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年,一位名叫燕道诚的农民在干活时无意间发现了几件古蜀文物,由此,沉睡千年的古蜀文明大门缓缓打开。
截至现在,成都平原已发现的大大小小近百处古蜀文明遗址中,最知名的莫过于三星堆和金沙,成都平原上的文明是如何发展起来?又是怎样的融合与变迁?这些历经千年风雨的文物讲述了怎样的故事?
难以破译的千古之谜
古蜀,也称古蜀国或蜀国,是在四川盆地长期存在的古国,于公元前316年被秦国在位的秦惠文王派大将司马错攻灭。
古蜀文明,是以族属命名的古代文明,目前尚未发现有确信的文字材料,只有只言片语的古老传说。这些传说经过汉代著名文学家扬雄的整理,形成《蜀王本纪》一书。
书中记载:“蜀王之先名蚕丛,后代曰柏灌,后者名鱼凫,此三代各数百岁。”蚕丛、柏灌、鱼凫是古蜀的三大蜀王,也代表各统治数百年的三大氏族。
这些先王的传说或年岁数百、或神化不死、或山中得仙、或生从天堕、或死而复生,都带有浓厚的神话色彩。其中鱼凫一族对应的便是三星堆文化时期。
20世纪80年代,三星堆两个埋藏坑的发现,揭开了古蜀文明的神秘面纱,其中出土的人像、头像、神坛、神树等各种造型奇异的青铜器,以及面具、权杖、动物形饰等多种制作精美的金箔制品震惊海内外,这些文物都带着难以破译的千古之谜。
21世纪初金沙遗址发现后,随着太阳神鸟金箔片、金面具、金冠带、青铜立人、石虎、石人等重要文物陆续现世,同时揭露出大量礼仪性的玉器、铜器埋藏坑,古蜀文明又一段璀璨的历史钩沉浮现于世人面前。
史上阵容最强四川文物展
汇集四川古代文物的大型巡展“古蜀华章——四川古代文物菁华”首站将于7月19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该展在规模、展品质量和数量方面都将体现四川省馆际交流展的最高水平。展览持续至9月19日。
展览首发阵容强大,汇聚了四川省内9家文博单位的210件(套)珍贵文物,其中一级文物132件,文物时代横跨夏、商、周时期。展览分为“自然造物”“伴月三星”“金沙光芒”“马家风尚”“水润天府”五个部分。
展品中不仅有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青铜人头像、青铜面像,金沙遗址出土的金器、玉器;也有蕴含着千年烟云的竹瓦街窖藏青铜礼器,代表着古蜀王者之气的新都马家木椁墓出土青铜器……
它们不仅是宝贵的遗产,也为后人留下了无限的迷茫,正是以其神秘的历史、神奇的艺术而具有神话般的色彩,留给人们无限的想象和探索空间,才充满无穷的魅力。
此次展览不限于考古遗址的个案陈列,而是将古蜀文明作为一个整体来观察,从三星堆遗址到金沙遗址再到战国时期蜀墓等诸多考古发现进行一次综观展示,第一次比较全面地囊括了古蜀文明发展各个阶段的重要历史遗珍。
该展通过210件文物,回顾20世纪中后期以来四川地区的考古发现,主要通过三星堆文化、十二桥文化、青羊宫文化等,介绍古蜀文明的神秘历史,揭示其对华夏文明的贡献。
重点展品推介
01
商 青铜纵目面像
1980年广汉三星堆遗址出土,这件体量硕大的铜纵目面像是三星堆文化最具标识特征的器物之一。
它是谁?为何纵目?
据《华阳国志·蜀志》记载,蜀人的先王蚕丛“其目纵,始称王”。
三星堆的这件纵目面像,应当是古蜀人对先王传说的朦胧记忆,是古蜀人用以祭拜或供奉的神像。
所以此件青铜像也有了“千里眼、顺风耳”的绰号。而这件面具是三星堆所有面具中最大的一个。
02
商 戴金面具青铜人头像
三星堆埋藏坑面世以来,话题的焦点集中在大量颇为写实的青铜人像、头像及面像。
尽管埋藏前经过砸损及焚烧,头像中仍有数件面部残留金面具,显得卓然出众。
这批头像带给我们最丰厚的历史价值,是其发型、发饰所携带的族群信息。无论笄发族群,还是辫发族群,他们都是这一时期上层社会的主要构成。
03
晚商至西周 金面具
这件黄金面具体量微小,大体上与金沙发现的青铜小立人、青铜头像可以匹配。
三星堆共出土了57件人头像,只有4件装饰了金箔,这4件的使用者或安放地点应该非常显赫。
金箔是用石灰和生漆制成的粘合剂粘贴在器物表面的,比较容易脱落。其中金箔的黄金含量为85%。
04
邵之飤鼎
这件鼎的盖内有铸铭“邵之飤鼎”,一般认为此“邵”即楚氏之“昭”,与屈、景并称楚国三大氏。
青铜鼎附耳蹄足,盖顶伏有三只卧牛,铸制精美,带有典型的楚风。
铜鼎上聚焦的楚文化风格,可能正反映了开明王朝王族来源于荆楚地区的历史渊源。
05
虎纹青铜戈
这件青铜戈带有中原地区青铜戈的造型特征,装饰纹样却以虎纹为主,胡部与援脊下部也铸有巴蜀符号,是巴蜀式戈的代表装饰。
06
青铜爬龙柱形器
这件柱形青铜器上有一只趴于顶端的龙,龙首有盘卷的大犄角,龙口大张,颏下有须,龙身、尾垂于柱侧方,两后爪攀附在柱侧。
这只盘角长须的龙,在同时期的青铜文明中十分罕见,应是古蜀文明独有的艺术创建,是古蜀人精神世界的写照。有专家认为,它是修饰华美的权力之器。
07
青铜太阳轮形器
青铜太阳轮形器是三星堆埋藏坑出土器物中最为神秘的器物之一。器物构造呈正圆形,中央凸起,周围放射分布五芒条与外围的晕圈相连接。
从埋藏坑中其他器物上的太阳纹饰来推断,这件器物应是太阳的抽象写照,是古蜀文明太阳崇拜的物证。
08
青铜尊
作为华夏文明的外缘组成,古蜀文明在吸收和借鉴青铜容器时,进行了精心甄选。
尊和罍[léi]作为大型的青铜酒器,被古蜀人选取为最重要的礼器组合,并在形态上加以改造。
09
跪坐石人
这件石人双手被缚身后,双膝跪地。尽管石面残泐严重,但依稀可以看出石人的后脑勾画有一条麻花长辫,可以推测其族属与金沙遗址发现的青铜小立人相同。
10
金冠带
金沙遗址发现的珍贵的金冠带,是权杖之外又一种极具古蜀文明特色的权力道具,是十二桥文化时期权力具象的新形态。
冠带上刻有箭射穿鱼、鸟的纹样,是对三星堆金杖上纹样的直接继承,表现出古蜀文明两个时期权力的紧密传承。
展览信息
▼
展览时间
7月19日-9月19日
9:00-17:00
持:身份证件入馆(免费)
展览地点:中国国家博物馆
(北京东城区东长安街16号,天安门广场东侧)
注:提前30分钟停止入馆 周一闭馆(含法定假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