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国美术学院毕业季
青年观察
编 者 按
向更高、更远、更深、更专扎根探索!
世界树• 2024中国美术学院毕业季正在杭州八大场馆热展,共呈现20个教学单位总计2868位毕业生(本科生1834人,硕博1034人)的毕业创作,在杭城开启一场遍布全市、广泛跨界、青春洋溢的艺术节日。
国美学术通讯特推出“青年观察”系列,持续围绕先锋实验、人文科技、城乡更新、乡土学院、美丽中国、本土营造、人民之心、诗性影像、视觉国学、设计东方、海外洞察等专题,关注青年艺术家的探索与成长,一起见证“世界之树”蔚然成林!
建筑四问/王澍
在大拆大建的发展阶段结束之后,城市与乡村还有没有可能回到真实的生活状态?
在建筑学已经广泛布景化与装修化之后,建筑还有没有可能回到真实,回到其本身?
如果我们认为建筑的最好原型是一个花园,那么这是不是意味着一种完全不同的建筑学知识?
如果城市与乡村的更新意味着总体规划和总体设计这种现代性模式的破产,那么修修补补是否能成为建筑学的一种不同的方法论?
城乡更新
01
《九重塔之变》
展板、模型
请滑动翻页
作者:郏智佳
指导老师:郦文曦
中国美术学院 建筑艺术学院
设计基于对“寄生于墙”这一自发建造类型的研究。九重高塔立于新登古城遗迹之上,横跨城墙内外。塔身层层堆叠的体量源于当地自发建造的典型样式,圆球表面反射了周边环境。建筑寄生于城墙,向上生长并被斜向柱支撑,柱身植入九重塔内。建筑外围包裹钢网,围护的同时给予暧昧的轮廓,并使植被能够依附生长,九重塔似天外客,与古城千年文脉形成跨时空的对话。
郏智佳
1999年6月出生于浙江台州
【寄语】对这个世界保持好奇一直是我对设计燃起热情的原因,希望自己能一直保持这份好奇心,也希望所有建院的学子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步调。如果遇到灵感的触角,记得抓住它,狠狠地薅两把!
02
《渐生的墙宅:重塑聚落边界、生产性加密的集合住宅实验》
图像、模型
请滑动翻页
作者:唐翚
指导老师:杨㝦
中国美术学院 建筑艺术学院
渐生的墙宅,想要探索的是如何建立一个与生产、自然密切相关的高密度集合住宅。通过转译传统村落有价值的空间片段,探索在当下城市建筑批量复制的背景中,重建公共生活的可能,并利用“生产空间的重塑”“垂直的自然院落”等关键词将自然与生活引入高密度集合住宅之中。
唐翚
2001年1月出生于浙江义乌
【寄语】希望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保持探索的态度和对身边事物的好奇心,勇敢的努力进取大胆地实验,享受生活工作的各种可能性。
03
《夹心》
展板、模型
作者:谭铮青
指导老师:助川刚 佐藤英彰
中国美术学院 建筑艺术学院
城中村的聚落模式虽然在现代社会中被逐渐淘汰,但其作为时代进程中的标志物,我们希望通过设计改造将其变为具有人文关怀的社群单元,以此保留下城中村内的记忆与历史。
《夹心》以金华五里牌楼城中村改造为例,经过对场地、人群、社会背景等的充分调查,旨在将城中村改造为一个促进跨代交流融合的社群,以终生教育这一行为搭建起各代际间沟通的桥梁,为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创造一个包容、开放的学习环境。同时对于公共场所与私人领域的关系和人群行为进行了探索。设计将场地中心作为图书馆功能的主体,并利用场地内所有建筑的中层作为阅览室令其分散于整个场地之中,形成交流互动的核心夹心区域,将公私场所和人群活动进行连接。实现了城中村的空间更新与功能重塑,打造了一个集学习、居住、交流于一体的终身学习社群。
谭铮青
2001年6月出生于浙江金华
【寄语】愿我们都能将创意变为现实,共同构筑美好的生活环境。
采 编|贾毓秀 王攀岳
编 辑|王攀岳 郑佳怡
责 编|刘 杨 童戈辛
审 核|徐 元
中国美术学院官方微信号
投稿邮箱:caanews@caa.edu.cn
“国美学术通讯”官方微信号
投稿邮箱:caarmt@caa.edu.cn
出品:
中国美术学院党委宣传部
PUBLICITY OFFICE OF THE CPC CAA COMMITTEE
CAA融媒体中心
CAA MEDIA CONVERGENCE CENTER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