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2017年6月1日,六一儿童节,完全属于孩子们的节日,只是在楼道里追跑打闹的孩子、电影院里肆无忌惮叫嚷的孩子、饭馆里旁若无人骚扰别人的孩子……好不烦恼?也许很多人对此真是忍受到了根本不能忍,但还是叹了一口气。
日前有媒体报道,江西萍乡一农户种植的9000多斤西瓜惨遭4个小学生踩坏,原因仅仅是因为无聊;浦北县官垌镇垌口村有部分村民的鱼塘出现大量死鱼,警方调查发现,是垌口村碰塘田组两名小孩在村中玩耍时把残留农药倒入溪水流入鱼塘所造成。
有多少人对孩子的胡闹无可奈何?像是这样严重的侵财事件或许还可以追究责任,但是如果只是日常的秩序被破坏,往往让很多人有苦说不出。
有没有遇到你在电影院里,前边有个人大声的和旁边的人交流电影细节,你可能会说请保持安静,但是如果后边有个小孩在吵闹,很多人往往会选择沉默,或者就置之不理,在心里默默的念叨着这糟糕的父母。
但也有不堪忍受者,大连一个4岁女童饭店内叫喊,邻桌女大学生过去踢了凳子一脚表达不满,结果孩子的母亲像母狮子一样起身追打女大学生,还打了劝架的店员。对于这件事尽管双方之后都道歉认错,但是网民中有相当一部分却称赞这位女大学生是“女侠”,认为“踹的好”。
很多人甚至觉得,孩子已经是社会参与者其中不可或缺的一员,那么是否就应该遵守道德的规范,遵守这个社会给予的包容底线?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然而问题的根本在于:究竟是孩子越来越胡闹?还是我们越来越不宽容?
每个人曾经都是一个孩子,许多人现在仍然还童心未泯,然而我们对待顽皮孩子的态度从曾经的“童言无忌”,到了现在的“恨不踹死”,似乎严苛了不少。
究竟宽容去哪了呢?也许这和这种宽容被曲意的利用和无形消费了。
孩子是父母的另一面镜子。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很多小孩子无伤大雅的胡闹,一般人多少都可以宽容,但是一些父母实际上利用和消费了这种宽容,把孩子的放纵行为当成是应得的。
许多顽皮孩子的父母其实不具备带好一个孩子的能力,然而自己又没有足够的知识去引导教育;于是当自己的孩子犯错以后,家长只会采取漠视,或者打骂……这些家长,其实本身就不具备考虑别人的感受,他们只注重自己本身而已。
综合来看,这类父母其实是不具备控制自我的能力的,更别提孩子的胡闹。一旦在公众场合影响他人而受到批评,心理会导致他们心中的委屈比孩子还大,认为自己带着不懂事的孩子为什么你还不理解宽容我?更有甚者对他人甚至采取冷漠甚至反唇相讥的态度。这表面看上去是在护犊子,其实根本就是在护自己,孩子反而成了他们保护自己的屏障。
这样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有的家长会在外边跟人疯狂打斗,而不考虑一旁被吓哭的孩子,因为他们本身比孩子还需要照顾。而像这样的家长,极大地消耗了公众的耐心和宽容,使得本来应该属于孩子们的宽容也被他们过激的行为而掩埋。也可以这么认为,他们借着孩子的名义,在博取社会对孩子的宽容。
但这种宽容毕竟是属于孩子的,也理应被还给孩子,即使我们一直没有丢弃这宽容,但也不可能把本来属于孩子的宽容无限度地让这些自己没有长大的父母们来利用、消费。
于是我们会思考,到底什么程度的,才算对孩子应该的宽容?我以为,孩子是无罪与无知的,那些过激的行为都应当被理解和接受,不该的是家长还一味的维护,利用社会对其的宽容,那么这种宽容,是没有意义的;反之,在得到包容的父母,应当理性的看待,以此作为教育自己孩子的一个时机,适当的做一个孩子的榜样,提前告诉他们,自己不是世界的中心。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就像未婚同居,在法律上它是违法的,但在道德上它是合理的。
因此,家长对于孩子,应当遵守社会道德有度的去得到别人的宽容,因为宽容来自于孩子本身,而不是家长自己;特别是在公共场合,就更应该遵守公共秩序,因为这些场所并非未成年人生活必不可少,家长假如不能控制好孩子胡闹,就不应该带到这些场所去,否则即便周围人不予宽容也没有什么不对的了。
所有人都曾经是孩子,因此这个社会还需要保持对孩子们的宽容,而家长们也应该珍惜这种宽容,那么是不是孩子们会成长得更好,同时又学到更多。
祝所有小朋友六一节快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