙汉共居之乡。
民国初年,在沙皇俄国的俄的支持下,外蒙出现分离出中国的倾向。内蒙古地区由于面积狭长,地广人稀少,不利于中央统治,也面临着分裂的危险。1914年,袁世凯政府为加强对蒙古地区的统治,建立绥远特别区,实行“晋绥分治”。
1928年北伐后的国民党政府正式改称这里为绥远省,省会为归绥,就是现在的呼和浩特。此后绥远省一直是山西王阎锡山的势力范围,其军队称为晋绥军。1935年傅作义将军曾在这里组织抗战,缔造百灵庙大捷,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
新中国成立初期,仿照当时苏联的民族自治制度当时,建立了内蒙古自治区。但是新成立的内蒙古位于东北部草原位置偏僻,甚至没有一定规模的大城市适合做为首府。而绥远省自古就是蒙古族同胞居住生活的区域,城市建设也有一定基础。北方局势已经相对稳定,塞北四省的军事战略防御作用相对弱化。于是在1954年6月中央决定撤销成立40多年的绥远省,整个管辖区并入了内蒙古自治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