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秋,根据考古研究,在郑州白家庄附近发掘出一段商代二里岗期的夯土墙,白家庄西侧向南,与郑州老城东墙内的夯土相连,再由白家庄向西穿过紫荆山到杜岭街北端折而向南,同样也发现了夯土墙。这些构成了周长约7公里的纵长方形夯土建筑遗迹,是著名的郑州商城遗址。
开篇
郑州商城城垣为夯土板筑,呈近似长方形,横断面呈梯形,北城墙长约1692米,西城墙长约1700米,南城墙和东城墙均为1870米,周长近7公里,面积3.43平方公里。西城墙和北城墙西段破坏较重,残墙大部分被埋在地面以下,东城墙和南城墙的大部分还保留在地面上,这就是我们今天在郑州市城东路南段和城南路东段依然能看到的高大城墙。
城墙底宽20~30米,顶宽5米多,高约10米,城墙四周共发现11个缺口,有的缺口可能是原城门所留。这是中国发现最早的一座商代城垣遗址,也是目前发现的商代城垣建筑遗址中规模最大的一座。在城垣外围还发现了数段夯土外城墙,城市带有外城这在已发现的商代前期城市中也是郑州商城所特有的。
郑州商代遗址
简
讯
在约占全城六分之一面积的宫城内,分布着20多处宫殿基址,柱子洞、柱基槽、石柱础到处可见。商代宫殿属框架结构建筑,即民间所谓的“墙倒屋不塌”。盖造工序为:先在平地上筑起两米高的夯土台基,在上面挖两排长方形槽,把柱石放进槽内,立上木柱,然后将槽填土夯实,使术柱固定。再在柱子内侧修筑木骨泥墙或夯土墙,最后架上横梁支架及檩椽等,上面用茅草苫盖覆顶,一座宫殿就基本完成了。
● ● ●
古代打夯
郑州
夯筑
“
杜甫他老人家在《泥功山》中诗云:“朝行青泥上,暮在青泥中;泥泞非一时,版筑劳人功。”来描写打夯的费力费时。
走在这样的古道上,遥想着当年贵族的风发意气,奴隶的苦难生活,会感到现在生活的悠闲惬意。当年修筑这些城墙时,最害怕的就是这些奴隶了吧!他们的生命可能在还没修筑城墙之前就作为牺牲品陪了葬,多么残忍的制度呀!这是人类干的事情吗?
郑州商代城内宫殿遗址的发掘,足以说明郑州商城的重要历史地位。
郑州商城城内
在商城城内东北部,发现了二里冈期的宫殿遗址。基址均用红土与黄土夯筑而成,大者达2000余平方米,小的也有100余平方米。台基平面多呈长方形,表面排列有整齐的柱穴,间距在2米左右,柱穴底部往往有柱础石。有的台基表面还有坚硬的“白灰面”或黄泥地坪。在这些宫殿基址的附近,曾出土青铜簪、玉簪和玉片等其他地点少见的遗物。
夯土建筑技术在建筑技术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砖瓦等建筑材料出现之前,夯筑技术对城墙、宫殿、陵墓的兴建起过非常重要的作用,即使在砖瓦出现后,建筑大型建筑物仍需利用夯筑技术。经过夯筑的土层除了密度较大、有较高的强度外,还具有一定的防潮作用,不仅可以用于修筑城墙,还可以作为木构建筑的基础。从偃师二里头、郑州商城、黄陂盘龙城到安阳殷墟,商代的宫殿无论是单体或成组的建筑,无一不是坐落在夯土台基之上的。规模宏大的郑州商城位于遗址中部,平面近长方形,四周有夯筑的城墙,周长约7公里。
考古发掘
很多人说郑州比不上她的左邻右舍——例如开封是七朝古都,洛阳为十三朝古都,郑州有啥呢?但商代都城遗址的发现,让郑州一跃成为继安阳之后的第八大古都,实在功莫大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