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来临之际,2024年6月3日,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四川省乐山市人民政府、四川美术学院共同组织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书法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办公室、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乐山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夹江县人民政府联合承办的“继古开今——当代五体书法大展暨传统纸砚制作技艺传承发展交流活动”在“千年竹纸之乡”——四川省乐山市夹江县开幕。
本次活动以“系统保护、融合创新”为主题,旨在强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履约实践,加强非遗系统性保护,从非遗视域发掘中国书法、传统纸砚制作技艺作为的文化内涵与当代价值,探讨书法艺术与传统造纸、砚台制作技艺之间的相互关系,进一步保护、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动主要内容包括继古开今——当代五体书法大展暨书法艺术与中国传统纸砚制作技艺启动仪式、继古开今——当代五体书法大展、“纸上风雅·砚中书香”——书法艺术与中国传统纸砚制作技艺交流研讨,后续还将出版《继古开今——当代五体书法大展作品集》。
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徐福山宣布活动开幕。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郝庆军,中国艺术研究院书法院院长管峻,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袁艺,乐山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余斌,乐山市政协副主席易志隆,夹江县委书记许天毅,四川美术学院国家实验中心主任潘召南等共同启动开幕式。
四川省夹江县委副书记、县长张毅主持启动仪式并致辞。
四川美术学院中国画与书法学院副院长肖志,中国艺术研究院书法院副院长杨涛,中国艺术研究院书法院学术部主任萧文飞,中国书协理事、四川省书协驻会副主席王道义,中国书协理事、四川省书协副主席林峤,以及乐山市相关部门、各县市区相关单位负责人、乐山市艺术界、来自山东、安徽、江西等地的书法家及非遗传承人代表参加启动仪式。
余斌、袁艺、管峻、肖志、冯错、徐福山分别致辞。
管峻在致辞中讲到,这次展览荟萃了国内代表性书家的代表性作品,这些作品既有对传统经典的深入与继承,又有与时代同频共振的探索与创新,这既是一次展示与交流,也是一次总结与汇报。
徐福山在致辞中说,这次五体书法大展,邀请汇集了全国各地创作水平高、实力强且极具影响力的名家作品近150幅。参展作品笔老墨秀、大气磅礴,是当代五体书法从“高原”走向“高峰”的探索。
在启动仪式现场,还设置有观展、现场采访、艺术家交流环节。活动现场除四川夹江竹纸、年画、茶以及非遗美食展示外,还邀请了来自安徽宣纸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周建勤、山东青州红丝砚代表性传承人姜瑞义、江西婺源歙砚代表性传承人汪顺清等全国各地的代表,携其作品进行现场展示展览,并就这类非遗项目的保护开展了交流研讨。
此次活动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中国艺术研究院书法院等部门历时近一年时间精心筹备,围绕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保护传承非遗、赓续历史文脉、谱写时代华章”这一主题,组织举办的一场书法艺术与传统纸砚精品集中展示,书法艺术名家云集、艺术精品荟萃的文化盛宴。活动的成功举办,也将为非遗“技艺融创”方面提供新思路、新模式、新动力,对加强非遗系统性保护,实现非遗成果的创新性发展与创造性转化方面形成深远影响。
下午,“纸上风雅·砚中书香”——书法艺术与中国传统纸、砚制作技艺交流研讨会举办。
研讨邀请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书法艺术家、专家学者,和来自安徽、山东、江西、重庆、四川等全国各地的传统纸砚技艺相关的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近50余人参加。研讨主要围绕当代五体书法的创作方向与实践路径;传统纸砚制作技艺与书法艺术之间的关系;新技术、新材料、新观念和传统技艺的融创发展;书法艺术与传统纸砚制作技艺传承人才培养;文化环境变迁中传统纸砚制作技艺的问题与现状等议题进行了交流发言。
研讨会由杨涛、张志颖主持。
与会专家认为,此次研讨活动为相关非遗项目实现“技艺融创”发展方面提供了新思路、新模式、新动力,也将为进一步加强非遗系统性保护,加强非遗成果的创新性发展与创造性转化提供智力支持。
· 展览现场 ·
· 书家作品选登 ·
(作品按姓氏笔画排序)
仇高驰
闲看静听联
138cm×23cm×2
篆书
文永生
雅斋长廊联
178cm×32cm×2
行书
尹海龙
好事相见联
178cm×48cm×2
篆书
冯 错
柳永《定风波·自春来》
138cm×23cm
草书
朱培尔
全以别有联
138cm×23cm×2
篆书
朱百钢
禅诗二首
178cm×96cm
草书
刘颜涛
新月旧游联
177cm×24cm×2
篆书
宇文家林
八指头陀《还山怀甬上旧游》
180cm×48cm
行书
许雄志
项穆《书法雅言·中和》
178cm×47cm
篆书
李 啸
刘墉《论书绝句》
178cm×97cm
楷书
李 明
《文心雕龙·定势》句
178cm×96cm
行书
李双阳
虚云法师《四观峰绝顶》
179cm×96cm
草书
杨 涛
宋之问《旅宿淮阳亭口号》
178cm×47cm
草书
张 继
自作诗《海藻》
180cm×97cm
隶书
张建会
易宗夔《新世说》一则
178cm×48cm
隶书
张六弢
王超《犊山樵唱》
138cm×68cm
草书
陈忠康
苏东坡 《留别释迦院牡丹呈赵倅》
130cm×35cm
行书
陈海良
苏轼《论书》
180cm×97cm
草书
周 延
岑参《缑山西峰草堂作》
101cm×48cm
楷书
赵豪杰
虎啸龙跃联
180cm×43cm×2
隶书
洪厚甜
朱彝尊《题王给事过岭诗集》
138cm×70cm
楷书
萧文飞
杜甫《九月一日过孟十二仓曹、十四主簿兄弟》
180cm×53cm
行书
阎 揆
《陈维英联句》| 刘昚虚《阙题》
62cm×37cm
行书
管 峻
楼中阶下联
178cm×24cm×2
楷书
戴幼楠
晏殊词三首
138cm×70cm
行书
鞠稚儒
含和驾福联
218cm×37cm×2
篆书
—版权声明—
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原创内容 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
编辑丨王九玲
主编 | 廖伟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