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玉珍画鱼,年年有余
作者/孙树恒
1
袁玉珍老师是擅长画鱼的著名画家,在圈子很有名气。
就袁玉珍老师这样的名家,并且同是通俗文艺研究会的副秘书长,平常见面少,只是搞大型活动时才能见一次面,更没有集中欣赏她的作品。
是在昨天地坪书画室的笔会上,我有幸现场观看了画鱼,我又约了作品网络展,才有了交流的机会,对一个画家的人品和作品,发自内心的赞叹不已。
袁玉珍老师沉稳、娴静、细腻、清雅,富有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她自幼酷爱中国传统文化,钟情于水墨丹青,喜欢绘画,后来在学习工作之余,常以作画为乐。2010年退休后,为了提高绘画理论水平,她又到呼和浩特市老年大学进修专门学习工笔画。通过系统的绘画理论知识的学习,加上多年来锲而不舍的钻研,又得到了许多书画名家的指点,绘画水平不断提高。
袁玉珍老师创作题材主要以传统花鸟为主。几年来作品多次在省区级各类画展参展,受到广大观众好评,并多次获奖,作品《鸳鸯图》羽致纤细,华润松软,色酱典雅,暗含灵动神韵,一幅感人佳作。《荷荡鱼歌》笔墨愈见丰富,精处愈见其工,写意处用笔洒脱,含蓄慰籍,可为上品。现在是内蒙古美术家协会会员。内蒙古诗书画研究会会员部副部长,内蒙古通俗文艺研究会副秘书长。
2
袁玉珍老师喜欢鱼、养鱼、爱鱼,擅长画鱼,鱼是水中的精灵,形态各异,有着丰富的寓意和象征。
《莲塘春晓》,春暖花开,荷叶展开,荷花伸向水面,群鱼游戏,摆尾,向上,隐喻了“春天来了”的含义。
《鱼乐图》,两条鱼,在长满水草的水中,自由自在地漫游着,或追逐或摆尾,或浮或沉,轻巧灵动。碧水荡漾,水草摇曳,表现出自由快乐,画面呈现出生机勃勃的韵律。蕴意可以是闺蜜、小伙伴、爱人和老伴在一起的喜悦之情。
《鱼乐潭清》,画两条鱼在能看见河卵石的清潭中自在悠游,畅游嬉逐。鱼的动态,鱼的触鬚,眼睛,一片片落叶在透明的潭水中随着柔缓的波流悠悠地漂动。“潭清能彻底,鱼乐好跳波。”纵情山水,逍遥自在的生活。
《年莲有余》的画,莲花淡雅的开着,水草自然生长,各种鱼有序的游动,有的鱼吐着泡泡,寓意着连年有余、富裕和幸福。被看作是一种好运的象征。
3
诗情画意,表明画家本人在文化修养、艺术造诣和写意气象。
袁玉珍老师阅读大量的诗词,吟咏,揣摩,满足专攻画鱼之爱好和审美创作的需要,尤其用心研究历代题咏鱼类的诗词佳作,为画鱼写象造境,让各种鱼传神,诗情盎然,画意浓郁。
袁玉珍老师有一幅画题诗是唐朝章孝标《鲤鱼》“眼似真珠鳞似金,时时动浪出还沈。河中得上龙门去,不叹江湖岁月深”。一群鱼几乎占据了画面的全部空间,片片鱼鳞,通过晕染来显示质感和立体感。以淡墨写水草,一条条鱼曲径通幽,通过鱼尾的摆动和水草的摇晃增加了画面的动感。借鲤鱼而发人生感慨,而抒发人生志向,但确是很典型地反映出古人对鲤鱼带有图腾性质的崇拜心理。
在题诗“江南 汉乐府”,诗意画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描绘了江南采莲的热闹欢乐场面,从穿来穿去、欣然戏乐的游鱼中,我们似乎也听到了采莲人的欢笑。 隐含着青年男女相互嬉戏,追逐爱情的意思。
在卜算子题雨人君《寿桃》“昨已落花衣, 今又云芳袖。 丰韵添香缀满枝, 绿叶浓荫茂。 带露也含情, 欲把心琴奏。 梦里相思月影中, 粉艳还依旧。”诗意画上,寿桃圆润饱满,滋润宜人,叶子雕刻生动别致。寿桃寓意健康长寿,多子多福,鱼在水里静静地游动,锦鲤献寿,“福寿有余”。
4
绘画之所以是绘画,因为画是有思想的,有生命的,是与画家自己的修养,胸襟、理想、情怀,可以体现在画面里面。
袁玉珍老师画鱼,有自己的构思特点、笔墨方法。她将鱼的形态、神态、动态和情态表现得淋漓尽致。还寄寓了她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传统文化的情怀。
既有传统的写意精神,又有现代的创新意识,形神兼备,气韵生动,具有强烈的个人风格和艺术魅力。
十几年来,袁玉珍老师在中国传统文化的“鱼文化”的背景下矢志不渝地画“鱼”,他寄乐与鱼,静心遨游“鱼”的海洋,寄情于写“鱼”的世界,增添了“鱼”意的美学价值。
(作者档案:孙树恒,笔名恒心永在,内蒙古奈曼旗人,中国金融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内蒙古作家协会会员,内蒙古诗词学会会员,西部散文家学会会员,内蒙古通俗文艺研究会会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