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说起“海盗”这个词,有一个国家会与之紧紧相连,它就是非洲国家索马里。这个国家的海盗,便是人们时常听到的“索马里海盗”。
这些海盗驾驶着轻巧灵活的快艇小船,船舱内既放着渔网、鱼叉,也放着冲锋枪,火箭筒等武器,遇到有机可乘的大货船,他们就驾小艇靠近,然后登船劫持人质,勒索巨额赎金;遇到难啃的骨头,他们就藏起武器,装作是打渔的渔民,继续等待下一个猎物出现。
他们活跃在航运繁忙的海域上,对过往船只造成巨大的威胁,引发了全世界的关注。
包括我国在内的一些国家都组织了护航编队,定期举行护航任务,保护中外船舶的安全。
索马里海盗的抢劫,和其他国家的护航行为一反一正的强烈对比,让很多人不由得对索马里心生疑惑,难道这个国家的政府就不管一管这些海盗么?
其实,索马里也不愿意看到外国人一提起自己的国家就联想到海盗,但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罢了。
历史上的索马里并没有同海盗捆绑在一起,它也曾还算是非洲一个相对不弱的国家,它的国民也并没有沦落到要靠当海盗打劫商船为生。
那么究竟是什么让索马里混到今天这个地步?
本期内容,就简单地为您介绍一下,没有主心骨的索马里。
索马里是一个印度洋沿岸的非洲国家,它坐落的地方叫索马里半岛,因为这块地方的形状像一个凸起的犀牛角,所以索马里也被叫做“非洲之角”。
在这个角的北边是亚丁湾,亚丁湾与红海、苏伊士运河紧紧相连,是地理位置非常重要的水域,每年都会有大量的船只经过这里,航运非常繁忙。
索马里的海岸线长约3300公里,渔业资源丰富,但它并没有成为一个港口贸易大国,也没有成为渔业大国,反而沦为了世界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注:2017年索马里的国内生产总值只有70亿美元;同一年我国约为12.25万亿美元)这是非常可惜的。
历史上的索马里,曾有过古代国家,中国明朝的郑和下西洋时,就曾到过这里,随后葡萄牙人来到索马里,试图建立殖民统治,但未能成功。
与和平友好的中国人带来瓷器、丝绸不同,西方人来到索马里,带来的却是枪炮。这一点15世纪的葡萄牙人如此,19世纪的其他殖民者同样如此。
1869年,沟通大西洋与印度洋的苏伊士运河通航,地理位置更加重要的索马里,再次遭到西方列强的入侵。
法国人、英国人、意大利人都在这里建立了自己的殖民地,这一回索马里人民反抗失败,他们的土地也遭到瓜分,尤其以意大利占的地盘最多。
索马里也被分为了北部的英属索马里,和南部的意属索马里。(注:法属索马里是今天索马里的邻国吉布提)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爆发,但非洲的土地也不安宁。法西斯意大利在非洲向英、法发起了进攻,意图夺取他们的殖民地。
1940年8月,意大利如愿以偿攻占了英属索马里,建立了包含索马里等地在内的“意属东非帝国”。
但好景不长,1941年3月英国进行反攻,不仅夺回了失去的殖民地,还把意大利的那一份也给抢了过来。此后近10年时间,索马里南北各个地方都处于英国的统治之下。
1945年二战结束,英国曾计划把南北索马里合并在一起,但遭到美国、苏联的反对。
于是索马里问题被提交到联合国进行讨论,其结果是意大利占了便宜,原来的南部意属索马里,又被重新交给意大利“托管”10年,索马里重新回到了此前北边属于英国,南边属于意大利的状态。
不过索马里人民的独立意识早已觉醒,经过他们的斗争,迫使殖民当局不得不放弃了对这里的统治。
1960年6月26日,北部英属索马里宣告独立,7月1日,南部意属索马里也获得独立。
同一天,南北索马里合并为一个国家——索马里共和国,首都定在摩加迪沙,由此基本上奠定了今天索马里国家的形状。
独立之后的索马里,立即开始了各行各业的建设,并努力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
当时的索马里受到东西方世界的同时欢迎,获得了大量援助和贷款,在这些援助的基础上,索马里从1963年至1967年,进行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国家面貌有了很大改善。
但是索马里内部的部族矛盾在1969年10月爆发,时任总统舍马克遭到刺杀身亡,随后军队又发动政变,军队司令西亚德·巴雷掌握了国家权力。
索马里也从共和国,进入到民主共和国时期。西亚德执政时期,力求消除派别斗争,发展国家经济,稳定社会秩序。
在1969年至1976年,西亚德还获得了来自苏联多方面的援助,大批苏联专家来到索马里,帮助这里修建港口,工厂,发电厂等等设施,有力地推动了这里的发展。
国家实力的增强,让索马里在非洲事务上有了一定的话语权,它成功调停了非洲国家的内部争端,此外索马里甚至还挤进了阿拉伯世界,获得了几个阿拉伯国家的支持。
当时人们眼中,索马里就是一个蒸蒸日上的国家,索马里的国民也为自己的国家地位感到自豪。
但挫折在1977年开始,这一年索马里与邻国埃塞俄比亚,因为殖民时期遗留的领土纷争爆发了战争。索马里失去苏联的支持,并且输掉了战争。
尽管战争在1978年就结束了,但却让索马里元气大伤,以往被压制的部族势力开始重新抬头,各种反对之声层出不穷,他们频频以分裂要挟索马里政府。
西亚德为了巩固中央政府的权力,开始转向任人唯亲,这就更加起到了反作用。从1981年开始,已经有反对派打出了推翻西亚德政府的口号,武装斗争随之而起。
西亚德在施展个人手腕和依赖西方国家援助的基础上,艰难维系了10年。
尽管索马里的经济在八十年代有所发展,甚至一度实现了粮食自给,但索马里内部的各个部族,为了自身的利益都不愿再听命于中央政府,到1988年,索马里已经出现了20多个反政府武装。
对于这些反对力量,西亚德采取了强力镇压,最终导致西方援助在1990年前后断绝。西亚德政府能控制的范围,逐渐被压缩到首都摩加迪沙附近,以致于人们戏称这位索马里的国家元首,当时就是一个“市长”而已。
1991年1月,掌权多年的西亚德总统,带领一部分忠于他的军队,被迫离开了首都摩加迪沙。
西亚德被推翻了,曾经联合在一起的各种反对势力一哄而散。他们割据一方,互相攻伐,索马里由此陷入了长期的内战分裂状态。
索马里全国大大小小的政治军事派别多达50多个,再也没有一个统一性的政府,国家政权陷入崩溃。许多地方都宣布独立,并且成立了各自的政府。
经过十多年的混战之后,这些力量分化成了4个较大的政权,(注:索马里兰共和国,索马里蓬特兰国,索马里西南国,摩加迪沙地方政权)但内战依旧没有停止。
美国曾一度介入其中,结果美军特种部队在摩加迪沙遭遇失败,遇难美军尸体被索马里民兵拖着游行示众,这幅场景令美国民众深受刺激,
时任总统克林顿不得不下令从索马里撤出全部军队,随后联合国也基本放弃了索马里,索马里只能“自生自灭”。
频繁的战乱让许多索马里人面临巨大生存压力,索马里有漫长的海岸线,加之毗邻重要的航运水域,低投入高产出的海盗行业成为了他们的首要选择,索马里在无形之中与“海盗”挂上钩了。
可能有人会说,海洋那么大,当渔民也可以生活,为什么非要当海盗呢?除了海盗能带来高额的回报,外国渔船趁着索马里缺乏有力的中央政府,频繁在索马里海域非法捕捞也是一个原因。
一名索马里海盗就说道:当海盗前我们是渔民,但我们的渔船却被外国的非法捕捞大船撞毁,当海盗是我们的回击。
而那些混战的军阀,依靠海盗劫持商船赚取赎金,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在索马里海域活跃的海盗,其实有不少是军人背景。
可以说,索马里政局一天不安稳,海盗问题就一天不会真正解决。
在各方斡旋下,打了10多年内战的索马里内部派系,直到2002年之后,才终于开始坐在一起商讨国家的未来,并在2003年通过了一份《过渡宪章》。
根据此宪章成立的过渡政府于2005年成立。到2012年,索马里结束政治过渡时期,成立了首个正式政府,这是自1991年全国性政权崩溃以来,索马里第一个国家政府,今天的索马里政权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但政权重建绝非短时间内就能完成,索马里境内依然非常不安稳,二十多年的混战后,大小反政府武装肆意横行,他们拒绝与政府对话,并频繁制造流血事件。
2017年10月,由反政府势力“索马里青年党”在首都摩加迪沙制造的一起袭击事件,(注:该势力也是一个极端组织)就造成570多人死伤。
首都尚且如此,就更不用说那些偏远乡村了,可见索马里政府对国家的控制并不稳固。
所以时至今日,索马里的海滩上,还有无数海盗小艇在蛰伏待机,等待着那些疏于防备的猎物出现。
索马里政府依然在与反政府武装进行较量,索马里的部落也还在进行家常便饭一样的内斗,这个国家离社会安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英)刘易斯著赵俊译:《索马里史》,上海:东方出版社2012年
外交部网站等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