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不仅需要资金、政策、人才,更离不开乡村文化的代代相传。邓庄镇将乡村文化馆作为留住乡思、展现乡韵、传承乡风的重要阵地,聚焦乡村振兴战略,着力打造有“乡愁”的新乡村。
一台老旧的留声机,一张发黄的宣传画,一架粗糙的木犁……3月1日,近600平米的邓庄镇乡村文化记忆展览馆开馆,1万余件代表着邓庄镇乡村文化记忆的展品在这里集中展出,分为生活类用品、生产类工具、古今中外钱币、茶壶酒壶、平尧麻笺、红色映像和综合类等7个展馆,这是我县成立的第一个乡村文化记忆馆。
这个乡村文化记忆馆,留住了生于斯长于斯的乡愁。对乡村传统文化的认同和眷恋,根植于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邓庄镇打造的乡村文化记忆馆,正好承接了这项任务。一个似曾相识的物件,一种古老的地方习俗,都包含了家的味道,让游子们能够一睹解“乡思”。展品中,有很多实物记录着60后,70后们童年、少年生活的点点滴滴,一杆长秤、一条标语也许都能撩动思绪,在脑海里从那个年代重走一遭,很多外地回来的家乡人也会来这里感受一下阔别已久的乡村文化。
这个乡村文化记忆馆,展示了邓庄镇独具特色的乡风乡韵。邓庄镇历史悠久,文化韵味悠长。4300年前,唐尧曾在此拜师求艺,被称为“尧师故里”,尊师重道的精神在这里源远流长;元朝时,邓庄一带就曾是全国印刷业的中心,平阳麻笺制作技艺如今在这里经历了迭代式地创新和发展,有着灿烂的造纸文化;民间流传的《击壤歌》,是中国最早的诗歌之一,吟唱出了生动的田园农耕生活,在今天仍然是许多人的美好向往……邓庄文化在这里得到原汁原味地展现。
这个乡村文化记忆馆,全部免费向社会开放。这里全部向社会免费开放,吸引了许多90后,00后前来探究他们祖辈所经历的文化记忆。一位12岁的小学生说,“这些展品让我看到了先辈们的勤劳与智慧,虽然所处的时代不同,但他们的精神却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