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世界代工之王富士康在台北总部举办法人说明会,主题围绕着近期的贸易战立场展开,其新任董事候选人刘扬伟在会上直言,“若客户需要,有能力把生产线转出中国”。
其中最大的客户就是苹果(Apple),而且国内的小米、华为也是其客户,那如果富士康真的撤出了中国大陆,手机厂商们还能在国内找到替代的代工厂吗?
撤出大陆动作明显
富士康于1988年在深圳建厂,如今75%的产能都来自于中国大陆,曾在2010年就创造超过100万人的就业量。
不过近年来随着国内人力成本的提高,富士康生产转移的动作也越来越明显。其先是在印度大规模建厂,规划2020年时建成10到12家工厂,并创造至少100万个就业机会。
此外,富士康近期还表示将在美国威斯康辛州建厂,生产服务器、网络产品和汽车中央控制系统,并承诺创造1.3万个岗位,且平均年薪达5.4万美元。
富士康如果从中国转移,不管是对制造业或者是就业来说,损失可想而知,不过根据专家估计5-10年不可能完全从国内撤离。
国内代工厂崛起
不过近年来随着国内制造业的快速崛起,富士康撤离的影响也有限,而且当前已经涌现出不少优秀的制造企业,其中在手机代工厂中,比亚迪就相当耀眼。
说起比亚迪,很多人第一反应都认为只是造车的,其实它不仅是全球第二大新能源电池供应商和新能源汽车厂商,还是一家手机代工厂,目前为国内第二大手机代工厂。
那做汽车的比亚迪怎么会做上手机呢?这就要从2002年说起,身为比亚迪的创始人兼总裁的王传福到富士康深圳总部参观,当时还与富士康董事长郭台铭交谈甚欢。不过没过多久比亚迪也学起了富士康做起了手机代工厂,还用高薪也吸引来了很多富士康的技术人才,因为报价更低,也抢走了很多手机生产订单。
面对大量订单的丢失,富士康将比亚迪告上法院,双方展开了长达5年的官司,虽然比亚迪在这期间多次陷入危机,但近几年随着向电子、新能源、轨道交通的转型,如今已经在多个领域实现领先。
如今小米、华为的部分手机就是比亚迪在代工生产,此前雷军就在微博提到比亚迪在帮助小米9拓展产能。
那么你认为富士康撤出中国大陆后,国内的制造企业能够替代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