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女性自我蜕变和成长,愿你面向太阳,坚定而温暖。
最近一直都会听到社交焦虑这个词语,很多人觉得在人群中会觉得不知道如何自处,显得很是焦虑,虽然自己独处自在很多,但也存在着孤独的感受,于是在孤独与社交之间徘徊和纠缠。说到底这个是找不到自我的表现,不知道在人群中该以方式来呈现自己或者说对自己不接纳,再或者对于人群的期待过度在意。
而社交焦虑的原因有很多种:有的人觉得在社交中无法做自己,真实的自我需要被包裹起来,那么在人群中无法做自己,就显得比较痛苦,还有人觉得在社交中要表现得更加完美,才能成为人群中瞩目的焦点,但会觉得很累,即便达成了目标,但回去之后,觉得身心俱疲,就像是在演戏一样,因此,内心也会抵触社交;还有一些人在人群中很难被关注,即便在人群中仍然像是一个没有必要的存在,那自然不会有动力去出现在人群中。
实际上我也是个轻度的社交恐惧者,倒不是因为害怕人,而是我比较在意人群交往的质量,当人数超出了一定的范围之后,那么人与人之间的深度触达就显得比较困难,大家要对应一个大环境下的人群,而这个人群除了过度的消耗自己的精力外,无法获得任何的滋养,这个是我不喜欢大人群社交的原因。我更喜欢三两好友,在午后或者闲暇时光的深度交互。大家就某个专业领域、或者某个话题、或者某个状态进入比较深度的交互,以达到一些心理和心灵的滋养。
或者我也喜欢在网上就某个话题或者某个领域做比较深度的交流和探讨,那么吸引来的人群也都是对某个话题或者领域相关的,大家可以就某个话题和领域做更加深入的探讨,凡是参与进来的人都可以有很大的收获,那么这些时间和精力的花费也是有效的,可以累积的。随着话题和领域的探讨,也比较容易接触到同路人,在成长到的道路上可以互相启迪并且互相扶持的人,或许这样的社交可以更加有灵魂以及深度的滋养。
再或者,大家什么都不为,没有目的,只是玩得到一起,大家拥有共同的生活态度和兴趣爱好,比如说一些比较小众的爱好,比如:绘画、植物、喝茶、旅行、徒步、读书会等等,大家可以就某个兴趣和爱好,延伸出很多新的感悟或者美好。让大家都觉得身心都得到美好的滋养,在繁重的社会压力下,找到释放自己的途径和快乐的源泉。
我想说的是,社交实际上分有效和无效,如果是有效的那势必是有分类或者小众的团体或者社团,而无效的就是目的不清晰,人群不清晰,大杂烩、一锅烩的那种。对于无效的社交或许也是引起大家焦虑的核心原因。有效的社交是对人产生滋养的,所以说,你的社交到底是有效还是无效的。我相信,如果这个社交是有效的,并且给予你滋养的,我相信没有人会去拒绝的。
作者简介:吴洁,心理咨询师,自媒体情感及心理专栏作者,专注女性自我蜕变和解放,希望可以陪伴你左右,为你点亮一盏心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