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3012字,阅读完需要10分钟
逝者
凌力(1942-2018),女,生于延安,祖籍江西于都。1965年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电信工程学院无线电控制系,担任七机部第三研究院第三设计部技术员。在从事导弹工程技术工作十余年后,于1978年调入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研究历史和文学创作。1980年开始发表作品,创作了《少年天子》《暮鼓晨钟》《倾城倾国》《梦断关河》《北方佳人》等长篇历史小说及中篇小说、散文随笔、清史研究等共500余万字。代表作《少年天子》曾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
“凌老师一路走好。”曾出演过电视剧《少年天子》中“静妃”一角的郝蕾发微博缅怀原著作者凌力。这位一生沉潜史籍、辛勤笔耕的历史小说家,因病于2018年7月18日上午在北京逝世,享年76岁。
“在导弹研究和文学创作这两个截然不同的领域都有很杰出的成就,她真的让人很敬佩,”7月20日,凌力的儿子曾旭辉告诉南都记者,母亲由2014年确诊为“渐冻症”后一直没有好转,在人生最后阶段虽只能眨眼交流,但仍保持乐观精神,一起看世界杯猜冠军队。
转型创作 争议中进入人大清史研究所
1942年2月13日,凌力生于延安,祖籍在千里之外的江西于都。1965年,她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电信工程学院无线电控制系,担任七机部第三研究院第三设计部技术员。
谁也没有想到,这位从事导弹工程技术工作,多次进出导弹驱逐舰进行导弹发射遥测的尖端武器科研人员,后来会放弃专业,转而从事文学创作。
在《深度对话茅奖作家》一书中,凌力如此解释自己的转向:“我选择通信专业,是遵从父命。是历史和生活把我逼上文学创作道路。”
参加工作不久,十年动乱突然开始,凌力认为,身处逆境,更应该研究历史。在读史的过程中,捻军的英雄史实感动了凌力,由此写作了描述清末捻军的80多万字历史著作《星星草》。在投给出版社之前,凌力把这部作品送给了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所长戴逸。
凌力从事文学创作前,曾是从事导弹工程技术工作的科研人员。
戴逸从史学角度肯定了这部作品,并表示可以接纳她为清史研究人员。将一位不是清史专业毕业还写历史小说的作家调进研究所,戴逸看中的是她对史学的热爱。
现就职于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的历史学者张宏杰曾在《我与戴逸老师》一文中提到此事。凌力调进去后,曾遭受很多非议,但戴逸一直认为历史不是一门冷冰冰的学问,史学工作者也可以从文学工作者的想象力中获得灵感和启发。
“现在很多史学论文的问题是太枯燥难读了,从字里行间能够看出,研究者对话题本身并没有浓烈的兴趣,又往往文学功底差,因此论文中不见神气和文采,”张宏杰记录了戴逸对凌力的欣赏:文史兼通的传统,是中国史学的长处之一,在新一代史学研究者身上应该保持下去。
在儿子曾旭辉的眼中,凌力是一位好母亲,也非常有才气。“在导弹研究和文学创作这两个截然不同的领域,都取得了杰出成就,她既聪明又刻苦,真的让人很敬佩。”
小说写作 把写人放在第一位
“历史小说要写的是所截取的那段历史中可能存在的人和事,”这是凌力一直以来的创作理念。凌力认为,史料是基础,是不能逾的“矩”,而推理那些可能发生的是优质素材,最后是想象,靠遵循历史可能性的细节来支持,不能生造。
“写长篇小说,首先要把自己写感动了,才能去感动别人,”这是曾旭辉曾多次听母亲表达的创作心得。
对于作家而言,写作是一种修行。创作时的凌力专注认真,家人多次看到她默默流泪。“她创作一部作品是很耗精力和体力的,不光是用电脑打字,而是将全部身心都投入其中。”谈到母亲创作时候的状态,曾旭辉用了“沉浸”二字。
上中学的几年,他每天都能看见母亲出门去故宫博物院查阅资料。“除了要开会或特殊情况,基本上每天都去收集、阅读、抄录史料,早上往包里塞几块面包、带瓶水,就出门了。”
凌力凭借《少年天子》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
曾旭辉说,母亲每部作品的创作时间都在五年以上。第一本小说《星星草》差不多写了十年,先后改了七次。《北方佳人》不算收集材料,写了八年。
“在求真的基础上求美。”凌力每写一部长篇小说,除去占有和消化大量文字资料外,都要去实地考察、印证史料,获得感性印象。
1987年至1992年,凌力为了创作康熙系列小说,先后去了新疆、云南、湖南等地考察。在昆明,她去了吴三桂绞死南明永历帝的旧址。在新疆,她颠簸天山南北,写出反映当代生活的中篇《失落在龟兹古道的爱》和短篇《追寻成吉思汗的后代》。
在这种忘我的状态之下,凌力写出了《少年天子》,在1991年获得第三届茅盾文学奖。这是一部描绘清朝入关后第一代皇帝顺治的长篇历史小说。有读者如此评论这部小说:“把顺治皇帝写成了一个人,有血有肉,有情有感,他有执拗,有乖戾,也喜怒无常。”写人,正是凌力在写作时最看重的一点。
邓超和郝蕾曾携手出演《少年天子》改编的同名电视剧。
在《星星草》出版后,凌力听到不少评论,其中最令她震撼的一句话是“文学是人学”。当时,她已调入人大清史研究所,正比较系统地研读清代历史,很快顺治这个人物让她产生强烈的感应。“他有独特的性格命运,跌宕起落的情感经历,通过他能映照出中国数千年封建社会的方方面面……我要试着把写人放在第一位!”凌力还未下笔,就想好了书名——“少年天子”。
“茅盾文学奖对于我,完全意外,那天一大早,人民日报社一个朋友打电话来说我得奖了,我还以为是开玩笑,不相信。”在《深度对话茅奖作家》一书中,凌力称自己对当年获茅奖颇为意外。
“一路走好”,演员郝蕾微博悼念凌力。
意外之外的产物是,《少年天子》在获奖两年后被改编为由邓超、霍思燕、郝蕾等主演的同名电视剧,为更多人熟知。曾在剧中出演过“静妃”一角的演员郝蕾,也再7月19日发微博缅怀:“凌老师一路走好。”
最后岁月
得了“渐冻症”仍看世界杯
为了续签《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全集》的出版合同,人民文学出版社《少年天子》的责编胡玉萍2014年10月26日来到凌力家中。进门后,凌力坐在椅子上抱歉地说,“我不能站起来迎接你,是因为站不起来了。”虽然已听闻凌力身体抱恙,但胡玉萍没有想过病情竟如此严重。
凌力讲述了自己的发病过程:一次走到街上,不小心摔倒,本以为可以自己爬起来,但努力了几番,却不行,后来去多家医院检查,本以为是腰腿的老年病,最后被确诊为“渐冻症”。
“说这话时,她没有沮丧,没有流泪,也没有沉痛,是微笑着叙说。当时,我就感叹她对待疾病的乐观与心态,”胡玉萍告诉南都记者,即使患病,凌力还觉得自己是幸运的,首先发作在腿,不像有的人从大脑、语言、吞咽开始。
2014年确诊后,凌力的病情一直没有好转。日夜在旁照顾的曾旭辉将母亲遭受的病痛看在眼里。哪儿也去不了,不能行动,曾旭辉说,母亲到生命的最后阶段,甚至连一个手指头尖都动不了,只能转动眼球、眨眨眼,连点头摇头的能力都没有。
“但她十分坚强,仍然对生活充满热爱。”曾旭辉回忆,在凌力临终前,2018年世界杯正如火如荼地进行,“她也很喜欢看体育比赛,篮球、排球、足球都喜欢看,虽然当时已经动不了了,但还是希望我能给她看。”
在医院的最后这段日子,曾旭辉每天早上举着手机,将世界杯的比赛集锦播放给凌力看。最后的三场比赛,他让母亲猜哪支队伍会赢,凌力居然全都猜对了。
“她虽然嘴里插着呼吸管,但知道结果后,还露出那种有点顽皮又有点得意的笑容。”母子二人的交流,全通过问话和眨眼反馈来完成。
出品:南都采编指挥中心
统筹:南都人物新闻工作室
主持:胡群芳
采写:南都记者 张雅婷
图片:网络资料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