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什么都吃的中国人,为啥对肉多的河蚌难下嘴?它到底有虫还是有毒

0
分享至

在我们的记忆中,河蚌一直是一种不太为人所熟知的存在。它们默默无闻地生活在河流底部,很少引起人们的注意。

然而,在七八十年代,河蚌却一度成为了"极品河鲜",广受人们的青睐。

按理来说,河蚌个头大,肉质肥美,为什么中国人逐渐开始不吃这种食物了呢?

信息源: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源,均在文内显示,仅供参考,请理智阅读!

小时候常见的河蚌

说起河蚌,很多80后、90后应该都有印象。在七八十年代的时候,野生动物和河鲜的数量还是非常可观的。

那个时候的农村环境无论空气、水源都处于相对较好的状态,河流也未受到严重污染。

在夏天,孩子们最喜欢做的就是去河里抓鱼、捕虾。

偶尔在田里抽水的时候,也会发现不少河蚌躲藏在泥沙之中。

河蚌,即软体动物门蚌科的一类动物,有些地方也称之为"蚌壳"。它们栖息在有泥沙的区域,半埋在水底下。

一般来说,河蚌的个头都很大,通体乌黑,单个就可以重达几斤重。

孩子们一旦发现河蚌的踪迹,第一反应就是想撬开来寻找里面是否有珍珠。

找到珍珠自然是最高兴的事,找不到的话,这些没用的蚌壳就会被随手丢弃在岸边。

当时,吃河蚌的人并不多。

即便撬开蚌壳之后,里面那一坨鲜嫩欲滴的肉看似诱人,但却很少有人下口。这背后有着一些有趣的原因。

为何很少有人吃河蚌?

河蚌一直生活在水底淤泥之中,全身都覆盖着一层青苔,外表的确很"脏"。

当你把它从水里捞出来时,它甚至还会喷出一口浑浊的泥水,甚至连内脏都露在外面,确实活像一堆垃圾,足以让人产生强烈的反感。

更重要的是,很多人从小就被灌输了"河蚌体内有很多寄生虫"的思想。

由于河蚌行动缓慢,长期生活在水底淤泥中,极易成为寄生虫的宿主。

蚂蟥就是最常见的一种,如果食用方法不当,不经彻底清洗,很容易将这些虫子一并吞下肚,给人体带来危害。

此外,也有人认为河蚌的肉质并不太好。虽然个头硕大,但河蚌自身的可食用部分其实并不多,就算是重达十斤的个体,真正肉质丰腴的部分也不过一两斤而已。

加上河蚌肉在爆炒时水分会被炒干,口感极为坚硬老扎;而且河蚌本身腥味较重,吃起来并不怎么香醇可口。

更麻烦的是,料理河蚌是一件颇为棘手的事。

要将河蚌肉熟透并不容易,大了火候就会把肉烧老,小了火候则无法熟透,很考验烹饪功夫。

所以,许多人宁愿放弃吃河蚌,也不愿费这份周折。

即便如此,河蚌仍被誉为"河鲜之首",其营养价值是不争的事实。

河蚌富含优质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钙磷等人体所需的营养素,对人体十分有益。

只是由于其外表确实"肮脏"、容易带有杂质,加之烹调较为讲究,所以导致大多数人对河蚌产生了抗拒心理。

其实,只要掌握正确的处理和烹调方法,河蚌就能化腐朽为神奇。

河蚌到底能吃吗?

事实上,河蚌并非天生有毒不能食用,关键在于对它的处理方式是否得当。

有人之所以误解河蚌本身有毒,主要是由于它们生长环境中可能存在一些有害物质。

比如重金属、农药等污染物,如果不经正确处理直接食用,的确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然而,只要采取合理的方式处理,河蚌就是绝对安全的食物。

比如在家先把从野外捕捉的河蚌养上几天,让它把体内的泥沙和杂质全部排出,再对河蚌内脏等部位进行充分清洁,就可以除去污染源,确保无任何毒素残留。

事实上,河蚌其实营养价值极高,富含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钙磷等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被美誉为"河鲜之首"也是有原因的。

河蚌肉质鲜嫩,口感饱满,搭配上合适的烹饪手法,绝对是一道珍馐美味。

只不过,由于料理河蚌的确很麻烦,需要对它进行多道工序处理,所以大多数人宁愿放弃,也很少有人愿意下这番功夫。

首先要将河蚌从野外带回,再将它们养上几天以排尽体内污物。

待河蚌体内清理干净后,还需仔细剖开蚌壳,将每一个内脏部位逐一清洗干净,这项工作相当费时费力。

做到这一步才算初步处理完成,接下来就是决定如何烹制了。

河蚌肉质坚韧,口感较硬,因此需要选择合适的烹调方式,否则很容易把河蚌肉煮老或者煮不熟。

比较常见的做法是红烧、白灼、酱蒸等,都需要将火候掌握得恰到好处。一旦操作失当,美味的河蚌肉就会变得老硬无味。

可见,要将河蚌这种营养价值极高的食材妥善料理,工序之复杂,需要操作的精细程度,都远远超过了普通家常菜肴。

这就是为什么如今很少有人愿意下厨房烹饪河蚌的主要原因。

珍珠导致河蚌资源锐减

在上世纪70-80年代,河蚌虽然不常被人食用,但数量却相当可观。

当时许多河流水质尚好,河蚌赖以生存的环境还未被严重破坏。

然而,河蚌却因为另一个原因,在往后的时间里资源骤然锐减——那就是人们对河蚌肚中珍珠的疯狂追捕。

大家都知道,河蚌是产珍珠的一种生物,当外来的虫子或沙粒进入它的体内时,河蚌就会用自身分泌的珍珠质将其包覆起来,长期孕育之后就形成了珍珠。

虽说不是每一只河蚌都能产珍珠,但这种概率毕竟存在,所以在上世纪,为了获取珍珠,很多人疯狂捕捞河蚌,丝毫不顾及其生存环境。

久而久之,河蚌数量急剧减少,几乎遭到灭顶之灾。

工业发展破坏河蚌生存环境

随着时间的推移,导致河蚌资源锐减的因素不仅仅是人们对珍珠的疯狂追捕,更重要的是工业发展对河流环境造成的巨大破坏,严重威胁到了河蚌赖以生存的家园。

河蚌对水质要求非常高,只能生存在环境相对较好的水体中。

可是伴随着近几十年来我国工业的飞速发展,许多河流不知不觉间就成了排污水道,被工业"三废"严重污染。

重金属、化学品、生活垃圾遍布河床,使原本清澈的河水变得混浊不堪。

在这种恶劣环境里,河蚌自然难以为继。

一个个原本溪流潺潺的河流变得污浊不堪,濒临死亡。河蚌的家园就这样在我们的脚下默默消失了,从未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

眼下,想要在野外找到野生的河蚌,恐怕是一件异常困难的事。

就连曾经在农村随处可见的淡水蚌类生物,如今也所剩无几。

这不啻是人类在追求经济发展和现代化的过程中,不得不付出的一个沉重代价。

总的来说,河蚌在上世纪70-80年代一度被视为极品河鲜,并非因为它有多么可口美味,而是因为当时的河流环境还较为良好,河蚌资源相对充裕。

由于它体型硕大、营养价值高,部分人自然会将它列为美味佳肴。

但同时,河蚌营养丰富、富含珍珠的特性,也成为它被人类疯狂追捕的根源。

在人们为了获取财富、美食而过度捕捞河蚌的同时,一个更严重的问题悄然发生了。

工业化进程给河流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破坏,河蚌赖以生存的家园就这样被我们亲手夷为平地。

河蚌绝种的教训昭示我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更应该保护好我们脆弱的生态环境。

那些温柔的生灵,和整个地球村庄一样,都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根基。如果我们再任性地去伤害它们,终将回过头来伤害到自己。

结语

保护生态环境,是每个人以及全人类都应尽的义务与责任。

只有这样,我们的子孙后代,才能在绿水青山间尽享大自然的馈赠,不再看到珍稀物种绝迹的教训重演。

如同河蚌的遭遇一般,如果有一天再也看不到野生动物的踪影,那就意味着我们正在亲手毁坏可以供给我们永续生存的家园。

每一个人,都应该从自身做起,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开始关注和保护环境。

比如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珍惜水资源,垃圾分类等等。

虽然个人的力量微小,但只要大家都行动起来,就能汇聚成推动整个社会环保意识的强大力量。

同时,政府和相关部门也应该加大环境治理的力度,从源头切实解决工业污染、水体污染等问题。

要给那些在水中栖息的生灵们一个洁净的家园,让河流重现往日的湍急芳香,而不是臭气熏天的污水横流。

我们要时刻牢记,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如果我们一味追求经济发展而忽视生态环境,最终必将付出无可挽回的代价。

我们与大自然并非对立关系,而是相辅相成、命运与共的关系。

只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类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所以,让我们从今天开始行动吧,用实际行动保护好河蚌们的家园,也就是保护了我们自己的家园。

努力让每一条河流都能重现生机,让珍稀物种不再绝迹,这样子孙后代才能在绿水青山间尽享大自然的馈赠,我们人类的家园也才能永续宜居下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日本网民天塌了!以色列大骂日本:原子弹是对日本侵略者的奖赏!

日本网民天塌了!以色列大骂日本:原子弹是对日本侵略者的奖赏!

青青子衿
2025-08-11 01:56:11
全女野营卡式炉爆炸后:甩锅商家失败,神操作被还原,曝更多细节

全女野营卡式炉爆炸后:甩锅商家失败,神操作被还原,曝更多细节

奇思妙想草叶君
2025-09-17 23:23:58
山东男子当街将70岁老母双腿打断,得知真相后,众人都说老母该死

山东男子当街将70岁老母双腿打断,得知真相后,众人都说老母该死

神奇的锤子
2024-09-02 16:01:35
英国史无前例!查尔斯国王为川普夫妇设下最高礼遇,这次为何不同?

英国史无前例!查尔斯国王为川普夫妇设下最高礼遇,这次为何不同?

华人生活网
2025-09-18 03:30:43
具俊晔被曝已低调返回韩国,照顾80岁老母亲!小S复出会否带上他

具俊晔被曝已低调返回韩国,照顾80岁老母亲!小S复出会否带上他

小咪侃娱圈
2025-09-18 08:57:59
罗永浩突然认怂,全面放过西贝!跑香港发小作文,华与华老总回应意味深长,以后你会懂的

罗永浩突然认怂,全面放过西贝!跑香港发小作文,华与华老总回应意味深长,以后你会懂的

大白聊IT
2025-09-16 23:04:55
全红婵暨南大学报到才2天,惨遭网友围攻,被嘲“没教养没文化”

全红婵暨南大学报到才2天,惨遭网友围攻,被嘲“没教养没文化”

林轻吟
2025-09-16 09:15:43
赚麻了 西贝储值金高达20亿!年营收超62亿,食材采购却仅占30%

赚麻了 西贝储值金高达20亿!年营收超62亿,食材采购却仅占30%

法老不说教
2025-09-17 20:08:54
匹克集体降薪!最高降50%,员工称降薪前四天“口头通知”

匹克集体降薪!最高降50%,员工称降薪前四天“口头通知”

南方都市报
2025-09-17 18:07:10
美国批准10亿美元对乌军售!特朗普很“分裂”,拜登被曝身无分文

美国批准10亿美元对乌军售!特朗普很“分裂”,拜登被曝身无分文

鹰眼Defence
2025-09-17 16:55:51
海港被打花!半场丢3球,媒体人开炮:这态度就别在亚冠丢人现眼

海港被打花!半场丢3球,媒体人开炮:这态度就别在亚冠丢人现眼

奥拜尔
2025-09-17 21:12:33
9月18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调贬72个基点

9月18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调贬72个基点

证券时报
2025-09-18 09:32:04
明天9月19号:一村一辅警、一村一食堂最新消息!2025年村干部换届新情况!村干部不再由选票决定?

明天9月19号:一村一辅警、一村一食堂最新消息!2025年村干部换届新情况!村干部不再由选票决定?

新浪财经
2025-09-18 04:48:46
破700 意味着什么

破700 意味着什么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7 11:44:55
震惊!大批医院宣布退出医保!

震惊!大批医院宣布退出医保!

霹雳炮
2025-09-17 22:31:53
转岗4个多月,翟建新官宣落马

转岗4个多月,翟建新官宣落马

新京报政事儿
2025-09-18 00:01:50
何广智与翟佳宁,两位脱口秀冠军不一样!为何大家都祝贺何广智?

何广智与翟佳宁,两位脱口秀冠军不一样!为何大家都祝贺何广智?

小姬娱乐
2025-09-16 21:30:06
43岁水哥现状!22岁退休,北京顶级豪宅曝光,活出了所有人的梦想

43岁水哥现状!22岁退休,北京顶级豪宅曝光,活出了所有人的梦想

一娱三分地
2025-09-17 19:50:42
陕西暴雨后一片狼藉,社会氛围变了,没人要求捐款了,为啥?

陕西暴雨后一片狼藉,社会氛围变了,没人要求捐款了,为啥?

眼光很亮
2025-09-18 03:12:02
武汉一家五口移民加拿大,回国发现户籍被注销,全家堵派出所门口

武汉一家五口移民加拿大,回国发现户籍被注销,全家堵派出所门口

五元讲堂
2025-08-19 09:42:47
2025-09-18 10:15:00
井普椿的独白 incentive-icons
井普椿的独白
智愚各有营,君子独脩吉。
3989文章数 407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牛弹琴:中东发生历史性事件 两个特殊国家签特殊协议

头条要闻

牛弹琴:中东发生历史性事件 两个特殊国家签特殊协议

体育要闻

什么小火龙?申京已经是MVP水平!

娱乐要闻

第六代导演为什么没办法成为市场主流?

财经要闻

美联储重启降息!新任理事投了反对票

科技要闻

DeepSeek称R1训练费200万,不依赖蒸馏对手

汽车要闻

百变玩法的增程方盒子 风云X3L售10.99万起

态度原创

房产
数码
本地
公开课
军事航空

房产要闻

当海口书包房卷向「未来」,这里的孩子和房价,都在高速超车!

数码要闻

全面提升生产力:初探苹果 iPadOS 26 多任务体验,操作更像 Mac

本地新闻

云游忻州 | 慢时光!老街逛吃,烟火气超上头~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以色列攻入加沙城 多国寻求将其逐出联合国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