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张雪峰原名“张子彪”,东北彪哥这个月又做了几件“彪悍”的事。自从成为了“网红”之后,张雪峰时不时就要制造一些话题来博关注。
说完新闻学,最近又说文科属于服务行业,这张嘴,怎么就那么容易摊上“事”呢?但是,坏消息还没确定走开,好消息就来了。因为捐款了,太精了,上次就住院。不要玩太过火!
01、很会找时机捐赠学费,却只资助大一贫困生
比如,在1月15日张雪峰就发了微博说,2024年,他将每年向哈尔滨理工大学定向捐赠25万元,签订的是4年的捐赠协议,也就是说,共计计划捐100万。
这些钱主要是要给哈尔滨理工大学的大一新生,家庭贫困交不起学费,大一贫困生每人是5000元的标准,每年50个学生,4年也就是可以支持200个大一贫困新生交学费。
这还没完!在1月21日张雪峰又发微博说,从24年开始,他将每年向郑州大学定向捐赠50万元,暂时捐赠协议是定了6年,也就是这6年要捐300万。
他捐的这些钱也是给郑州大学贫困的大一新生,给他们交学费,每人5000元,每年100个,6年可以支持600个大一贫困新生交学费。
有网友说,郑州大学是他的母校,捐赠的金额是哈理工的两倍,多少有点偏心了。
但是,就在之前,张雪峰还对哈理工说过一些“难听”的话,怎么转眼就又开始捐款了呢?这算是用钱“道歉”?那这种道歉的方式还是非常可以的,造福的是学子。
当然前半个月张雪峰只是“说说而已”,是真是假,还得打款了才能服众。
没想到,在1月31日,张雪峰发了微博,还带了两张给学校打款的凭据。
总之,今年第一波打款就是75万!这75万为张雪峰赢来了两波评价,好的就是说他说到做到,坏的就是说他制造话题,已经过气了的网红,只能用这种方式来炒作。
该说不说,这种“炒作”的方式建议其他网红也学习一下,多多益善。
对于网红来说,想要赚钱,就需要流量,就需要制造话题。无疑,张雪峰深谙其道,但选择了一个非常稳妥的方法,那就是捐款,虽然25万和50万,对于现在的张雪峰来说,是很轻松的事情,但是吧!对比其他民营企业家,张雪峰的财力还有待提高。
毕竟去年,雷军刚给武汉大学捐了13亿元!如果张雪峰有雷布斯的成就,是否会捐的更多呢?
没想到不到20年,张雪峰就从当年那个“北漂”,靠着一张嘴,实现了达则兼济天下的1.0版本?
在今年1月,他开始做好事感受到了成就感了,到冬天他都会给他之前资助的贫困生捐羽绒服,根据张雪峰团队对外公开的信息显示:
张雪峰曾经资助过的300个黑龙江贫困生,这些学生也没有辜负张雪峰的期望,里面考上清北的学生有5个,上海交大的有3个,复旦大学的有3个,天津大学的有7个,哈工大的有7个……
70%的学生,考上985、211高校,这概率还是比较高!但张雪峰后面又说,以后这些学生考研可以由他辅导,直接在他班上巨好,免费的那种,到时找工作也不用担心,他们有就业的平台。
额,这?看起来是一条链,但是,怎么有种人生就被“包办”了感觉。可见,张雪峰其实是有目的的在一些好事。终究还是一半纯粹,一半功利吧,人设和品牌都要兼顾,但总在危险的边缘徘徊试探。
02、考研热,上岸难,严重“内卷”
虽然说张雪峰建议很多孩子能考研就考研,但是目前,我国的考研人数越来越多,随之也带来部分的问题,人那么多,上岸的概率又低,真上岸了,被招生的概率又低。
根据新东方在2023年4月发布的《2024中国大学生考研白皮书》数据显示:
从2010年到2023年,报名考研的人数,从141万人增长至474万人。
报考的人数规模相当的大啊,而与之形成鲜明的对比就是招生的人数,从2010年到2023年,全国研究生总招生名额从53.8万人增长至124.2万人。
虽然是增长,但增长的“坑位”远远超出了报考的人数。
这就相当于,拿最近的两年来说,2022年和2023的报录比分别约5.6、5.7,也就是说,大约每6位考生报名,只有一个人上岸成功,相当卷啊这!
不可否认,张雪峰给一些家长学生提供高考选科这一点上还是比较好的,至少现在是“3+1”模式变成“3+1+2”模式,对于很多家长自己本身文化不高,学生看着都晕,因为选择对应着日后填报的志愿方向。
但是,收费多少有点贵了吧?哪怕直播间最便宜的8999元产品,对一个普通的家庭来说,也是不少的压力,还有9999元、14999元、15999元的产品,说真的,这都可以是一些公校两年的学费了。
所以,这到底又是真为普通人家的孩子着想吗?
03、张雪峰又成立2家公司
在1月16日, “张雪峰公司再成立2家科技公司”的话题冲上了头条热搜。
由苏州研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全资持股的两家公司在今日成立,一家是成都研途蓉城科技有限公司,一家是西安研之途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均为50万。
而苏州研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联合创始人就是张雪峰,当然张雪峰还有另外一个很多人都不知道的名字,就是“张子彪”。
曾经因为说的话的太过于激进且片面,而一度陷入了舆论的“口诛笔伐”中,现在又再一次冲上头条的热搜。
2016年6月,张雪峰凭借一段语速非常快的《七分钟解读34所985高校》视频成功出圈,“收割”一波家长粉丝,成为他们记挂心里的考研辅导老师。
时至今日,这段视频到底是谁发的?张雪峰不知道,网友也不知道,只知道张雪峰说要感谢这位发视频的人。
所以,张雪峰算起来也是小火了有七八年了。但是吧,因为说话太容易得罪人,有些确实可是扎心的现实,只不过从张雪峰的嘴里说出来,不加任何修饰,这人说话好听点叫“现实”,不好听就是“难听”而已。
而在这一年,本来他和朋友创立的“研途考研”机构就要关门了,但没想到因为这段视频,拯救了即将倒闭的公司,也让张雪峰从一个指导学生考研专业与院校的机构老师,变成了一个“脱口秀”网红,上综艺,搞直播,带货产品,路子都是网红的路子。
不得不说,张雪峰是懂得把握流量的,抖音平台有很多他的切片账号,但是他只有一个原装版的账号,对于山寨的账号,他也没去理会,反而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毕竟很多头部主播也是如此,等到切片账号“养肥”了,他们再去谈合作。
一个字,绝。至少黑红也是红,一旦人家都不蹭他流量,那他也就是凉凉了,黑和红总是相对存在的。
张雪峰是出生在东北,并非富贵人家而是穷人家的孩子出身,别人穷得叮当响,他家响都不响!
但是,张雪峰读书还是比较厉害的,名次也能在他们县排第60名,后面考上了郑州大学的排水工程专业,人生的每个转折点都与现在成为一名无关,但却又有关系。
如果没有前面这么多不尽如意的人生选择,何来现在的张雪峰?
04、硕博供过于求,恐物极必反
笔者身边有几个考研的“小盆友”,她们是幸运的,都上岸了,都在读研了,但是据她们自述,因为报考人数太多,导致竞争非常大,所以真的是熬到“头发一掉一大把”。
还有一个比较现实的问题就是,这意味要再花2-3年的时间读书,这期间依旧是需要靠家里支持的,而她们看着身边的朋友,有些已经早早出来工作,有自己的收入,而她们的未来还是未知,毕竟那都是两年后的市场了,一定是更加激烈,等她们这一批研究生毕业。
所以,不可否认,张雪峰的初心是好的,但是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制造了“学历焦虑”。学历真的重要吗?
个人认为,相对于学历,专业更重要,相对于专业,城市更重要。
选一个城市非常重要,比方一二线城市的学校,一毕业就业机会是比较多的,但最好是不要去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城市,那意味着你所有的人脉资源要重新建立,或者毕业后又回到家里的城市,如果没有专业对口的工作,不就又浑浑噩噩的荒废了三四年。
母弱出商贾,富强做士郎。族旺留原籍,家贫走他乡。其实很多老人言已经暗地里在指导了但很多人没看见。
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读书厉害,那只顾着读书厉害的学生,那种天生不会读书的学生呢?很多公司老板其实文化也不高,这不排除他们能当老板,行走社会需要更多的是阅历而不是学历。
就拿张雪峰举个例子来说,若是他资助的高材生都一路平坦,后面去他公司实习打工,张雪峰学历高吗?不高,但他依旧可以是清北高材生的老板。
毋庸置疑,张雪峰是成功的,但张雪峰不也是一路试错,最终才有今天的成就?哪个成功人士的成功之路是容易的。
他们就不是那块料,为何要浪费时间去卷呢?这卷的过程中,成功还好,失败了呢,浪费是时间,或者很多就业以及创业机会。
这一波考研内卷,肯定是几家欢喜几家愁,欢喜的肯定是唯张雪峰说一不二,忧愁的卷了之后年龄也大了。
以前满大街都是本科生,现在硕士和博士多的是,全日制和成人教育都有,造成毕业后个个在求职方面都“眼高手低”了,以好不容易拼来学历意味了可以轻松拿到一份offer?
也许会出现这种情况,在HR面前,原来大家学历都一样了?
尤其是女性,读完研究生之后也是老大不小了!正是事业的黄金期,需要面对婚姻以及生育两道坎,这也是明摆着没办法逃避的现实。
任何事情过度了,就物极必反。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像草莓、车厘子、牛油果、榴莲、红美人、阳光玫瑰等之前难以实现的“水果自由”,因为高价高利,所以很多果农争着抢着去种。等到收成之时,发现市场太多,降价的太狠了。
市场一直不是“供不应求”就是“供过于求”,目前考研热上岸难就是“供过于求”了。
社会也是一所大学,考验的是一个人的实践能力和为人处世能力,不止是学历,学历是加分但不能真当饭吃。
张雪峰是以说真话出名,那也要允许别人也说真话。你觉得笔者说的是不是真话呢?请留下你的看法,留言评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