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新疆的和田玉以其质地精细,成色上等而闻名天下。和田玉是我国的四大名玉之一,产自新疆和田地区。这些玉器大都来自昆仑山。昆仑山上的矿物质元素经过长期的物理、化学反应,逐步成为玉石,这些长期形成的玉石又在各种外力的作用下进入河流,随河水到山下,又经过河水的打磨,变得十分光滑美丽,成为我们所见到的和田玉。
早在古代时期,和田美玉已经闻名天下了。殷商时期,产自和田的美玉已经成为宫廷权贵的珍爱;在“妇好”墓中也曾经出土过大量的和田玉;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玉器在皇室中已经具有了不可替代的位置,人们更是将玉器和君子放在一起,将玉器作为君子美好品质的象征。当然,和田玉更是各种玉石中的上上之品。
于阗在新疆地区,昆仑山脚下,是我国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站点。想当年,如果没有昆仑山的美玉于阗玉,那么就不会有从昆仑到中原络绎不绝的采玉人,也就不会有丝绸之路玉石市场的繁荣。说了这么多关于和田美玉的历史,我们来看一下这个盛产美玉的国度——于阗国。其实和田本名于阗,由于各种音译以及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汉字的简化,于阗便逐渐写成了和田。话说于阗为什么要叫于阗呢?关于为何要用于阗这个名字,有很多说法。
于阗出现很早,本来是个城邦组成的国家。这里的城邦不像其他城邦那样简单,它是由很多不同部族人共同组成的。由于人种的不同,人们在许多方面都不一样,因此就没有成为一个封建制的国家。但是历史总是有很多偶然,这个地区还是建立了一个统一的国家。不过这个统一的国家建立的还是挺不容易的。当年东土地区有一个王子不知道犯了什么事儿,得罪了他的父皇,国王一气之下把这个王子流放到了于阗这个偏远之地。不过这位王子也是十分的有才能,在于阗没待多久便小有名气,又由于他为人和善,深得人心,人们便要推举他为王。民意嘛,还是要顺应的,于是这里便形成了一个小的国家,而这位王子也顺理成章的成了新国王。
就在这个新国家整顿各项事务,国力向好发展的时候,情况出现了变化——竟然有人要跟他们抢地盘儿。原来印度宫内出了点事儿。印度阿育王的儿媳妇被人陷害了,而且害的还不轻,儿媳妇被人下药还被人挖走了双眼。这可是自己的亲儿媳呀,这位儿媳妇遵循妇道,深得人心,不仅自己的儿子很喜欢她,就来自己也是很喜欢这儿媳妇。
这下倒好,自己都不舍得动手的儿媳妇竟然被人下药陷害。愤怒万分的阿育王找不到凶手,便一气之下将他身边的大臣流放到偏远的雪山以北。被流放的大臣们为了生存,便一路北上,寻找合适的住所。就这样他们一行人也找到了于阗地区。那个时候的于阗可是个好地方,有河水带来的肥沃平原,有山有水还有好气侯,很适合人居住。于是他们也定居于此,并且像那位来自东土的王子一样建立了一个小的国家。
这下倒好,小小的于阗竟然出了两位国王,都说一山不容二虎,那一块地更容不得两个国王了。在双方激烈的交战中,以东土王子的获胜告终。这位东土的王子并没有残暴的对待印度来的这一批人,而是安抚他们,并且与他们不断的融合,共同发展。就这样,一个崭新的国家——于阗,就形成了。
因此,关于于阗这个名字,有人认为“于阗”的“汉人”的意思。毕竟国王是东土来的汉人,来到这么远的地方肯定很想故土,因此为自己的国家起个汉人的名字,也算是表达对自己故土的热爱以及对于自己身份的明示吧。
我们知道于阗盛产玉石,因此也有人认为于阗就是玉城的意思。于阗的玉石数量多,质量高,并且深受大众欢迎。如果于阗以玉城命名,一来可以显示于阗的玉石之多,二来也可以告诉别人这里有玉,让更多的人来这里买玉。因此这种说法也有道理。
关于于阗,还有一种更为传奇的说法。西方《圣经》中,有关于诺亚方舟的记载,《圣经》上说,当时诺亚方舟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一个很大很大的船,而是像一座房子一样,有三层,并且样子像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平方那样。当时下了四十多天的雨,水把一切都吞噬了,诺亚方舟也被冲走了。而在一次新疆考察时,相关人员发现尼雅河遗址附近有和《圣经》描述极为相似的房屋遗址。
西方神话中有关于伊甸园的传说,伊甸园是西方笔下的净土,那里欢乐、祥和,是所有人向往的圣地。而于阗当时环境优美,土地肥沃,简直就是人们心目中的后花园。在经书中还有记载道,伊甸园有四条河,这四条河可不是普通的河。一条河中流淌着水,这里的水不会变色,无论它流经的地方多么的脏乱,河里的水也不会因此而改变颜色;一条河中流淌着鲜奶,这里的奶纯白无暇,人们看到后都会想尝一口,更为神奇的是,这里的奶是不会变味的。像我们日常生活中买的牛奶,保质期最多一个多月,一过期就肯定变质变味,但这里的奶不管在太阳下晒多久,不管在河里流多久,都不会变质、变味。一条河叫做酒河,酒河里的酒醇香浓郁,让人陶醉;还有一条河,叫做蜜河,这里的河水都是香甜的蜂蜜,香味辽远,沁人心脾。而在史书中记载,于阗曾经有过四条河,与圣经中的记载十分相似。于阗和伊甸的读音相似,因此这种说法也有一定道理。
关于于阗名称的由来有多种说法,当然了,不管哪一种是正确的,我们都应该感谢于阗这一块宝地,正是于阗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精美的玉器,也为我国源远流长的玉文化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