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身边,是否有这样的一种人:
一、来者不拒,啥事都往自己身上揽。
二、不会拒绝,怕拒绝了别人让别人尴尬。
别说了,说的就是你自己!
拒绝,确实是一门棘手的艺术,拒绝一个人,又不需要你上刀山下火海。
所以有时候,你或许要学学这几位名人,看他们是如何委婉地拒绝别人。
张籍,估计你都没听说过这个诗人。
但是这首诗,相信你绝对不陌生。
《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
唐·张籍
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
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
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他这首诗是寄予“东平李司空师道”,李师道是唐代地方割据者,他广纳文人,以增加声望而企图和朝廷对抗。
李师道曾邀请张籍,想把他“收入囊中”,可是张籍是主张朝廷统一,反对分裂的。
为了不得罪李师道,故作这首诗送给李师道,并委婉地拒绝了。
他把自己比作“妾”,把李师道比作“君”,表面上写的是爱情的纠葛,但实际上仅仅只是一首言志诗。
“你明知道我是有家事的人,仍然对我献殷勤。”
而整首诗的精髓,在于最后这一句“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你的情谊虽然深厚,可无奈相见恨晚,要恨就恨你我有缘无份。”
既开门见山婉拒,又不失含情脉脉,不会让人感到尴尬,尺度把握刚刚好。
但是了解了这首诗的背景之后,怎么透露出一股好基友的神奇气息呢?
如果说张籍是用写诗委婉拒绝,那么柳下惠就是用“实际行动”来证明:“我,是绝对不会做出出格的事情的”。
说到柳下惠,就不得不提到他“坐怀不乱”的故事。
这个故事最早出现在《荀子·大略》中:“柳下惠与后门者同衣,而不见疑,非一日之闻也。”
自汉代以来已经广为传颂,可谓家喻户晓。
相传在一个寒冷的冬夜,有个无家可归的妇人误打误撞,来到柳下惠的住处,希望能借宿一晚。
柳下惠也真是个热心肠的“少先队员”,古代的“活雷锋”!
二话不说,就让妇人坐在他的怀里,解开外衣裹紧她不让妇人冻着。
就这样一个晚上过去了,竟然啥事都没有?
“我都准备好炸鸡薯条爆米花准备看好戏了,你就给我看这个?”
柳下惠还因为此事,被誉为“坐怀不乱”的正人君子。
你说,万一这妇人年轻气盛,貌美如花,柳下惠还能把持的住吗?
杨绛,相信你们绝对不陌生,年轻的时候,可以说是大家闺秀一枝花了,当然也不乏许多男生对她炽热地追求。
其中有个男生叫做费孝通,格外地执着于对杨绛的追求,即便是杨绛与钱钟书已经相恋,杨绛依然是他心中的一抹白月光。
当时杨绛给费孝通写了一封信,并告诉他:“我有男朋友了。”
没想到费孝通告诉杨绛,他比钱钟书更配得上杨绛,费孝通为了追逐爱情真的是“死皮赖脸”啊。
“发乎情,止乎礼”,他们的感情也仅仅只限于“友情”这一层面了。
在钱钟书去世之后,费孝通去拜访了杨绛,以示关心。
费孝通临走前,杨绛送他下楼的时候说了一句话:“楼梯不好走,你以后也不要再‘知难而上’了。”
此话一语双关,“我是很难泡到的,你就死了这条心吧!”
虽然这样说不太合适,但是话糙理不糙,或许杨绛就是这个意思了。
即便费孝通的内心还是放不下,可杨绛这一生,只有钱钟书,她的心底再也装不下第二个人。
拒绝,常常被认为是一种不善的行为,但往往拒绝有时是一种美德。
《傲慢与偏见》中,伊丽莎白面对柯林斯死皮赖脸式的求婚, 她依然不为所动。
柯林斯贪图富贵,阿谀奉承的样子,伊丽莎白并不喜欢。
她想要的,并不是将就的婚姻,就像她所说的,她只会为真挚的爱而结婚。
(敲黑板,划重点啦!!!)
学会拒绝,有自己的原则,并不是一件难事。
直视内心,或许才能活得更加洒脱,也能更好的爱自己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