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核反应堆内,核燃料释放出的中子速度过快,需要经过石墨的碰撞减速,以便与铀燃料发生有效反应,从而维持核反应。然而,核反应过程会释放出大量的热量,如果不及时将其带走,反应堆将会遭受严重损害。
因此,采用氦气作为冷却剂流经反应堆,将热量带到热交换器进行冷却,然后再由另一路冷却剂将氦气冷却,降温后的氦气再次回到堆芯继续冷却反应堆,形成闭式循环回路。
这种系统能够高效地带走反应堆内部产生的热量,从而保证核反应能够持续进行,并且保证了反应堆的安全性。
发展历程
1947年,美国克林顿实验室电力反应堆部门的研究人员首次提出了高温气冷堆的概念。原子公司的福尔泰斯库(Peter Fortescue)将这一概念引入,随即进行开发。从那时起,高温气冷堆一直是核能技术领域的热点研究方向之一。
美国桃树根核电厂是第一座高温气冷堆电厂,作为示范电厂,该堆从1966年运行到1974年,取得了相当的成功。另一座电厂圣弗莱恩堡核电厂从1979年运行到1989年,该反应堆遇到各种问题,最后因经济因素而退役。虽然美国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在商业化方面没有进一步的发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