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1日,据中电新闻网报道,靖江市斜桥镇采用空气源热泵粮食烘干机对稻谷进行烘干,不仅实现污染物零排放,还比燃油和燃煤烘干节能50%以上,促进企业节本增收、绿色发展。目前,农场还新添12台12吨空气源热泵粮食烘干机,保障粮食品质。
2017年11月15日,据常报全媒体报道,在常州市武进区前黄镇郭鲁农业专业合作社看到,供电人员对常州市首台空气源热泵粮食电烘干设备进行调试,准备投用于秋粮烘干。电烘干设备采用的是高效节能的空气源热泵技术,与传统煤、柴油等烘干能源相比,具有操作简便、安全环保、控制精准和提升粮食产品质量等特点,而且节能效果明显。供电部门测算,采用 空气源热泵电烘干技术烘干1吨粮食约需八九十度电,以农业生产电价0.499元/度计,烘干成本约四五十元,比燃煤可节省二三十元。
2017年11月18日,据新华网报道,连云港市首台空气源热泵粮食烘干机在东海县平明镇大顾村农机合作社顾汉全家安装完毕,同时还为其新增了一台200千伏安的专用变压器。10月30日,在东海县公司市场人员的粮食烘干经济账分析后,平明农机合作社之一顾汉全欣然与粮食烘干机厂家签订安装合同,决定新建1台15吨空气源热泵粮食烘干机,替代原先使用的1台 15吨的燃煤炉。
2017年11月23日,据CCTV-2财经报道,在江苏淮安种植和加工菊花市当地的一样特色产业,不过以前当地企业烘干菊花多以燃烧木柴和煤炭为主,存在着效率低、污染大、劳动负担重等诸多弊端,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一道难题。不过现在在电力部门的推动和协助下,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弃煤用电,开始使用空气源热泵电烘干系统。
空气源热泵电烘干设备可以24小时自动运转,比使用燃煤系统烘干量增长40%,而且人力成本也大幅下降,以每烘干一吨中草药105元计算,每年可为企业节省人力成本1200余万元。同时,整个过程也清洁环保,50套空气源热泵电烘干设备,一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526.67吨,二氧化硫排放1.7亿吨,氮氧化物1.49吨。
2017年12月5日,据常州日报报道,常州市首次采用空气源热泵机组代替燃煤、燃油热风炉,为粮食烘干塔提供热源,不仅实现污染物零排放,还比燃油和燃煤烘干节能50%以上。采用空气源热泵电烘干技术,按农业生产电价0.52元计算,24小时烘干一仓粮食预计用电860度,成本约430元;一季烘干500吨粮食仅需电费8600元左右。
2017年12月5日,据屏南县政府办报道,福建省宁德市屏南县长桥镇半圳村食用菌基地第一座第三代智能热泵烘干灶完成调试投入生产,这标志着屏南食用菌烘干产业进入电气化时代。 据悉,年后半圳村食用菌基地将新建第三代智能热泵烘干灶10台,并诚邀食用菌烘干企业落户试点基地形成产业集群。
2017年12月6日,农业部农业机械化技术开发推广总站发布《2018-2020年全国农机购置补贴机具种类范围》公示,在第五大类第三小类中,干燥机械部分的3个品目:谷物烘干机、果蔬烘干机、油菜籽烘干机;在第十三大类的设施农业设备的温室大棚设备中,明确指出热风炉、加热系统、加热炉三个品目享受相关补贴,而空气源热泵在烘干设备应用正好满足需求。
2017年12月12-14日,由中国节能协会热泵专业委员会、中国热泵产业联盟主办,中国热泵产业联盟工农业烘干专委会、《热泵》杂志承办的第二期“空气源热泵工农业烘干工程设计/工艺应用”培训班在昆明圆满落幕。本次培训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讲求实效,通过主题演讲、专家授课、互动交流、新产品新技术展示等形式,为广大致力于空气源热泵烘干的中间商和企业搭建了一个产业对接、交流学习的平台。
2017年12月14日,据工人日报报道,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平望镇庙头村14组的沈建华心情不错,他开办的农业合作社迎来了6位“新客人”——空气源热泵粮食烘干机。目前,他提前启动了两套烘干机,每天能烘干稻谷20吨左右,农场先期收获的15吨稻谷,只需17小时就能完全烘干,需电能1000千瓦时,用能成本约500元,比燃油烘干技术节约成本70%。据悉,目前全区已推广使用粮食烘干空气源热泵35套。
2017年12月19日,据国网江苏供电公司报道,淮安首个空气源热泵粮食烘干项目,半个月前的12月3日正式投运,由吕良镇佳广粮食合作社投资62.8万元、政府补贴16.4万元建设了4台套空气源热泵及烘干塔。
2018年1月3日,安徽省合肥市发展改革委等八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合肥市推进电能替代工作的实施意见》,要求在农副产品初加工和农作物烘干方面,要加快推进农副产品深加工和农作物烘干领域电能替代,重点推广粮食入库前采用空气源热泵烘干技术,全面提升农作物烘干品质。
2018年1月10日,辽宁省营口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发布《关于加快推进“电化营口”工作方案》,要求在大棚种植、畜牧养殖、水产养殖、农产品加工等农业领域,推广空气源热泵等新兴技术应用。
2018年1月11日,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人民政府发布《溧水区推进电能替代工作方案》,要求在农业生产领域,以电气化农业示范基地为引导,大力推广空气源热泵粮食电烘干技术。
2018年1月18-19日,由中国节能协会热泵专委会、中国热泵产业联盟主办的“三项空气源热泵烘干标准研讨会”在昆明成功举办。艾默生、正旭、格力、丹佛斯、纽恩泰、生能、华大、英华特、德能、芬尼克兹、威而信、荣事达、瑞星等40余家国内主流热泵烘干设备生产和配套企业代表参加。与会人员针对《空气源热泵干燥通用技术要求》、《热泵果蔬烘干机》、《热泵烘干用涡旋式制冷剂压缩机》等三项标准的工作组讨论稿进行集中讨论和修订,就初稿中名称、范围、术语、基本规定、评价指标、测试方法等内容进行了深入研讨和交流。
2018年1月24日,据中国江苏网报道,淮安供电公司淮安供电营业部客户经理会同生产厂家技术人员,来到淮安市白马湖生态中药开发有限公司,对其2017年9月建成投运的50套空气源热泵电烘干设备机组运行情况进行“回访”,现场向员工面授空气源热泵电烘干技术及冬季科学用电要领。 经过供用电双方的共同努力,2017年9月末,该电能替代项目一期建成投运了50套空气源热泵电烘干设备机组。
该设备24小时连续烘干,以每烘干1吨中草药需要劳动力成本105元计算,每年为该企业节约人力成本1200余万元,既提高了中草药的产量、品质和效益,又节约了大量的木柴、煤炭资源,保护了自然生态环境。据介绍,白马湖生态中药公司远景规划建设100套空气源热泵电烘干设备,总投资超过3100万元,年产值达3000余万元。
2018年1月25日,据宿迁市农业机械管理局报道,宿迁市农机局联合宿迁供电公司日前印发《关于鼓励支持粮食烘干实施清洁能源替代的通知》,要求积极鼓励引导烘干机用户使用空气源热泵等清洁能源设备替代燃煤锅炉;补助资金向配备空气源热泵等节能环保清洁能源设备的烘干机用户倾斜;
各县区对粮食烘干采用空气源热泵技术的用电户在申请新装和增容时,开通“绿色通道”;对农村或城郊综合变供电区内,因粮食烘干采用空气源热泵改造增加配电容量的电力客户,农村地区低压供电容量可放宽至160千瓦;对应用于农产品烘干、去籽、净化、初烤用电的空气源热泵粮食烘干设备享受农业生产电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