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商品套利”的四大策略中,此前生财君已为大家讲解了“跨市场套利”“跨品种套利”,今天我们来分析一下“期现套利”的原理。一提到期货,不少投资者都望而生畏觉得很复杂,其实,“期现套利”策略的原理并不复杂。
“期现套利,是指某种商品在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出现价格差异,从而利用在价格上出现的差距,进行低买高卖而获利的策略。”中国工商银行私人银行部相关负责人说。
理论上,期货价格是商品未来的价格,现货价格是商品目前的价格,两者之间的价差称之为“基差”。理论上,商品的“基差”应该等于该商品的持有成本,一旦基差与持有成本偏离较大,就会出现套利的空间。
除此之外,由于交割机制的存在,同一商品的价格在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紧密相连,商品期货价格在合约到期日会与商品现货价格大致相等(即价差为零)。因此,当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的价差足够大时,可以通过构建“期现套利”组合来捕捉价差的波动,进而实现盈利 。
具体来看,“期现套利”策略又可分为两种,一是期现无风险套利,一是期现基差交易。
(一)期现无风险套利
从传统的无风险套利原理看,它是利用市场缺乏有效性、资产相对定价错误等机会,买入被低估的资产,同时卖出被高估的资产,进而获取无风险利润。
“我们可以通过构建‘期现套利’组合来捕捉无风险利润。”上述负责人说,当商品现货被低估、同一商品某个交割月份的期货合约被高估时,投资者可以卖出该期货合约,同时买入现货,建立套利组合。
该套利组合等同于,在现货市场买入该商品并持有该商品至期货合约到期日,再进行卖出交割,也就是说,相当于“在现货市场进货,在期货市场交割卖出”,投资者所获得的单位利润为,当时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的价差减去持有成本和交割成本,如资金成本、运输成本、质检成本、仓储成本和交割费用等。
(二)期现基差交易
但不得不承认的是,虽然上述“无风险套利”是绝佳的投资机会,但在实际操作中,可行的无风险套利机会却难以长期存在。于是,在放宽风险要求的基础上,“期现基差交易”则应运而生。
具体来看,“期现基差交易”的原理是,商品期货和现货的价格走势在长期呈现出较高的相关性,但在短期内却存在波动,而这种波动又存在均值回归的特性。
例如,当商品现货相对期货涨幅明显过高、过快时,可做空现货同时做多期货,构建“期现套利”组合赚取基差均值回复的钱。
(经济日报 记者:郭子源 责编:胡达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