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容纳6000人的北航体育馆内,所有观众都被最后这把报出的重量惊呆了。
挺举258公斤!马蒂亚斯·施泰纳此前的职业生涯从未举起过这个重量。
如果一切顺利,此时他的妻子苏珊应该正坐在观众席上为他加油呐喊。施泰纳放手一搏的选择,苏珊一定会支持的。
施泰纳一直把苏珊的照片随身带着,所以当258公斤的杠铃最终被不可思议的举起,杠铃之下像是站了两个人。
这是奥运历史甚至是人类体育史上,最浪漫最凄美的一次“作弊”。
——1——
1982年,马蒂亚斯·施泰纳出生在维也纳,父亲弗里德里希·施泰纳在国际举重联合会组织的比赛中拿到过20个冠军,是名人堂级别的人物。
施泰纳小时候喜欢把家里所有的东西都举过头顶,9岁那年,父亲送给他一块6kg的杠铃。许多年后施泰纳回忆这件礼物,笑着说:“有了它,我以为自己可以举起全世界。”
施泰纳一路举到了国家队,并拿下了欧洲青少年锦标赛的铜牌。那时的施泰纳,对有朝一日拿到奥运金牌坚信不疑。
然而18岁生日那天,当施泰纳拿到体检报告,那感觉就像是被杠铃砸中了脑袋:I型糖尿病,需要终生注射胰岛素。医生直截了当的告诉他:“你不能再练举重了。”
20年后,当新冠病毒席卷全世界,奥林匹克频道的记者找到施泰纳,想向他请教如何应对这种突如其来的痛苦和困扰。
“当我被诊断出糖尿病时,我突然意识到,最重要的事情是接受无法改变的事实。在这种问题上,你不能问为什么会这样,不能问为什么厄运偏偏降临到自己头上。接受它,一旦你接受了它,你就已经赢得了50%的战斗。”
施泰纳显然不可能放弃举重,他不过是在一边坚持举重的同时,一边克服极度口渴、食欲不振、视力模糊等各种困难。
“最夸张的一次,我一天打了10次胰岛素。”
22岁那年,施泰纳代表奥地利出征雅典奥运会,但他只拿到了第7名。本国媒体对他无比苛刻:“对奥地利体育而言,施泰纳就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人。”
然而也正是在这一年,施泰纳结识了一位德国姑娘,苏珊。
苏珊是在电视里看到了施泰纳的举重比赛,并从此成了他的头号粉丝。苏珊向当时的体育评论员不断索要施泰纳的电子邮件地址,两人在相识后只交往了一年,这段女追男的恋情就迈入了婚姻的殿堂。
雅典奥运之后,施泰纳的职业生涯一直不太顺利,2005年欧锦赛,以奥地利全国赛冠军身份出战的施泰纳出现严重失误,他在一次走表时间读完后依旧没有举起杠铃。
施泰纳再一次陷入媒体的疯狂指责,有人说他故意消极比赛,这也成了后来他和奥地利国家队决裂的导火索。
奥地利举重协会副主席舒德尔曾毫不客气的说,“他可以去瑞典、德国、哈萨克斯坦,或者随便哪个织地毯的国家,我们绝对不会阻拦。”
心灰意冷的施泰纳在与妻子商量之后,决心加入德国国籍,并在小镇茨威克定居,茨威克是苏珊的家乡。
——2——
即便不考虑千夫所指的舆论压力,这仍然是一个非常冒险的决定:
在转换国籍后的三年时间内,施泰纳不能参加任何国际比赛,这也意味着他在此期间没有任何奖金收入。
更糟糕的是,从2005年开始,糖尿病导致施泰纳的体重上升,他只能改为参加105公斤以上级的比赛,这也意味着他要根据这个级别的要求去继续增重,并重新制定整个训练计划。
但幸好他还有苏珊。施泰纳失去了收入来源,苏珊白天上课晚上打工,施泰纳没有办法参加比赛,苏珊就抽空陪着丈夫一起训练。训练馆的人都知道,在施泰纳身后有一个位置,已经成了苏珊的专座。
苏珊当时做了一个很详细的计划表,目标直指三年后的北京奥运会。
在这份计划表中,有他们夫妻二人前往北京的整个行程计划,包括各种需要的预算,包括接下来他们应该如何攒钱。
这张计划表贴在墙上最醒目的位置。苏珊给施泰纳定了一个明确的目标:不只是要去北京,而且要拿到冠军。
有苏珊的陪伴,施泰纳对生活重燃信心:随后的几年里,他跟着德国队主教练训练,参加俱乐部业余比赛,然后顺便在电视台做解说赚钱。
“当时我以为我的生活已经被安排得井井有条了,我完全专注于奥运会,我的妻子在学习,她也将很快有自己的事业。然后,有一天,这一切都结束了。”
2007年7月16日,也就是距离北京奥运会还剩一年的时候,苏珊在从海德堡回家的路上遭遇了一场严重车祸。
施泰纳赶到医院见到了奄奄一息的苏珊。弥留之际,苏珊对施泰纳说:“亲爱的,我多么想跟你一起去北京,你不能放弃,一定要去北京拿金牌……”
施泰纳就这样眼睁睁看着苏珊离开了自己。
情绪彻底崩溃的施泰纳把自己关在家里整整三个星期,不见任何人,也没有参加任何训练。
没有人知道这三个星期里施泰纳都想了些什么,家里的墙上还贴着那张被苏珊涂改过的计划表。
三个星期后,施泰纳回到了训练场,他训练时凶狠的样子把教练都吓到了。施泰纳在训练馆里仍会不自觉的回头张望——苏珊好像还和以前一样坐在那里。
2008年1月23日,重回人们视野的施泰纳以423公斤的总成绩在奥运资格赛中夺冠。
拿到奥运门票之后,施泰纳第一时间来到亡妻的墓前。墓碑旁总是摆着鲜花,因为施泰纳经常来找苏珊说话。
“苏珊,我们要去北京了,我知道你会跟我一起去。”
盛夏很快就来了,施泰纳把他最爱的一张苏珊的照片揣进兜里,出发。
——3——
26岁的施泰纳完全算不上夺冠热门。
尽管该级别的世界纪录保持者,30岁的伊朗人雷扎扎德在赛前一个月因伤宣布退役,但俄罗斯名将奇吉舍夫和上届世锦赛冠军什切巴蒂显然在赔率上更有资格问鼎。
8月19日是男子105公斤以上级决赛的日子。施泰纳开局的表现让人担心这是雅典奥运会的翻版。
在三次抓举207公斤失败之后,施泰纳的抓举成绩停留在了203公斤,这个成绩只能排在第四,俄罗斯人奇吉舍夫以210公斤排在第一位。
以当时的情况看,能摸到铜牌对施泰纳来说就已经是个不错的结局。
挺举比赛开始,施泰纳第一把要了246公斤,失败。第二把,施泰纳成功举起了248公斤,然而奇吉舍夫却在第三把举起了250公斤!
现在,奇吉舍夫的总成绩比施泰纳多出了9公斤,施泰纳如果想冲击金牌,他必须在第三把报出258公斤,而这个数字,比他自己第二把的成绩,增加了整整10公斤。这是一个远超施泰纳实力的数字。
“我突然猛醒过来。”施泰纳事后回忆,当最后一把真的要了258公斤,整个体育馆在零星的惊呼后很快鸦雀无声。
教练曼特克在场下默默祈祷:“照我说的去做吧,我将为你感到自豪。”施泰纳知道,为自己祈祷的除了教练曼特克,还有苏珊。
已经战斗到满脸通红的施泰纳深吸了一口气,然后抬眼望向观众席:不管苏珊会坐在哪里,反正她应该就在那里。
一声石破天惊的咆哮之后,毕其功于一举的施泰纳做到了!“就像是两眼一黑的感觉,就像是一千条绑在我身上的锁链被我瞬间崩开了”。
施泰纳猛烈的拍击着地板,然后一跃而起,给了教练一个熊抱。这个300斤的男人此时此刻就像五六岁的孩子一样上蹿下跳,大喊大叫,《卫报》记者安迪·布尔说,那一刻他词穷了,volcanic或是berserk这样高级的形容词,也无法恰如其分传达当时施泰纳的状态。
领奖台上,施泰纳右手拿着鲜花和金牌,左手举起那张一直带在身边的苏珊的照片,照片里苏珊嘴角扬起的弧度和领奖台上的施泰纳一模一样。
施泰纳微笑着抹去眼角泪水的镜头,成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最令人难忘的瞬间。
施泰纳在接受采访时感谢了德国,感谢了教练,更感谢了苏珊,但很少有人能理解他的复杂心情。
“一个人站在那里的感觉,并不好,我想让苏珊也在场。我只想告诉全世界,我并不想一个人站在那里。”
拿到金牌的那个晚上,施泰纳一直无法入睡,他的脑子里全是苏珊。
“我和她说了一个小时的话,我把我的想法告诉了她。我永远都不会忘记苏珊,我会一直带着她,一直想着她。”
从北京返回德国之后,施泰纳第一时间去了苏珊的墓地。
——4——
施泰纳此后的职业生涯其实也乏善可陈,最好成绩是2010年拿到的世锦赛银牌。
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施泰纳在抓举中被杠铃击中了颈部,虽然伤势不算严重,但他不得不退出了比赛。一年后,施泰纳宣布退役。
退役之后的施泰纳成功减重45公斤,他也因此成为德国当地著名的健身和营养顾问。
每当人们向施泰纳询问减肥的秘诀,施泰纳总是提醒对方:“现在我是减了45公斤,可你别忘了,当年为了参加比赛,我可是增肥了45公斤。大多数人只看到了减肥的努力,但短期内刻意的增肥,比减肥还要困难。”
那段增肥的日子,除了施泰纳自己,就只有苏珊见证过。
作为曾经世界上最强壮的人,几乎换了一副模样的施泰纳不断拓展着自己的人生边界:现在他是励志演说家,是歌手,是舞蹈家,也是种土豆和养蜜蜂的农夫。
当然这些还不是他的本职工作。施泰纳作为一个企业家在食品行业已经摸爬滚打了几年,现在德国的超市里已经能买到由他的工厂生产的面包了。
施泰纳把自己的敢于尝试归功于过去20年的举重生涯:“我经历过许多痛苦和牺牲,这让我永远不会狂妄自大。如果把所有训练和比赛加起来,我总共举起的重量是4万吨,这相当于一艘游轮的重量,这会让我脚踏实地。”
没有人比苏珊更想看到施泰纳努力的继续自己的生活。
就在北京奥运会结束后不久,施泰纳与德国电视台播音员英奇·波斯米克相识,2010年1月,施泰纳完成了人生中的第二次婚姻。
如今施泰纳夫妇与两个孩子生活在维也纳的郊外,施泰纳会带着全家人去德国看望苏珊的母亲,施泰纳告诉两个孩子,这位老奶奶也是他们的外婆。
“爸爸,那苏珊到底是谁啊?”孩子们很好奇。
“她是天使啊!”施泰纳微笑着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