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记者获悉,市市场监管局发布12315平台2020年前三季度统计数据。今年1—9月份,市市场监管局12315投诉举报平台运用电话、网站、公众号、来人、来函等多种渠道接收消费者的投诉、举报、咨询共31592件,环比增加430.53%。
据了解,从2019年12月4日起,该局将12315(原工商)、12365(原质检)、12331(原食药)、12358(原物价)、12330(原知识产权)等五条投诉举报热线进行整合,统一为12315热线,一号对外,一个平台受理,一单办理。“五线合一”整合成效逐步显现。
通过《消费者投诉统计表》等
报表数据分析
统计数据进一步显示
前三季度投诉举报呈现以下特点:
合同退订问题突出。受疫情影响,春节期间大部分消费者被迫改变消费计划,或者部分经营者无法正常提供服务,导致合同类纠纷增多。主要集中于餐饮服务、住宿服务、出行服务、旅游服务、培训服务等方面。
部分经营者趁“疫”涨价、牟取暴利。受疫情影响,口罩、酒精、消毒液等防疫用品和蔬菜粮油等民生消费品价格类投诉成为热点。
主要问题有:
部分不法商家低价进货高价售卖,哄抬物价,甚至同批次产品,短期内连续涨价;
部分经营者以口罩、酒精、消毒液等防护用品高价强制搭售其他物品,限制消费者选择;
部分经营者不落实明码标价,对蔬菜、肉食等搭配出售,只标总价,没有明细的品名、单价、数量、重量等。
假冒、劣质产品借“疫”抬头。
消费者投诉的主要问题有:
口罩、酒精等防疫用品质量参差不齐,比如口罩开线、产品过期等;
部分商家售卖属于三无产品的防疫用品;
以防疫为噱头,夸大或虚假宣传普通口罩的防护功效,或者以普通一次性口罩冒充医用口罩;
销售假冒品牌口罩、进口口罩等。
网络购物合同、质量纠纷多。受疫情影响,很多消费者选择通过网络购买日用品、生鲜食品和防疫产品。
投诉的主要问题有:
网络购买的产品质量有问题;
商家宣传与实际不符,无货售卖;
网络购物订单集中,发货迟延;
物品运送过程不注意防护致被挤压损坏等;
消费者退货、换货困难;
部分微商、朋友圈代购卖货趁“疫”兴风作浪,售假、诱购、二维码诈骗等情况严重。
来源:孝感日报 董晓芳 宋桂舟
制作:周洋
审核:焦志新
终审:朱霞
出品:孝感日报政务新媒体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