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陌生人
在很多时候我们都会倾向求助于我们熟悉的人而并非陌生人
因为我们觉得他们更可信赖
可事实上真的是这样吗
也许陌生人和我们之间建立的相互怀疑反倒是一种安全的制衡状态
而我们所熟知的人却反倒因为更了解我们的弱点和软肋
而将我们置于险地
---文青安吉
”
1.
“少玩点儿游戏,也不知道有什么好玩的,也不知道多学习学习”
“没怎么玩呀,偶尔玩一会儿就”
“一会儿?我看你都看了一天手机了”
“无聊嘛,就看看”
“有什么好看的,也不知道好好注意下眼睛,都近视几百度了”
“我知道,我注意着呢”
“……”
“我知道了,这种话说一次就好了,不用说几百遍”
“你不听我才说,你要听了我就不说了”“哎呀,知道了”
从对话的客厅走开,留下老妈在客厅的沙发坐着心里难过,一个人回到自己的卧室,点开微信向一个朋友(陌生人)发送消息:又和我妈吵架,不就玩个游戏么,而且偶尔娱乐一下,她非要没完没了地说。
一会儿ta回:父母都这样,我妈也经常唠叨我,她也是为了你好,以后玩游戏悄悄的,别让她知道就好了,别生气了,生气就不美了。
瞬间被安慰,本来郁闷的心情也逐渐放晴。
我们为什么不心平气和地坐下和父母就讨论的事情达成共识,而要和一个陌生人述说自己的难过?
我们为什么要和最爱我们的父母吵架,和陌生人言笑晏晏?
或许就像《红玫瑰》里的歌词:“被偏爱的都有恃无恐”。
我们仗着父母对我们永远不变的爱肆无忌惮地向他们置气、冲他们发火,我们一边悔恨一边犯错。
我们知道无论我们怎么对他们,他们都会爱我们,所以我们无所顾忌地伤害他们。
但,爱从来都不是伤害的理由。
陌生人,不管是聊友也罢、谈心也罢、论事也罢、暧昧也罢、聊骚也罢,似乎总是在我们内心的某一领域占据着一定的“地位”。
彼此的生活圈子唯一的交集就是彼此,不需要知道姓名、年龄、工作、生活……所有的一切都无需明了,只需要有趣的聊天便可以说心里话,甚至内心的一些无法向生活圈道也的隐秘都可以说与对方听。
面对一个如此这般的“有共鸣”的陌生人,我们难免害怕争执消磨感情,从而丢失对方。
我们对陌生人反而显得谨小慎微。
我们欠了父母永远还不清的债(情与爱),请把他们放在最重要的位置。
2.
“我可能要分手了”
“啊!为什么,你们不是好好的吗?前几天还在秀恩爱呀”
“经常吵架,太累了,她不睡觉也不让我睡觉,基本天天凌晨2、3点睡,第二天我还得上班”
“你再想想清楚,好好沟通一下,你不是挺喜欢人家的吗?”
“唉,我是很喜欢她,这是她要分手的”“你再问问她,两个人坐下来好好聊聊天”
“一说话就吵架,根本没法聊”
“那就冷静几天再沟通”
……
巴拉巴拉,我安慰了一通一个要分手的小朋友。
他和我说过很多他们恋爱的事情,我们也算是“陌生人”。
可能是由于我这个人值得信任,有时候会有朋友或陌生人会和我说心里话,聊一些他们烦心的事情,关于工作、梦想、恋爱等。比如找过几个女朋友,要不要换工作?和女朋友遇到矛盾要怎么办之类。
为什么他们会和我说心里话?
1)我人品好,亲和力强,靠谱,(臭不要脸地夸自己)和我说心里话他们不担心我会将他们的事宣告天下,而且一定程度上我可能会帮助到他们一点点,即使只是小小的安慰。
2)我们是陌生人,我伤害不到他们,即使伤害也是有限的,网络中不爽了最多也就谩骂几句,大不了拉黑也就隔绝了对方。现实中的我依然如故,毫无波澜。所以遇到可信任的陌生人反而可以敞开心扉,大胆地说出心底想说的话。
3)我们难免不开心,难免不舒服,难免生气,难免负面情绪侵袭全身。不想和父母说,怕让他们担心;不想和朋友说,怕他们会轻视这样的自己。不如和陌生人说说,只求个安慰,熨帖一下受伤的心灵。
虽说和陌生人说心里话也只求安慰,可难免听着令人伤感,爱的人连心里话都不能说,安慰都给不了。
那么爱的人,还是爱的人吗?
或许,爱依然残留,难免那么一刻
心殇了。
3.
和爱的人少一点吵架多一点心里话。
不要在签名上写下伤感的话:和爱的人吵架和陌生人说心里话。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