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多年前《宰相刘罗锅》热播开始,和珅这个贪官的形象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可是,当我们随手一查就会发现和珅并不姓和,而是钮祜禄氏。为什么人们明知和珅姓钮祜禄,不姓和却还要称呼他为“和大人”呢?是电视剧的台词写错了吗?并不是,人们之所以称呼他为和大人,这要从满族的形式习惯说起。
《宰相刘罗锅》中的和珅和大人
和珅,钮祜禄氏,原名善保,字致斋,自号嘉乐堂、十笏园、绿野亭主人,满洲正红旗,清朝中期权臣,乾隆皇帝的宠臣。
在清朝的满洲人中,有着“称名不举姓”的习惯。所谓“称名不举姓”就是满洲人相互称呼时,只以对方的名字相互称呼,比如康熙时期的著名权臣鳌拜,全名应该是苏完瓜尔佳鳌拜,但是由于满洲这个称名不举姓的习惯,在相互称呼时,人们便隐去了对方的满洲姓氏,直接称呼对方的名字。由此钮祜禄和珅自然也就简化成了和珅。
清军带着八旗劲旅定鼎中原之后,也开始逐渐接受中原文化,汉族文化中有将别的的姓氏+职务进行称呼表示尊敬的习惯,在接触中原文化之后,清王朝的官场之中也逐渐形成了这样的风气,由于满洲人本身就有称名不称姓的习惯,于是,一个新的习惯就在清廷官场之中形成——假姓。
所谓假姓,是针对于满洲人原有的氏族姓氏而言的。如前面提到的苏完瓜尔佳鳌拜,他真实的姓氏是“苏完瓜尔佳”,鳌拜只是他的名字。人们就在敬称前加上名字的第一个字相互称呼只是为了方便和尊敬,并不是真实的姓氏,只是作为代号加以使用,所以,假姓的称呼由此诞生。
为了参照中原文化在相互称呼时表达对彼此的尊重,同时不改满洲“称名不称姓”的旧俗,久而久之,这种一举两得的做法就在清朝官场和民间得以沿用。
所以无论是我们看到的清代笔记中称呼和珅为“和相”还是现代电视剧中称呼和珅为和大人,都是没有错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