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是座山城,建在一条狭长的山岭之上,三面被长江、嘉陵江所环抱。1955年,这里开始出现无轨电车,1963年本刊记者到此采访时,这里已经开辟通向郊外工业区的新线路,从而使得远在百里外的工人、社员也可以每天搭乘无轨电车进入城区。
1956年,新建成的宝成铁路将四川与全国铁路网相联接。与此同时,重庆市也建起了四通八达的公路网,通向郊区的公路,每天也有几班定时客车往返。
重庆公共交通的重建,使得城市街道的公共汽车明显增多。当年,“红姑娘客运队”是公交系统的先进集体,她们曾代表重庆市出席了全国群英会。
这是当年公交系统的先进工作者、女电车司机李明英。
1963年的山城夜色,其间可见穿行的公交车。解放后,重庆市公共交通新增60多辆汽车,当年的这些汽车车身上,均标有“八一号”“国庆号”等字样。
据统计,1963年重庆市数十条公交线路的总长已超过800公里。仅一条无轨电车的线路每天平均接送乘客就达3万人次。这是工人们在夜间检修车辆,以保证次日临晨按时出车。
1963年,本刊记者在此发现,不论从水路或陆路来重庆,其交通状况都比早先有明显的改善,穿山越岭的铁路和公路使艰难的蜀道变通途。储奇门是重庆市区靠长江的一个轮渡码头,过去人们来往市区和南岸,总要在这里上坡或下坡,而当年这里已建设缆车站,水陆交通连成一气,行路不再艰难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