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于很多人对转基因食品并不了解,同时对转基因食品的利与弊无法正确认识,所以特地查阅大量资料,写了这么一篇文章,欢迎大家发表不同意见。
01
定义
转基因食品( 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s,GMF) 是指利用现代分子生物技术,将某些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其他物种中去,改造生物的遗传物质,使其在形状、营养品质、消费品质等方面向人们所需要的目标转变。以转基因生物为直接食品或为原料加工生产的食品就是“转基因食品”。
02
优点
转基因食品的优点分为以下几点(简单概述):1、可增加作物单位面积产量。2、 可以降低生产成本。3、通过转基因技术可增强作物抗虫害、抗病毒等的能力。4、提高农产品的耐贮性,延长保鲜期。5、可使农作物开发的时间大为缩短。6、可以摆脱季节、气候的影响,四季低成本供应。7、 打破物种界限,不断培植新物种,生产出有利于人类健康的食品。8、有助于解决世界粮食问题。9、增加食物营养和食品种类,满足人类特殊需要。10、减少农药使用量,缓解化学物质对环境的破坏。
03
缺点
转基因食品的缺点可分为以下几个部分(鉴于专业词汇较多故阐述较为详细):1、 所谓的增产是不受环境影响的情况下得出的,如果遇到雨雪的自然灾害,也有可能减产更厉害。多项研究表明,转基因食品对哺乳动物的免疫功能有损害,更有研究表明,试验用仓鼠食用了转基因食品后,到其第三代,就绝种了。转基因食品毕竟不是自然植物,已经存在一些转基因植物打乱了生物链的现象。2、打破生态系统。目前地球上生存的任何生物,都是地球生态系统和生物间相互依存的食物系统链长期选择下的结果。一旦打破这种生态系统或食物链组成,都必将对地球现存生物带来严重后果。转基因农作物对农业乃至整个地球生态系统的扰乱,从生态学角度短时间是看不到严重后果的,这与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引入一个新物种,所带来的生态灾难性后果是相同的道理,但严重性却更强。3、转基因植物本身会变成杂草。 转基因作物的亲缘野生种成为杂草或超级杂草。4、转基因作物可能产生新的病毒疾病。5、破坏生物多样性; 转基因作物对生态系统及生态过程的影响; 其他一些不可预计的风险。6、食品安全性可能会受到影响。 转基因生物所引入的外源基因往往可以表达出蛋白质,可能会引起生物的代谢发生变化,造成该生物营养成分的改变; 转基因生物成分的改变,特别是有毒物质、抗营养因子、过敏原等的含量发生变化,将影响该生物作为食品的安全性。
7、转基因作物中的毒素可能引起人类急、慢性中毒或产生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 作物中的免疫或致敏物质可使人类机体产生变态或过敏反应; 转基因食品中的主要营养成分、微量营养素及抗营养因子的变化,会降低食品的营养价值,使其营养结构失衡。8、对生态环境存在潜在危害。转基因作物破坏了原有的生态结构和生物链,导致原有品种的非自然淘汰,进而影响物种的多样性。据资料查知,在加拿大转基因油菜的种植较为广泛,人们在享受转基因油菜带来的巨大效益的同时发现在并未种植转基因油菜的土地上长满了耐除草剂的转基因油菜,如果不及时将其去除,便将影响其他农作物的生长。但是,由于这种转基因油菜生命力十分顽强,清除工作并不简单。如同超级杂草,一旦产生便将对生态环境造成极大危害。9、对人类安全可能存在危害。转基因产品对人体的危害目前还只是一种推测,转基因食品没有经过长期的安全性研究。现阶段,部分科学家对转基因食品可能对人体产生的影响进行如下分析:可引起人类过敏反应,对于一种食物过敏的人有时还会对一种他们之前不过敏的食物产生过敏,原因就在于这种食品中含有了导致过敏的蛋白质。同时会产生对人类不利的毒素副产品,转基因作物产生不可预见的生物突变使原来的毒素水平提高,产生新的毒素或副产品。10、造成生物界的基因污染。转基因污染与一般的污染相比有其特殊性。基因污染既不可见,也不可预测。所转的目的基因可能会向非目的生物转移,从而会造成基因污染。转基因作物在种植过程中,转入的标记基因、外源基因是否会通过转移或者遗传进入食物链,而被人畜食用后是否会再次转移到人畜的肠道内寄生的微生物中而产生抗性微生物,或者通过花粉转入自然界中近亲物种之中造成生态危机都是未知的。11、对当地生物多样性产生危害。自然界的植物不同于转基因作物,后者是通过人类选取优越基因将基因重新组合得到的改良品种。因此,相比自然界的植物,它们有更强的生存优势。在自然选择作用下,转基因植物有更大优势适应当地的环境而占有更大的生存空间,从而使得一些原有物种因失去生存空间,或因为不能适应转基因作物带来的生态环境的改变而被自然界淘汰,因此危害区域的生物多样性。
04
学术界对转基因食品的态度
1、认为转基因食品是安全的。理由: 任何一种转基因食品在上市之前都进行了大量的科学试验,国家和政府有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约束,而科学家们也都抱有很严谨的治学态度。传统的作物在种植的时候农民会使用农药来保证质量,而有些抗病虫的转基因食品无需喷洒农药。一种食品会不会造成中毒主要是看它在人体内有没有受体和能不能被代谢掉,转化的基因是经过筛选的、作用明确的,所以转基因成分不会在人体内积累,也就不会有害。
2、认为转基因食品是不安全的。理由:1999 年《自然》刊登了美国康乃尔大学教授约翰·罗西的一篇论文,指出蝴蝶幼虫等田间益虫吃了撒有某种转基因玉米花粉的菜叶后会发育不良,死亡率特别高。2011年致公党中央日前向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提交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认知》的提案,指出: 基因技术采用耐抗菌素基因来标识转基因化的农作物,在基因食物进入人体后可能会影响抗生素对人体的药效,作物中的突变基因可能会导致新的疾病; 转基因技术中的蛋白质转移可能会引起人体对原本不过敏的食物产生过敏,分割重组后的新的蛋白质性状是否完全符合人类设想的需求有待考证; 基因的人工提炼和添加,有可能增加和积聚食物中原有的微量毒素,不可预见的生物突变,甚至会使原来的毒素水平提高,或产生新的毒素; 对于生态系统而言,转基因食品是对特定物种进行干预,人为使之在生存环境中获得竞争优势,这必将使自然生存法则时效性破坏,引起生态平衡的变化,且基因化的生物、细菌、病毒等进入环境,保存或恢复是不可能的,其较化学或核污染严重,危害更是不可逆转。1998 年英国的 Pustai 在《Nature》上发表文章报道用转有植物雪花莲凝集素( GNA) 的转基因马铃薯饲养大鼠,可引起大鼠器官发育异常,免疫系统受损。1999 年美国康奈尔大学在《Nature》上发表文章,报道斑蝶幼虫在食用了撒有转 Bt 基因玉米花粉的马利筋草,有44%死亡。
迄今为止,国内外尚未发现一例公认的转基因食品对人体有害的事例。
05
我国转基因食品安全法律规制
我国制定的转基因食品法规包括一部条例及其4 个配套规章,具体如下: 国务院于2001 年5 月颁布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 农业部于2002 年1 月发布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管理办法》、《农业转基因生物进口安全管理办法》和《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办法》,2006 年1 月发布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加工审批办法》。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联系删)
(码字查资料很累的,转载请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