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随着我国黄雨婷和盛李豪在巴黎奥运会上获得首金,国乒“莎头组合”也在昨天,成功为中国代表团再添一枚金牌。
当王楚钦和孙颖莎以4:2的总分斩获巴黎奥运会乒乓球混双金牌时,观众席一片沸腾。
而在决赛前,有着“大魔王”之称的邓亚萍来到了比赛现场,为“莎头”组合加油打气。
不同于郭晶晶现身裁判长的热度,51岁的邓亚萍不仅引来不少网友的议论,甚至连她的儿子也备受争议。
而这,就不得不提起邓亚萍前些年差点让自己“身败名裂”的三大“错事”!
谣言还是辩解?
身高1米55,在巨人林立的体坛,邓亚萍无疑是个“小个子”。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小个子”,却一次又一次地站在了世界之巅,被誉为“乒乓女皇”。
可邓亚萍的成功并非来自偶然的幸运,而是源于常年累月的刻苦训练和永不放弃的拼搏精神。
从初露锋芒到称霸世界,邓亚萍用汗水和泪水浇灌着梦想,也向世人证明了“小个子”蕴藏的巨大能量。
国际奥委会终身名誉主席萨马兰奇曾对邓亚萍赞赏有加,称她是“乒乓球历史上最伟大的运动员之一”。这份肯定,不仅属于邓亚萍个人,更属于每一个为梦想拼搏的中国人。
1998年,退役后的邓亚萍,没有选择躺在功劳簿上享受荣耀,而是选择重返校园,拿起书本,去弥补曾经错过的知识。
从运动员到学生,身份的转变并没有让她感到不适,反而激发了她对知识的渴望。
在英国留学期间,她从零开始学习英语,克服语言障碍、知识差距等种种困难,最终获得了诺丁汉大学中国当代研究专业硕士学位。
随后她在2003年又去了剑桥大学,经过八年苦读,邓亚萍又获得了该大学土地经济学博士学位。
为了庆祝她博士毕业,丈夫带着两岁的儿子林瀚铭特地赶来参加邓亚萍的毕业典礼。也正是这场典礼上的一张照片,引来了不少网友的怒喷。
信息来源:新京报--“多年前的“下跪事件”,邓亚萍再辟谣” 2018年11月29日
原来,为了感谢导师对自己这么多年的教导,邓亚萍双腿跪在地上接过毕业证。
也正是她的这一行为,引来了网友的不解。
毕竟邓亚萍作为“乒坛初代大魔王”,不仅是世界女子乒乓球历史上第一位大满贯得主,甚至连续8年世界排名第一的成绩,这样的辉煌成绩至今仍无人超越。
在大众心里,她的一举一动不仅代表自己,更代表国家的形象,所以才会对她要求如此严苛。随着网上的讨论越来越激烈,邓亚萍发了一篇微博辟谣。
一晃十年过去了,十年前的这个时候我正因为准备第二天剑桥大学毕业典礼而激动兴奋到睡不着觉,而第二天我就在这个庄严的毕业典礼仪式上从学院领导的手中接过了我的学位证书。很怀念这位学院的领导,他可不是什么教皇,什么神职人员哟~
但这种说法并没有平息众怒,反而让人们觉得她在狡辩。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学业完成后,邓亚萍选择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和家人相聚一堂。只不过这次,她又有一个新的身份,那就是“即可搜索”的项目主理人。
有传闻称,当时国家给她拨了20亿资金,帮助邓亚萍创业成功。谁知,这个项目才运作了三年,就合并重组了。而她也被人们质疑没有金刚钻还揽瓷器活,甚至还一度陷入了“败光20亿”的谣言中。
一时间,各种流言蜚语甚嚣尘上,邓亚萍被推上了风口浪尖,还被一些人指责为“败家子”,短短三年时间,就败光了20个亿。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
信息来源:新华网--“即刻搜索‘关门’ 邓亚萍败光20亿?转型上综艺节目落泪” 2014年10月26日
后来邓亚萍在节目中解释道:“我们确实没有20亿,如果有的话,也许还真的就做成了。”
正所谓清者自清,所以她并没有过多解释,只是表示当时运作资金只有五亿,并没有像外界传闻那般多。
历经荣耀与争议,邓亚萍始终保持初心,积极投身体育事业。她参与体育公益活动,推广体育文化,用自己的影响力,为中国体育发展贡献力量。甚至还在洛阳建了30多个社区健身中心,以及152个社区的体育公园。
尽管她现在不似前半辈子的体育人生,但邓亚萍的后半生也没有脱离体育。
信息来源:凤凰卫视:邓亚萍谈创业压力,“晚上经常睡不着,创业,能剩下来就是胜利”
51岁邓亚萍带儿子去巴黎奥运会引争议
近日,邓亚萍受邀来到巴黎奥运会现场。原本已经51岁的她却看起来格外年轻,而一旁18岁的儿子林瀚铭更是引来了不少关注。毕竟他刚出生的时候,就因国籍问题,使邓亚萍陷入了舆论漩涡。
原来,邓亚萍和丈夫在2004年领完结婚证后,还过了一段时间的二人世界。直到2006年,儿子林瀚铭在巴黎一家医院出生。
正因如此,不少网友纷纷猜测,觉得林瀚铭是法国国籍。而这种质疑声,直到2019年,才被邓亚萍发的一张照片打脸。
为了不让儿子受到舆论伤害,邓亚萍在网上晒出了儿子林瀚铭的护照,并直言回击道:虽然林瀚铭出生在法国,但他一出生就拿了中国护照。
这一举动更是纷纷打了那些随意猜测人的脸,也成功保护了林瀚铭。
其实看到邓亚萍来到这届奥运会的现场,不免让人想起,1994年那场广岛亚运会女单决赛。
当时“乒乓女王”邓亚萍对战的是,加入日本国籍改名小山智丽的中国球员何智丽。而这场对战,也成为邓亚萍永远绕不开的“伤痛”。
毕竟她年轻时的辉煌成就,至今还是不少人为之奋斗的榜样。
然而,就在邓亚萍如日中天的时候,1994年广岛亚运会的那场失利,却成为了她职业生涯中一道无法回避的阴影。
赛前,作为夺冠热门,邓亚萍对小山智丽的研究和准备不足,轻敌的情绪在赛场上逐渐蔓延。反观小山智丽,则采用了截然不同的战术,以防守为主,不断消耗着邓亚萍的体力,最终逆转取胜。
赛后,关于邓亚萍失利的原因众说纷纭,而小山智丽的“哟西”,更是成为了人们指责的焦点。但邓亚萍并没有回避,她坦然面对失败,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并表示“只要打过的对手,能赢我的机会恐怕只有第一次,没有第二次”。
从“乒乓女王”到时代符号,邓亚萍的影响力早已超越了体育的范畴。她的拼搏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她的故事也将在岁月的长河中,继续闪耀着光芒。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