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声明:本文版权为网易汽车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网易汽车7月9日报道 受泛亚之邀,我在近期探访了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没错,我是谍报栏目的负责人,但我绝对不会冒着触碰法律危险,掀开贴在手机摄像头上的贴纸,偷偷摸摸地在设计室内偷拍一通。对于神秘的研发设计中心,我是抱有敬畏感的。反而,我会珍惜这个机会,好好与泛亚的设计总监交流,一探泛亚未来的设计趋势,一探设计背后的故事。这才是最最有价值的信息。
把来自各地的十几位记者汇聚于此,通用的主要目的仅有一个:向全国最核心的媒体展示、讲解其最新的设计语言。这些抽象的设计语言最形象化的表现,就是早前新近上市的新君越。看腻了关于外观、内饰的介绍,希望这篇带点历史介绍的设计剖析,能让你知道的更多。(点击查看全新君越更多图片/全新君越试驾/全新君越全系导购)
直瀑式格栅的演变
说到别克,你会第一时间想到什么?相信大多数人和我一样,对别克的直瀑式进气格栅印象最为深刻。这一设计,甚至可以追溯到1938年别克推出的世界上第一台概念车Y-Job。
Y-Job的设计师哈利·厄尔是通用汽车第一任设计总监,他预见到未来高速公路网将四通八达,汽车速度会有提高,于是有了Y-Job低矮、修长,更符合空气动力学的设计。Y-Job的前格栅如同一个扁扁的线条圆润的“凸”字,其中均匀排布着梳子齿一样的竖直镀铬线条,简洁而大气。
4年以后,采用直瀑式格栅的量产车正式投产。当时别克的Roadmaster和Super Model车型都装上了与Y-Job近似但数量更少也更粗的直瀑式格栅。从前脸看去,格栅就像咧开嘴露出的牙齿,因而被称作“齿状”风格(toothy)。
1945年二战结束后,汽车巨头们重回老本行,在来不及开发新品的情况下,各厂家都翻出尘封的1942款产品图纸重新生产作为过渡。而这一直瀑式格栅,十年间虽然有各种变形,但一直统领着品牌的全系车型。
二战以后,60年代的汽车设计受到了国际主义风格影响。汽车变得有棱有角,横条以及方格成为当时的流行元素。这点从1963年的Riviera不难看出。
上个世纪80年代初,当市场对横条及方格形状感到审美疲劳后,直瀑式格栅开始回归,出现在1982款Skylark云雀系列上,但只是作为多种风格之一,而且外框还保留了那个年代流行的方形。
直到90年代,在1990款ParkAvenue林荫大道、Regal君威、Century世纪、Riviera里维埃拉以及1991款LeSabre名仕等的集体带动下,直瀑式格栅才正式回归,成为别克的家族化设计语言直到今天。
从凯越、英朗到君威、君越,尺寸巨大的直瀑式进气格栅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不过设计师并没有把原本的进气格栅照搬到全新君越上面,而是对其进行重新设计,融入新的设计元素。
从图片不难看出,新设计的进气格栅造型已经悄悄发生了变化,中网被拉得更长,边缘的棱角也变得更为明显。另外,细节部分也融入了更多的有意思的设计。
新的中网采用粗细格栅交替排列,其中较粗的竖条采用了扭转立体型面设计,搭配不同材质的细条纹,呈现出更强的层次感,细节设计更为丰富。
另外,格栅向前移动了55mm,引擎盖前端也加高了15mm,增加了碰撞的缓冲空间,提升了行人保护性能。
- 第01页:家族的传承者 别克全新君越设计解码
- 第2页:家族的传承者 别克全新君越设计解码(二)
- 第3页:家族的传承者 别克全新君越设计解码(三)
- 第4页:家族的传承者 别克全新君越设计解码(四)
- 第06页:君越车系频道
热门车型推荐
宝马7系 (进口)
- 厂商指导价(万):82.8~261.2万
- 级别: 豪华车
- 上市时间:2009年
- 在产车型:14款
- 排量(L):2.0~6.6 AT
- 油耗(L):6.9~13.0(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