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0月28日夜,厦门海滩
厦门的海滩上三万将士捶胸大哭,因为对面金门岛上再也没有枪声传来,这说明24日登陆金门岛的第一梯队三个团九千名兄弟已经全没了。
此次登陆金门的部队,是三野的第十兵团下之二十八军,第三野战军以善打敌人王牌部队著称,当年在苏中七战七捷,多少国民党的名将都败倒在了粟裕的指挥之下。
从山东一路南下,打过长江,“挡路者死”,然而一路上的胜利,让他们大意了,此刻才知道,大海不等于陆地。在陆地上无论面对什么艰难困苦都能闯过去,然而面对大海还是太渺小了,虽然只有几公里宽,但是此刻他们只能拿着枪对着夜空射击,为9000名兄弟送行。
10月28日,金门战役正式结束,28军3个团成建制的被对方吃掉,这是史无前例,消息一出,全军震惊。现在所有人都明白了没有强大的海空军队,跨海作战只能是血染大海。
金门失利的影响有多大?
渡江之后,蒋介石惊慌失措,东南沿海的军队分守舟山、海南、台湾三地。蒋介石打的好算盘,企图用海南遏制两广;台湾俯视闽浙;舟山制衡苏浙沪,封锁长江口。如此,进可全线攻击,退可互为犄角,不可谓不“深谋远虑”。
但这样造成台湾军力不足,仅有14万的残兵败将,粟裕受命准备攻台,对蒋介石的排兵布阵还是很赞同的,这样可以各个击破动用20万军队进攻,就可以解决台湾岛,台湾一破,所有问题都迎刃而解。所以粟裕建议,先不要打舟山等地。
但是,金门一役的失利,让粟裕不得不重新审视攻台计划,被迫做出调整,而影响更大的是对海南岛战役的发起。因为海南岛距离大陆更远,海更宽,国民党军队更多。
东方“马奇诺防线”——伯陵防线:
金门战役之后,时任海南防卫总司令的薛岳对于海南岛的防守很有信心,此时岛上有陆军5个军19个师,海军50余艘舰艇和40余架飞机,共计约10万军队。
经过几个月的苦心经营,薛岳建立自认为固若金汤的“伯陵防线”,即加上海空巡逻,轰炸雷州半岛各渡口,尽量在海上与解放军交战,阻止其登陆;一旦登陆尽量将其消灭在海滩上,并在岛上建立了以海口市、白莲、花场、天星、马袅等地为核心的三道防线,在全岛范围内进行防守。
岛上5个军分为四路,四方把守,其中蒋介石嫡系的32军,守东部;余汉谋部的62军,守北部;陈济棠部的64军和薛岳部的4军,守西部;陈济棠另一部的63军,守南部。四路军的防区约1200公里,另有5个师的兵力作为预备队。
这个海南保卫计划,得到了陈诚首肯,薛岳自信地向蒋介石致电汇报,并说自己的“伯陵防线”固若金汤,共军绝难逾越。
战前准备:
中央要求四野在1950年2月以前发起行动,渡海作战。但是,鉴于金门失利,指战员对跨海登陆海战作战非常谨慎。
为了确保作战的胜利,叶剑英电令岛上的琼崖纵队侦察岛上的敌人布防情况,这是国民党的一个高级参谋,海南防守计划的制订人之一林苔材,向琼崖纵队直接复制了一份防守计划。琼崖纵队司令冯白驹先后派出琼纵副司令员马白山、参谋长符振中前往大陆汇报敌情,并参加了2月1日讨论解放海南的军事会议。
叶剑英仔细研究了敌情和琼崖纵队的接应能力,认为必须有十分胜算才能渡海,因此向中央建议渡海延期进行。于是这一拖,就到了4月16日才开始。
为了确保渡海战役的胜利,四野决定“先偷渡,再登陆”,偷渡一批军队到岛上,增强琼崖纵队的实力,扰乱国民党的后方。
于是从3月5日到31日,先后登陆了两个批次,约万余人马。
其实对于第二次的偷渡,40军军长韩先楚是不赞同的,因为完全没有必要,甚至跟海南岛战役的总指挥邓华拍桌子,为此不得不发电报给林彪。林彪选择了支持邓华。
但是韩先楚很不服气,甚至说如果43军没准备好,自己的40军可以单独渡海作战。
怯战:
大规模登陆海南的时机虽然日益成熟,但是金门失利的影响太大了,四野对渡海慎之又慎。官兵对木帆船渡海很不相信,不少人寄希望于购买来登陆艇后再作战。基于谨慎的方针,四野将登陆时间定在了6月。
但是两个军十万大军登陆,哪里一下子搞到这么多登陆艇呢。
而且6月是什么情况?
都知道中国东部地区是季风气候,夏季东南季风盛行,5月份开始,东南季风开始影响华南地区,然后北移。古代的帆船大多要靠风行驶,所以郑和下西洋,都是冬季起航南下,夏季返回。
如果真的到了6月,就风向这一条,也使得渡海作战化为泡影。因此韩先楚极力要求提前进行登陆作战。
4月15日夜,韩先楚正在跟邓华争吵,侦查科郑需凡被叫了过来,邓华直接就问;
“你敢保证谷雨前有北风、东北风?错了杀你头!”
郑需凡知道自己的保证有多大的分量,没有北风还好,假如来了南风,整个渡海大军可就全完了,自己可就万死莫赎了。但是他坚定地说:
“我敢保证谷雨前没有南风,这个错了杀我头。”
邓华的犹豫不是没有道理的,官兵们经过金门失利后,对大海产生了严重的恐惧,在将士了流传了很多顺口溜“今天咱吃鱼,明天鱼吃咱”,“革命到底,要革到海底”……
即便是干部们,也害怕渡海作战,作为韩先楚的军参谋长的宁贤文,竟然用石头砸伤了自己的脚,然后说是特务将自己打伤,以此逃避渡海战役。
由此可见当时官兵们对跨海作战的恐惧心理。
但是时不我待啊,谷雨前,即4月21日之前不渡海,那么只能等到冬季之后再进行了。
韩先楚登岛:
总指挥邓华对渡海持反对意见,而40军军长坚持渡海,早在4月10日的时候就命令部队做好强渡的准备,可以说韩先楚已经做好了全部准备,只等批准了。
两人意见不同,于是将电报打到了中央,最后在韩先楚的力争之下,同意了在谷雨前渡海的作战方案。
1950年4月16日19时,雷州半岛
在没有海空军队支援的情况下,韩先楚亲自率领2.5万子弟兵向海南岛进发,虽然看起来风险很大,但是连自己人对渡海作战都犹豫不决,敌人更加大意。17日凌晨,40军的木船突破了国民党军舰的拦截,成功在临高角地段登陆。
4月17日凌晨6时,北京
一名处长正在总参办公室向代总参谋长聂荣臻做汇报,聂荣臻直接打断了复杂的战斗过程,直接问:
“先楚在什么位置?”
处长回答:“已经上岛。”
聂荣臻松了一口气:“有这一句就够了。”
因为聂荣臻对韩先楚很了解,作战有勇有谋,他率部大规模地登上了海南岛,也就代表着胜利。
号称固若金汤的“伯陵防线”,仅仅支撑了三天,4月22日,蒋介石就下达了撤退的命令,7万人马从海南撤到了台湾,5月1日,海南全岛解放。
勇者无敌:
仅以木船就打败了拥有海空军防守了国民党军队,这在全世界的战史上也从未有过,但这确实发生了。
就在解放海南不到2个月的时间里,朝鲜战争爆发,杜鲁门有借口插手台湾,随即派遣第七舰队驶入台湾海峡,粟裕三次更改攻台计划,最终成了泡影。
而我们不得不佩服韩先楚将军的坚持,否则到了6月朝战爆发,东南季风又起,海南岛也许会变成第二个“台湾岛”。那样的话,中国大陆永无宁日了。
而韩先楚将军打下海南岛后,积极准备跨海解放台湾,1957年领兵坐镇台湾岛对岸,然而直到他1986年去世,也没有等到这一天,而他在临终时,仍不忘台湾,口中喊着:
“台湾!台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