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之城》讲述的是主人公少女希达和少年巴鲁以及海盗、军队、穆斯卡等寻找天空之城拉普达的历险记。故事中的天空之城——拉普达是众人向往的地方,人们为此研发出的各种飞行机器,只为找到这处秘境。
虎蛾号
(动画截图)
朵拉海盗团一家作为根据地的空中飞行母船,开发者为空中海盗团首领朵拉的亡夫。船体上共计有六个推进用螺旋桨(左右机翼末端各 1、船体中央后端下方共 4 只),机翼上的连带螺旋桨可借由手动的方式进行水平和接近垂直的角度调整。
机上前端为驾驶舱及空中走道,本体备有朵拉一行人的起居室外船身下端则为小型飞行器鼓翼机的收纳库。上方的第二个瞭望台则可以脱离变成滑翔机模式。
船内通信以使用传声筒为主,使用滑翔机瞭望时则改用用舰内电话机。
因船身未载装任何对空武器,碰上敌手追击时以快速逃离为主。
鼓翼机
(动画截图)
朵拉海盗团一家出动进行抢劫时所使用的空中移动机器,此飞行器由朵拉的亡夫发明。
外型为具有昆虫模样飞翼的飞行器,采用电流驱动以人工筋肉为原料所制成的四片对称薄膜飞行翼来进行全方位的空中运动,可进行上升、下降等各种回旋动作。
机体的下方装置有两具小型喷射引擎,可于飞行翼无任何运转的情况下进行喷射加速,并搭载烟雾施放功能可进行视野干扰,在使用喷射引擎的情况下最高可以维持 6 分钟的无声音飞行状态。
因进行飞行时驾驶员为直接暴露在机体外,为避免飞行中驾驶员遭到强大风力吹落而在控制台备有腰带扣环。
此为宫崎骏在制作《天空之城》时的前 6 年便已构思过的虚构飞行器,因先前未能找到适合登场的动画作品而无采用的机会。
机器的在作品的原名“フラップター”则为宫崎骏改自“扑翼机”(オーニソプター)一词。
歌利亚号
(动画截图)
为政府军队开发的巨大飞行战舰,名字来自旧约圣经中的非利士人巨人歌利亚。
是穆罗将军利用军用无线电暗号向军方总部请求来的大型兵器,亦为罗穆斯卡和穆罗将军用来搜索拉普达的工具。
是本作中螺旋桨数量最多的飞行器,数量共计有 24 个,舰艏左右两侧延伸出去的触角型构造上各 2 具,舰体中央部分上端左右各 6 具,后端中下方左右各 2 具,舰体最上方左右共 2 具大型。同时可搭载 3 架小型飞行艇。
舰身上搭配众多对地舰炮对空机枪,但剧情最后不敌拉普达的机器人兵而被击沉爆炸坠入海中。
原型:齐柏林飞艇
齐柏林飞艇是一种或一系列硬式飞艇的总称,是著名的德国飞船设计家斐迪南·冯·齐柏林伯爵在 20 世纪初期以大卫·舒瓦兹所设计的飞艇为蓝本,进一步发展而来。
1900 年 7 月 2 日,由德国的斐迪南·冯·齐柏林伯爵设计并制造的一架飞艇曾在今天的腓特列港附近进行首次飞行。
军用小型飞行艇
(动画截图)
政府军用来追击巴鲁和希达以及海盗团朵拉一家的飞行器,原始设计是用来对抗空中海盗团,使用火箭推进作为动力。
整体外型远远看起来很像一只大鸟,于天空中的待机能力很好,从一开始巴鲁和希达逃亡时就已经出现在空中进行跟踪的动作。本身有无搭载武装不是很明显,但在本作品中可以看出在机首有两具类似机关炮的洞,着陆时直接使用机体下方的支撑架进行滑行,并具备可在着陆滑行情况下直接变换方向的能力。
天空之城拉普达
(水彩场景)
本作的最终目的地,是古代拉普达人利用当时最先进科技的飞行石作为核心建造的大型空浮都市。虽于 700 年前拉普达人和王室全部撤离下降至地面,该城市仍持续受到飞行石的动力影响而飘浮在空中,而现今顶端温室中心的巨大树木已成长至将根部蔓延进下层的核心与底部。
原型:人们心中向往的,不断想象的那个天空之城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