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7日,一加在曲江电竞中心正式发布一加15与一加Ace 6两款新品。发布会后,一加中国区总裁李杰接受媒体群访,围绕165Hz超高刷技术壁垒、成本与定价平衡、与OPPO协同生态及未来技术布局等核心议题,以用户需求为原点展开深度分享,还原一加在性能游戏赛道的战略定力与产品打磨思路。
![]()
作为两款新品的核心亮点,165Hz超高刷屏幕引发行业关注。当被问及如何应对友商跟进时,李杰首先明确态度:“我们非常希望整个行业,包括友商跟进165Hz体验,因为165Hz超高刷的体验实在是太好了。” 他提到,PC行业已普遍达到300-400Hz帧率,高帧率对游戏体验的提升有目共睹,而手游从2020年120帧推出后五年未更新,“直到今年我们全面开启了165Hz的元年,推动行业进入165Hz超高刷时代,这个事情是一加带头的。”
谈及技术壁垒,李杰强调,手机行业很难形成独家技术垄断,但165Hz体验的核心在于全程稳定:“165Hz游戏对手机负载和性能要求很高,如果只是想跑起来还比较简单,但是如果你要做到全程稳定,不掉帧,无论是从整个产品一开始的架构和堆叠,包括散热材料的选择,屏幕,还有整个内存和调度的选择,其实都会影响最终的体验。” 他补充,游戏体验是持续3小时以上的沉浸过程,陀螺仪、触控、网络等任何环节都不能有短板。李杰透露,一加未来将基于用户需求反向定制器件,从产品定位一开始就围绕游戏场景布局设计,有信心让165Hz的体验一直做到领先。
面对 “内存涨价下如何平衡成本与性能” 的问题,李杰直言一加的定价逻辑简单且坚定:“我们现在的定价逻辑比较简单。首先我们希望先把产品做好,每个档位回到目标用户,肯定会先把产品做好。其次在极限范围内定一个最有诚意的价格,这就是我们的逻辑,所以我们一点都不纠结。”
他解释,一加的核心策略是让165Hz体验覆盖更多用户,即便定制网络芯片G2、高规格散热材料等单器件成本高于同档产品,仍坚持在多机型上应用:“我们的策略也不是说这个成本很贵,就只给高端机用,我们的策略是希望尽可能多的机型用。” 李杰认为,当165Hz用户规模起来后,成本自然会快速下降:“背后我们最重要的考量是要把整体用户的体验提上去,把规模提上来,其他那些算账的事情可以放到第二位。”
此次一加首次将数字系列一加15与Ace 6同步发布,被问及是否为备战 “双十一”,李杰澄清:“一般每年新机产品节奏都是和芯片大的节点和市场大的旺季节点匹配,一般是这两样东西做交叉,本质上这个月也是我们的目标人群购机的高峰。另外我们自己165Hz的技术储备,包括刚才介绍的内核能力,在这段时间基本上成熟了,两个产品放在一起没有特别的考量,主要是基于这两个核心因素。”
他特别提到一加15的延期细节:“首先客观来说,其实(推出晚)也就只有7天以内,可能不到7天,这是个客观现实,其实一周之内都不算晚。” 延迟的原因在于风驰游戏内核的研发难度,“我们是把原来的内核替换掉了,整个游戏场景下的所有调度都要用到我们自己的内核。这么做的工作量和技术风险是很大的,所以我们在这部分花了很多时间。” 此外,一加15在影像调校、外观工艺上的细节打磨,也让团队选择好饭不怕晚,他表示,“为了我们所想要的体验,花的时间多一点点,但是因此所带来的产品力的提升和产品真实体验的提升,就是我们收获的。”
针对 “一加是否为OPPO主品牌让路,在产品定位上克制” 的疑问,李杰明确表示:“我们根本没有这方面的困扰,因为我们核心关注的是锚定的人群最合适的产品是什么,最合适的价格区间是什么,一加做好这些事情就行了。” 他强调,内部从不存在谁为谁让路的沟通:“一加15的定位不管是从产品本身的定义,还是最终市场和价格策略是非常清晰的,我们的目标人群就是要这个档位里面打游戏最好的,他们本身给的诉求是非常清晰的。”
李杰以一加15为例,说明其差异化定位:“一加15整个思路是有很大的变化的,我们这次为了做好165Hz游戏体验做了很多努力。首先一加15的屏幕就是单独定制的,支持165Hz高刷的屏幕,以前都没有1.5K的分辨率,我们解决了一些技术的问题,不仅要有高刷,显示效果还要好。” 他认为,只要用户原点不同,内部就不会有竞争:“最怕是大家对配置或者价格搞出来的东西一模一样,只要原点不一样,后面的动作都不用太担心所谓的竞争和影响。”
发布会前,社交媒体有声音质疑一加15“屏幕从2K降为1.5K是减配”,李杰正面回应:“首先,2K+165Hz的屏幕组合,现在是没有这个技术的。第二,先不说认知,从实际体验角度来说,2K的屏幕比1.5K的屏幕在观感上是要好一些,但是会带来一些问题,比如高PPI会带来比较大的功耗。所以,所有的2K屏出厂默认都是1080P。” 他补充数据支撑:“我们自己看到一加13包括一加12的用户,2K的开启率只有20%多,我相信其他厂商也是。”
李杰解释,一加15选择1.5K+165Hz是权衡后的最优解:“我们看完165Hz游戏体验最大的好处和升级后,我们会认为在体验上165+1.5K是最佳的方案,不管是在流畅性,还是功耗,还是实际的屏幕体验方面都有优势。” 他强调,这块屏幕的研发投入并不低:“事实上,我们为了做这块屏幕花了很多背后的技术,研发的投入,成本并不低。”
对于 “取消哈苏合作后影像弱化” 的争议,李杰表示:“一加15的影像能力相当好,我们认为现有的影像技术当然可以弥补空白。” 他提到,一加15继承了与哈苏合作的经验:“虽然哈苏的标没了,但是拿一加15拍照(会发现),我们对整体色彩和审美这些东西都还在。甚至经过这几年的沉淀,这次实际的影像效果,比过去历史发布的一加12,一加13,一加15的效果都是最好的。” 在同档位中,他自信一加15的影像仍有竞争力。
在硬件技术上,李杰重点介绍了一加15的冰河散热系统:“VC散热还是很重要的,今年苹果第一次上VC,我们在VC的投入和研究都是非常深入的,因为如果要做好性能和游戏,散热是绕不开的,不管是手机还是电脑都是这样。” 他透露,一加15采用了央视报道过的 “超薄手撕钢” 材料:“这个材料是非常先进的,它的作用是能够让整个VC‘皮薄馅大’,我们把它搞得很薄,把里面的空间尽量让出来,多填充一点冷却液,这样在整个散热能力提升的同时,重量厚度也能得到很好的控制。” 李杰表示,未来一加会在散热领域也会持续创新。
关于AI 应用,李杰认为应走 “场景驱动” 路线:“对于我们终端厂商来说,AI这块更多还是用场景驱动。我们是最贴近用户的,换句话说,以用户的行为,去预测用户下一步的行为,我们在这块有很大的优势,我们非常清楚用户的行为和用户到底需要什么。” 他提到,AI已融入多个场景:“现在,手机的AI功能虽然还没有像大家想象的那么显性,但事实上,我们已经在大量地应用AI来解决实际体验提升的问题。不管是在游戏的场景,性能调度的场景,包括影像场景,都用到很多AI能力。” 此外,李杰还强调,AI是渐进演化的过程。
谈及未来产品布局,李杰透露两大关键信息:一是一加将首发高通第五代骁龙8旗舰芯片:“高通的第五代骁龙8旗舰芯片,是高通第一次推出双旗舰战略,这颗芯片基本上跟现在的第五代骁龙8至尊版的架构是复用的,所以大家可以想象到,这颗芯片是非常强大的。” 他强调,这颗芯片是一加与高通联合定义:“这颗芯片一开始就是一加跟高通双方联合定义的,我们做这个芯片做了两年,接下来我们也会共同在一加非常重磅的机型上面发布第五代骁龙8的产品,大家可以期待一下,应该也快了。”
二是一加的第二增长曲线将围绕核心人群展开:“我们现在所有的业务的逻辑和布局,不管是产品、技术,包括新品类,我们会完全围绕原点人群,围绕这些人的高频场景去做一些思考。” 李杰表示,新品类探索不会脱离性能与游戏赛道:“所以接下来我们确实会考虑一些其他的产品、品类的拓展,但不变的地方是人群不能变,核心场景不能变。所以我们接下来的新产品的考虑也会围绕着性能和游戏,在这个赛道上做一些探索和考量。”
对于eSIM趋势,李杰认为长期可期:“eSIM能够带来一些体验的提升,所以我觉得未来可能是一个趋势。另外用eSIM以后,手机内部堆叠可以有更大的空间让出来给电池或者给别的器件,这本身也起到促进的作用。随着各个国家的法规配套完善以后,我觉得eSIM未来会逐渐发展开来。” 不过他也提到,一加短期内暂无具体动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