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网友给后台留言称,家里添了宝宝,但是上户口后一直没有分上耕地,不知道以后还能否分上相应的土地?
为此,我查找出很多相关政策资料与文件,为各位亲们答疑解惑。
在我的家乡,就是那种“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的模式,这样存在着“人地矛盾”的问题,这样的问题也存在于全国很多地方,那么这样的境遇让他们的生活如何得到保障?另外,按照国家现行的政策,如果农户选择进城落户,那么他们的承包地又该咋办呢?一起来看看专家的看法。
有专家给出两个解决方案:
第一:对于新生人口无地的情况,可以在集体内部通过村民自主协商的形式给出调整土地分配的方案。
第二:国家通过社会保障体系来解决无地新增人口的生计保障问题。
目前来看,第一种解决方案在大多数农村地区并不试行,因为大多数农民在分配得到土地之后不愿意再变动,此项举措难以实施;第二种解决方案倒是挺靠谱,不过,至于这些无地的新生人口到底能获得什么样的保障,还得看实际的情况。
其实,大家都知道,人地矛盾是我国农村发展过程中一直存在的一项问题,也是基本农情。可是,到底能不能通过逐步地细碎化土地、不断平分土地来解决这个矛盾点呢?显然,这是不切实际的,也是与国家所提倡的农业规模化发展模式相违背的。
况且,不断的通过调整土地来缓解人地矛盾,会导致土地制度的不稳定性。试想一下,如果土地制度不稳定,那农业经济的发展是不是就会受到影响呢?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也是不太合适的。
那么,该如何解决无地新生人口的生计问题呢?对于新增人口能否再分地,国家又是如何计划的呢?
对于农村土地,有个大家都知道的说法:农村土地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根据规定以及以往农村传统,对于新增加人口不会重新分土地。当然,这主要是指农村可耕地以及宅基地全部分完的地方而言。有的地方,部分土地并不在确权范围。比如说部分林地、荒地等,对于这部分土地,可根据政策规定以及村委会的意见,分给新出生人口和无地农民。
其实,农村土地的承包方式是以家庭承包为主的,对于有地的农民家庭而言,当他们家新增人口后,那么新增的人口一出生就是有土地的,等到新增的人口结婚组建家庭后,他们可以从父母或爷爷手中直接继承农村土地的。只是,每个自然村里的土地就只有那么多,随着农村新增人口的增加,其分到土地的面积有限。故而,农村的土地到2057年是不作大调整的。
此外,依照国家现行的土地管理政策,农户在进城落户之后,承包地退出与否需要遵从农民自身的意愿,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强制剥削其土地承包权。不过,集体可以鼓励农民积极地参与土地有偿退出。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对于新生人口无地的问题,目前只能通过集体内部协商的方式来解决,不过难度很大。而对于无地新生人口的生计问题,国家将会探索通过“社保”的方式来提供相应的生计保障。对此,您有什么看法?一起来聊聊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