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所有民国剧中都有的绿台灯。
我知道你们一定会对这盏绿色小台灯好奇的 我知道你们一定会对这盏绿色小台灯好奇的
谍战剧、抗日剧、民国悬疑剧,统统有。尤其是谍战剧,只要演到军统人员的办公室,绝对少不了一盏绿台灯。
民国时期这款灯真的很流行吗?
这个台灯的正式名称:Emeralite Desk Lamp, 也被人广泛称为Bankers Lamp。发明者是Harrison D. McFaddin,他做过各种各样的台灯,他的台灯标志性的特征就是这种祖母绿灯罩(Emerald Shades)。他成立了H.G. McFaddin & Co.公司来生产这种台灯。最主要的工厂在现今的捷克共和国的Moravia的Rapotin市。下图是公司早期的标识:
最早的Bellova and Emeralite台灯诞生于1909年。同年5月11日获得了美国原创外观专利(专利号为39984 ),一直生产了50年。J. Schreiber & Neffen的玻璃工厂专门生产这种台灯的灯罩,后来据说很多工作到深夜的银行家钟意于这种台灯,所以也被称作银行家台灯。
Emeralite台灯生产时期主要分为以下四个时期(大致时间区分):
1909年到1916年的4378系列
1916年到1930s的8734系列
1930s年开始的第9系列,总共生产了不到五年时间。
1930s年开始的新系列(该系列并不为收藏家喜欢,因为开始使用金属灯罩与荧光灯,收藏价值并不比战前的有吸引力)
公司到1962年的时候就彻底解散。成为历史。
不过世上保存完整的Emeralite台灯并不多,逐渐得也就受到收藏家的热捧,特别是早期的4378系列更是弥足珍贵(美国跳蚤市场上据说能淘到)。
简单说一下这种台灯的特征: 黄铜支架与底座,绿色玻璃灯罩(灯罩内部是白色或乳白)。
早期的宣传广告:
后来还申请了专利的外观:
8743系列:
摆放在钢琴上的8743:
图书馆喜欢用这种:
后期的广告:
说到这里,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影视作品中容易见到这类台灯了。在国内这种台灯基本上出现于民国到解放初期。蒋介石的背后有四大家族,有银行业务。使用这种台灯也就不足为奇了(特别是考虑到它本来的艺术性)。大部分都是西方银行家带过来的。
就是那一盏台灯
在《潜伏》中出现过
在《黎明之前》中出现过
在《悬崖》中出现过
在《虎胆雄心》中出现过
在《和平饭店》中出现过
军人见过
平民见过
在地下党的秘密据点里出现过
在汪伪政府的特工处出现过
在侵华日军的营地里出现过
在警察局里出现过
在医院里出现过
间谍见过
伤兵见过
在这部剧里出现
在那部剧里出现,
照着民国的文人风流
照着抗日的硝烟弥漫
想起十四年抗日
想起国共内战
想起壮士出征不复还
想起家人飘零在外头,
想起漫山遍野的大豆高粱
想起北地青纱帐
想起南方鱼米乡
想起雁南飞
想起田间一堆堆的草垛
想起松花江上有家不能回
想起岁月偷偷流去许多许多
就是那一盏台灯,
在抗日战争时出现
在国共合作时出现
在海参崴的谈判桌上出现
在上海的一个仓库里出现
在每一部民国剧中
处处闪耀
比最单调的颜色更单调
比最谐和的背景更谐和
凝成水,是血泪,一寸山河一寸血
燃成光,是火炬,星星之火可燎原
变成鸟,是精卫,愿舍寸身求公道!
在你的屏幕里出现
在我的屏幕里出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