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车企的偷工减料,大家可能最先想到的是大众、日产等品牌在自己中低端车型上减配后防撞钢梁,后门防撞柱等装备,以达到节约成本的目的。比如说,一根后防撞钢梁的成本大概是200元左右来计算,一款车型如果年销量能够达到10万台,那么仅仅是防撞钢梁省下的成本2000万元,这对于一个车企来说不是一个小数目,而且按照大众和日产基本都是年销百万来算,这其中的成本可想而知。
但是大众、日产毕竟是平民品牌,价格都不算贵,车辆的成本把控自然是更加严格。那么偷工减料这个现象在豪华品牌中是不是就不会出现了呢?毕竟豪华品牌在国人心目中有着很高的地位,车价也都偏高,车企对车辆品质,对产品的把控更让人放心,相信不会随随便便就减配的。
事实是这样吗?今天我们就拿德系豪华品牌,也是在国人心中拥有很高地位的奔驰说起。
北京奔驰GLC这款车型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自从15年国产上市以来,关注度很高,并将奥迪Q5这个当时销量冠军斩落马下,现在在很多4S店里,消费者依旧需要加价才能提车。这种高关注度也引来了不少媒体和消费者的关注。消费者看到的,往往是媒体对于GLC配置、外观、科技的报道。那么在其产品背后,国产版本的各个方面和海外版是否有差别呢?是否存在国产后就减配,甚至也和E级一样偷换用料呢?很多媒体也给我们带来了答案。
我们百度GLC偷工减料这个关键词,竟然有12万条相关信息,几乎全部都是在说奔驰GLC在国产之后竟然在一些车身用料上偷工减料,矛盾的重点都是说GLC在国产之后,将原本可以给减轻车身、加强车身强度,同时带来更好燃油经济性的铝材换成了钢材。
为此我们专门查了相关信息。海外版本GLC上市的时候,奔驰官方特意强调了在车身引擎盖,翼子板以及车顶等三个车身覆盖件上采用了高强度铝材。大家都知道铝材的成本是远高于钢材的,在保证相同强度的情况下,铝材的重量更低,这样带来的直接结果就是降低车身重量,不管是在燃油经济性还是动力性上,都拥有不错的优势,同时也是车企在造车上尖端科技的体现,所以车身轻量化是GLC上市之初的卖点之一。
如图所示,标绿部分海外版本奔驰官方强调的采用铝材部分
那“偷工减料”又从何说起呢?
带着这样的疑问,我点开一篇视频评测的文章。该媒体找来了一台平行进口版本的GLC和一台国产GLC进行对比,用了最简单的办法——吸铁石,来验证国产版本GLC是否在奔驰官方描述的三个部分“狸猫换太子”。
可以看到,平行进口版本GLC的引擎盖用吸铁石是吸不住的,也就验证了海外版的GLC在引擎盖上采用了轻量化的铝合金材质。
反观国产版本GLC,引擎盖很容易就被吸铁石吸住了,看得出在引擎盖上,国产GLC确实将轻量化的铝材换成了低成本的钢材。在接下来的试验中,海外版GLC的翼子板也是无法吸住吸铁石,而国产GLC由于在相同部位换了低成本的钢材,也是很容易被吸住了。看来,国产GLC将奔驰官方宣传的轻量化覆盖件都换成了低成本的钢材。这样的后果,是国产GLC相比比海外版本,仅在车身骨架上就多出来一个成年人的重量,再加上各种配置和附件后,过高的车重对油耗和动力性能的影响可想而知。
但是总有人说,北京奔驰GLC铝材换刚才是为了成本考虑,为了降低消费者的成本,好,那么我们一点一点推理。
降低消费者的成本无非是两个,一是购车成本,二是后期维修成本。先说购车成本,国产GLC的在很多4S店都存在加价销售的情况,店内销售更是牛的不行,非加价车不卖。当然,“周瑜打黄盖”这样的事,也没什么对与错,但是奔驰官方对于4S加价行为难道置若罔闻?从购车来说,成本的降低并不显著。第二就是维修成本,钢材确实比铝材的维修成本要低,但是一台车真正出了大的事故,不管什么材料都需要直接更换,加上有保险,实际在消费者头上的成本并没有降低多少。除此之外,奔驰售后一直以来都是高工时费,所以用降低消费者成本的说辞来替换料打掩护,也不太能站住脚。北京奔驰要真的是为消费者着想,不如多多把控终端车辆加价行为,降低维修工时费和胡乱报价的行为,因为这些成本才是真正凌驾在消费者头上的。至于偷换材料说成为消费者考虑,只不过是北京奔驰为了自身企业利润的一个幌子罢了。
奔驰作为一个在国内响当当的豪华品牌,将E级上偷换材料的行为又在GLC上重演一遍,这实在让人唏嘘。这种对中国消费者区别对待的行为,搞双重标准,确实是令喜爱奔驰的消费者失望,也让我们对产品本身的品质把控产生了顾虑。“偷工减料”的北京奔驰GLC似乎是在挑战着国人的智商,还认为“人傻钱多”这样的市场依旧存在。随着中国消费升级,消费者只会越来越理性,了解信息只会越来越全面,奔驰这种行为最终会被国人所抵制和摒弃。如果一直“区别对待”,就看奔驰能坚持到什么时候了。
那么是不是所有豪华品牌都像这样的不靠谱呢?豪华品牌阵营中,北京奔驰在国内的对手自然离不开一汽奥迪和华晨宝马,那么我们最后也来看看他们在这方面是怎么做的。拿产品来说,国产GLC在国内的对手自然就是奥迪Q5L和国产宝马X3,这两款大换代后的新车也将在今年夏天正式上市。其中,奥迪Q5L除了入华后整体车身更大、轴距更长之外,车身材质方面均与海外版保持一致,前防撞钢梁、前盖和后盖都为高强度铝合金材质,不会因为国产就改变用料。我们也拭目以待奥迪Q5L上市之后,是否能接受得住消费者和媒体的检验。
而国产宝马X3在上市之前,宝马就向公众说得很清楚:国产宝马X3将会保证“原汁原味”,所有用料和配置与海外版保持一致。据了解,全新的国产宝马X3采用智能轻量化设计,发动机舱盖、前翼子板与两个前车门均为铝材制造,前纵梁也采用铸铝材质,绝不偷换用料。敢在上市之前放出这样的话,有理由相信,国产宝马X3不怕媒体和消费者的检验。值得一提的是,根据华晨宝马的介绍,国产宝马X3在车身其他部位大量采用了强度高达1000兆帕的热成型高强度钢,使车身强度较上代提升30%。国产时,这些材料丝毫不会缩水。而奥迪Q5L的A柱、车顶边梁等结构也将采用热成型高强度钢,进一步保证驾乘人员的安全。原汁原味德系车,这才是豪华品牌应该有的态度。即便是不同的市场,但是标准和要求是全球统一的。而且在上文提到的售后维修费用上,宝马一直十分厚道。最近宝马在线上售后连续发力,更进一步为消费者的售后维修提供便捷服务。这些都在表明,宝马一直在为消费者的利益着想。
所以说一个企业是否重视、尊重中国市场和中国消费者,不能光看那些天花乱坠的广告语,不能被他曾经的光环所笼罩,要看到这个企业背后是否用心在做好产品,而不是仅为了自己自身的利润,伤害消费者的信任和金钱。希望奔驰能够真正一视同仁,不要让“偷工减料”,成为企业的代名词。
豪华SUV的争夺战才要刚刚开始,谁能笑道最后,消费者自有分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