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财经:郑皓元
辽河汤汤,其流泱泱;黑土沃沃,其育苍苍。当金融的脉搏与产业的呼吸同频,当服务的温度与振兴的梦想共振,农业银行便在这片承载着工业记忆与农业诗篇的土地上,铺展出一幅链式赋能、多维共生的时代画卷。从新材料产业的破茧成蝶,到现代农业的生机勃发,农业银行以创新为楫,以服务为帆,在新时代的浪潮中破浪前行。
全周期服务,铸就产业新高地
位于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的中能建慧营非金属材料辽宁有限公司对于未来规划清晰,企业将围绕“2+3”发展模式,在巩固传统球团与泥浆产品的同时,拓展能源新材料、环保新材料与农业新材料三大方向。目前,企业正推进零碳产业园、智能化物流园及研发中心建设,预计一期智能化改造后产能将进一步提升,逐步实现资源高质化利用与产业绿色升级。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农行的高效专业给予了我们极大信心。”
![]()
中能建慧营非金属材料辽宁有限公司新投产的二期生产及研发基地
农行在服务此类重大项目时,不仅提供资金支持,更依托其强大的尽调能力与政策研判,从技术与产业角度识别资源优劣,为企业决策提供重要参考;通过开通公积金缴存业务、上线企业网银代发工资系统等数字化服务提升企业运营效率。未来,双方合作将进一步拓展至供应链金融、企业年金及财务管理数字化联动,共同推动膨润土产业从传统添加剂向高端终端产品升级。这种“立企-助企-强企”的全生命周期服务模式,正是农行支持央企与地方产业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
企业的快速发展,直接转化为地方经济的活力。2024年纳税730万元,2025年上半年纳税760万元,创造200多个就业岗位,金融支持的乘数效应清晰可见。
全链条赋能,绘就粮农致富景
茫茫稻海,蟹肥米香。在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区,冯素云夫妇共同经营的500亩稻蟹共生农场,诠释着生态农业的生机。冯素云回忆,2017年因大棚被大风刮倒,资金周转困难,农行客户经理主动上门,为其发放20万元贷款,帮助其恢复生产。自此,她与农行建立长期合作,贷款额度从最初的10万元增至目前的50万元。其丈夫算了一笔账:每亩成本约1700元,收入2000余元,利润虽薄,但依靠农行支持,规模从百亩稳步扩至五百余亩,稻蟹共生带来每亩五百余元额外收益,农忙时节还要雇佣三十余人,带动了乡邻就业。冯素云由衷说道:“农行服务贴心,放款迅速,灾后还给予贴息,是我们扩大规模的底气。”
冯素云的成功是农行支持小农户转型升级的缩影。为了让金融“活水”精准滴灌,农行组建了457支“建档突击队”,走村入户,送贷上门。他们推广的“粮农e贷”“粮贸e贷”等产品,如同为农民量身定制的“金融农具”。截至今年9月末,农行辽宁分行农户贷款净增超90亿元,增速达43.8%。这一数字背后,是成千上万个“冯素云”的展颜欢笑。
粮安天下,加工先行。在稻米产业下游,农行支持的盘锦鹏跃米业负责人尤玉祥,对农行流动资金贷款感念至深。自2021年与农行合作以来,累计贷款9200万元,全部用于水稻收购。2022年新厂投产后,年加工能力从5万吨提升至10万吨,满负荷可达20万吨,销售收入从1亿元增至5亿元。农行辽宁盘锦大洼支行主管行长顾成介绍,农行针对其经营特点,提供三年期“续捷e贷”,其间无需还本,极大缓解了企业资金周转压力。截至今年9月末,农行辽宁分行粮食贷款净增近30亿元,增速高出该行贷款平均增速44.9个百分点。
沃野千里,粮丰民富。在朝阳地区,杂粮种植大户付汉兵的经历同样令人振奋。他从最初300多亩地起步,通过农行贷款支持,规模扩大至近2000亩。2021年首次贷款50万元需担保,次年即可办理信用贷款,目前额度达200万元。提到农行的支持,他激动地说,贷款资金使其能在干旱时及时打井灌溉,避免减产风险,现在年销售额达300万元,还通过对接农业农村局,实现了订单化种植。
![]()
农行辽宁朝阳建平支行工作人员与杂粮大户付汉兵共同察看庄稼收成
多领域支持,织就普惠金融网
凌海市海参养殖户张根则从另一维度展现了农行对特色养殖业的支持。2016年,他通过农行“惠农e贷”获得32万元贷款,用于扩建育苗室。至今,农行累计为其投放贷款343万元,涵盖抵押、信用、担保等多种方式。其育苗室面积从2000平米扩至6000平米,并新建海参加工厂,固定工人从1人增至6人,人均工资5000元以上。农行客户经理指出,针对海参产业推出的“海参e贷”纯信用额度已达300万元,放款时间可缩短至三天,有效应对产业周期波动。
![]()
农行辽宁锦州分行工作人员走访凌海市海参养殖户
建平县草莓产业则凸显了农行对科技农业的倾斜支持。黑水镇郑占华凭借自主研发的立体雾培技术(获国家专利),种植“空中草莓”,甜度高、商品性好。2023年,农行为其发放15万元“惠农e贷”,支持其增建设施,目前贷款余额35万元,大棚年利润最高达10万元。据了解,深井镇另一草莓种植大户郑海娟在农行18.5万元贷款支持下,大棚从3栋增至7栋,面积从4.5亩扩至10亩,实现“种植+采摘+观光”多元经营。
农行通过整村推进走访与绿色审批通道,为特色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针对不同产业集群,实施“一项目一方案”定制化服务模式,推动业务批量、高效运作。从代发工资到公积金缴存,从企业网银到供应链金融,农行将服务嵌入企业发展全周期,提升运营效率,助力客户从“稳健经营”向“高质量发展”迈进。
金融如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服务如土,厚德载物而无声。当最后一缕余晖洒向丰收的田野,当最新一道工序完成智能的跃迁,农行已然将金融的基因深深植入这片黑土的肌理。这不是终结,而是新篇的序曲;不是抵达,而是远航的起点。在这片充满无限可能的土地上,农行将继续以金融之笔,蘸时代之墨,与万千奋斗者共同书写一曲永不落幕的振兴长歌。长河奔流,星火不灭,金融赋能的故事,正在这里续写新的传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