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声明:本文版权为网易汽车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网易汽车11月11日报道 十年资本狂欢与野蛮生长,为汽车智能化赛道催生出万亿市场的全新想象,但繁华背后,一场关于生存的考验正悄然降临。
![]()
在智能汽车产业链开始进入大规模商业化落地阶段,市场呈现出“冰火两重天”的割裂状况:一边是技术持续突破、市场规模扩容,核心业务迈入扭亏关键期;一边是价格战挤压利润、研发投入高企,企业仍在"烧钱"的泥潭中挣扎,能实现盈利的企业寥寥无几。
汽车智能化赛道的“中场哨声”已然吹响,即便是很多头部企业也很难避免“增收不赠利”的亏损魔咒,要真正在全球市场胜出,量产规模与盈利能力,全球适配与交付能力,创新技术与生态整合缺一不可。
尤其是,是否具备稳健的盈利能力,或许已成为企业能否拿到下半场“淘汰赛”入场券的关键。
全球头部车企在选择供应链智能化合作伙伴时,日益将企业的财务健康与盈利能力视为硬性指标,能够自我造血的企业,意味着其商业模式可靠、经营稳定,能够成为整车厂长期共赢的伙伴。
但密集的研发投入与漫长的商业化路径,让汽车智能化行业成为了“流血上市”的重灾区。
![]()
以竞争最为激烈的智驾企业为例:
2025年上半年,国内公布报表的10家主流上市智驾企业中,仅有禾赛科技与赛目科技2家企业堪堪实现了盈利,小马智行,文远知行,地平线,黑芝麻(参数丨图片)等8家企业仍陷亏损之中。
![]()
比如,智驾企业的“领头羊”地平线,一方面是营收与毛利率的大幅增长,一方面是出现了高达52.33亿元的亏损黑洞,这也是汽车智能化企业当前发展现状的残酷写照,背后既是成本与研发的双重压力,又是客户结构失衡,客户自研挤压生存空间,以及技术代差的三重困境。
2025年8月,地平线宣布征程家族芯片量产出货突破1000万套,成为国内首家达成千万级出货量里程碑的智能驾驶科技企业,但这也说明,只有规模优势还不够,必须把规模效应转化为质量效益,才是盈利的关键。
这些难题,在小马智行、文远知行,黑芝麻等企业中,同样难以避免。比如,小马智行研发投入是营收的近3倍左右;文远知行2021-2024四年累计亏损超68亿元;黑芝麻2025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40.4%的同时,归母净亏损仍然高达7.6亿元……
智能座舱领域情况也是如此,能盈利的企业只占十之二三,究其原因,主要难点集中在三方面。
其一,漫长的研发周期与高昂研发投入是最大挑战,汽车智能领域技术迭代飞速,企业必须进行巨额的前期研发,只有实现产品大规模量产,通过规模效应有效分摊成本,从而触及盈利拐点。
其二,市场参与者众多,激烈的行业竞争侵蚀着利润空间,企业必须不断优化业务结构,提升高毛利业务的收入占比,确保有足够的利润来支撑下一轮的研发与市场拓展。
其三,供应链波动与整车厂的成本压力形成双重挤压,整车厂降本压力直接传导至上游的智能化供应商,加上原材料价格上涨等供应链风险,推高生产成本,进一步压缩利润空间。
因此,要获得盈利,仅练好某一方面的“内功”是不够的,更需要的是体系化的长期布局。
在行业大部分汽车智能化企业仍然亏损的情况下,有一家企业却从「盈利」走到了「全面盈利 」的新阶段,在智能汽车行业普遍面临高投入、慢盈利、低利润困境下,尤为难能可贵。
11月3日,亿咖通发布第三季度财报,显示该季度总营业收入达2.199亿美元,毛利润达到4,760万美元,宣布开始进入经营性全面盈利新阶段。
![]()
破局盈利难题,或许,我们可以从亿咖通率先进入稳定盈利新周期的案例中,为其他企业在汽车智能化赛道的商业化落地,找到一个可参考的范本。
2025年第三季度,亿咖通总营业收入同比净增11%的同时,实现环比41%的劲增,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加速度。
![]()
尤其值得注意的事,盈利质量的显著提升:毛利润达到4760万美元,同比激增39%,EBITDA盈利830万美元、净利润90万美元。
![]()
与此同时,公司全球业务布局成果显著:全球全生命周期订单储备25亿美元;截至2025年9月底,搭载其技术产品的车辆总数增至近1000万辆,可覆盖欧洲、亚洲、澳洲、拉丁美洲等核心市场。
盈利与订单双达标,凸显了亿咖通的增长韧性,这并非一日之功,而是一种战略长期主义的胜利。
持续深化的全球整车品牌合作、稳步增长的产品出货量及优化的成本结构,以及技术壁垒的打造,是亿咖通实现盈利的关键。
首先,不断增长的全球订单规模,成为核心增长点,第三季度,亿咖通与欧洲主流汽车制造商,达成的4亿美元新增项目定点,推动全球全生命周期订单储备超过25亿美元,为未来收入增长提供了保障,是继此前与大众集团达成合作后的又一个海外市场的战略性突破。
其次,规模化量产出货摊薄成本,构建起坚实盈利基础,技术产品总出货量达66.7万台,同比激增51%,其中Antora®系列单季度出货量高达19.6万套,创历史新高,大规模出货有效摊薄了研发与制造成本。同时,基于高通骁龙8295 SoC打造的最新一代亿咖通·派克®计算平台也已实现规模化量产,进一步扩大了公司的产品盈利版图。
再次,技术壁垒所带来的稳定订单与市场拓展,是企业持续盈利的 "护城河",经过持续战略布局,亿咖通早已搭建起了涵盖计算模组、软件平台、安全体系和AI座舱系统的一体化解决方案与垂直整合能力。
![]()
此外,亿咖通技术输出,也频频获得国际认可,与大众、沃尔沃等国际品牌合作,亿咖通成为国内唯一具备GAS系统落地能力的Tier 1供应商,不仅将GAS集成周期缩短至8个月,并得到了谷歌官方背书,成为打开全球市场的关键钥匙。
![]()
在本土市场,公司通过深度绑定头部车企构建了稳固基本盘。在赢得国内前五大车企轻型商用车项目的基础上,第三季度再获新增商用车项目定点及头部品牌MPV车型项目,形成了在乘用、商用领域的全面覆盖。
与吉利体系的深度合作则成为重要支撑,77%的渗透率不仅带来了稳定的订单来源,更为技术方案提供了大规模量产验证的场景,使技术优势持续转化为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强化在头部整车品牌中的合作纵深度。
海外市场继与大众集团达成合作后,第三季度与欧洲主流车企的新合作,使海外订单覆盖多家欧洲主流制造商,实现了从单点突破到区域深耕的跨越。
经过三年深耕,亿咖通已从依托本土市场的供应商,成长为覆盖全球主流汽车市场的重要玩家,其全球化布局呈现出"深度绑定+广泛拓展"的双重特征。
亿咖通通过夯实软硬件技术,不断拓展合作品牌,形成了体系能力的深厚沉淀,量产数字不断滚动向前,拓展了亿咖通的利润空间,给亿咖通注入源源不断的成长势能。
随着汽车智能化产业进入深水区,企业的竞争重点正从"资本驱动”转向“体系驱动”。
亿咖通科技的盈利突破,揭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通过垂直整合与规模化协同,可以在保持技术创新突破的同时,实现成本优化与结构增益。
全球订单储备的持续释放将保障收入增长,供应链优化将进一步提升毛利率,而产品组合的持续升级将打开新的增长空间。
这也为更多的汽车智能化车企提供了很好的转型思路,首先,要不断加大市场拓展力度,提高产品出货量,通过规模经济降低成本,提升盈利能力;其次,要加强供应链管理,优化产业布局,实现资源的高效配置和协同发展,在全球化背景下,了解不同地区的市场需求和技术趋势,关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政策法规,提升合规适配于全球交付能力,加强与国际车企的合作,提升品牌的国际影响力的同时,确保全球化战略的顺利实施,只有如此,才能成为汽车产业长期发展的真正赢家。
综上,盈利能力是汽车智能化企业赢得客户信任、保障研发投入、吸引资本支持并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唯有夯实盈利能力,构建起稳固的商业闭环,企业才能在智能化这场“马拉松”中坚持到最后,打开稳定发展的长期通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