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十大省份是国内经济发展的天花板,甚至能够影响我国未来的发展方向。
根据前三季度的财政收入,我国十大省份依次为广东(10301.35亿元)、江苏(7829亿元)、浙江(7383亿元)、上海(6471亿元)、山东(5853亿元)、北京(4784亿元)、四川(4095.9亿元)、河南(3593.5亿元)、河北(3443.4亿元)、安徽(3037亿元)。
由于财政收入是真金白银的上交,“含金量”极高,如今也是得到大家的广泛认可。与传统的以GDP为衡量标准的全国十大省份,
这很明显的出现了洗牌。
洗牌一:上海升至第4
曾经的上海连续多年都是全国第一,后来,因为人口、资源等多方面影响,上海逐渐退步,
在2023前三季度中,全市的GDP为33019.23亿元,处于全国第11,已经被挤出前十。
很难想到上海的财政收入如此之高,同时期,达到了6471亿元,处于全国第4,甚至是领先人口超1亿的山东,这是为何呢?
上海,毕竟是大上海、魔都。这里不仅仅是中国的金融中心,更是世界金融中心之一,
拥有太多的金融机构和企业总部。从金融机构来看,
截止到2022年,上海持牌金融机构总数高达1736家。
这是大大促进了财政收入的增长。
洗牌二:四川领先河南
在很多人眼里,四川省一直在追赶河南,
已经连续多年不敌,屈居中西部第二。这与GDP总量是直接挂钩,
在最新的今年前三季度中,河南还是以47785.44亿元领先四川的43387亿元。
那么又为何会财政上的洗牌呢?近年来,四川省是积极支持第三产业发展,形成了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先进材料、能源化工等新兴主导产业。
这些产业的税收贡献力较大。这边的河南省是全国重要的农业大省,且不少产业附加值较低,才出现了四川财政收入领先河南的情况。
洗牌三:福建、湖北无缘
一直以来,这两大省份都是国内十大省份,如果从GDP总量的角度出发,但是财政是收入上,却都“熄了火”,皆无缘国内十大省份行列。
从福建省来看,其制造业强大,涌现出宁德时代、青拓集团、福建大东海实业等在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企业,
这是推动福建省经济发展的关键,也是福建的短板。
在一些高附加值产业上,福建省是相对较弱,税收就相对较低。不仅如此,福建省民营经济发达,太多的小商小贩,这给税收管理带来了不小的难题,难免会出现一定的逃税现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