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解码合肥高新区“高层次人才突破万人”背后的逻辑)
金秋时节,正是收获的季节。合肥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合肥高新区”)人才工作刚刚传来捷报:截至目前,全区高层次人才总量已突破万人,达10110人,占全市高层次人才总量的四分之一。
与此同时,经济建设再传佳音——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认定名单揭晓:合肥高新区共有38家企业入选。至此,合肥高新区已累计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35家,在全市占比43.2%,在全省占比16.7%。这些“小巨人”不仅是中小企业中的“领头雁”,更是区域经济活力的“风向标”,是推进新型工业化、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力量。在这片创新沃土上,一批又一批企业凭借在细分领域的深厚积累与持续创新,逐步成长为行业翘楚,为全区产业生态注入源源不断的动能。
归根到底,事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建设的支撑与驱动。作为1991年获批的全国首批国家高新区,合肥高新区经过30余年发展,如今已跻身长三角地区重要科技创新高地行列。它既是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核心承载区,也是安徽省实施“科大硅谷”战略的核心阵地。从“星星之火”到“燎原之势”,合肥高新区高层次人才突破万人的背后,是人才与产业的同频共振,是创新与生态的深度融合。这片沃土,正成为英才汇聚的高地。
量质齐升,人才结构持续优化
人才总量的突破,源于引才育才的精准施策。这一发展成效,在人才梯队建设上得到了诠释:在10110名高层次人才中,市级以上高层次人才占比达33.6%,彰显出合肥高新区对人才的强大吸引力。
人才“量”的扩张与“质”的提升同步推进,展现区域人才结构的深度优化。全区重点产业高层次人才合计占比约80%,其中人工智能、集成电路占比分别达18.2%、15.5%,人才与产业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正在加速形成。
精准引育,青年英才加速汇聚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今年以来,高新区深入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围绕重点产业人才需求,开展组团校招、云聘会、直播招聘等多元化引才活动,精准对接重点高校优质人才资源。
高新区已开展线上线下各类招聘活动439场次,累计收取简历超11万份,其中硕博人才简历占比约70%。青年人才储备日益雄厚,为区域创新发展注入源源活力。
让青年影响青年。当前,合肥高新区从业人员中35岁以下青年占比达66.2%,青年人才已成为推动区域发展的核心力量。为此,合肥高新区今年还创新推出首批8名“科创青春推介官”。此举旨在通过青年人才的亲身经历与影响力,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汇聚高新区,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青春动能。
为进一步破解人才招引与留用难题,合肥高新区创新提出“青年代言青年”模式。通过选拔在人工智能、生物医药、量子科技等领域有突出贡献或成长故事的科创青年,以同龄人的视角传递高新区的产业活力与机遇,增强青年群体的情感认同。
这些来自不同领域的“科创青春推介官”,不仅是合肥高新区科技创新的形象大使,更是人才发展生态的联结者。平时,他们通过短视频、社交媒体分享个人在高新区的创新创业经历,展现区域发展与个人成长的双向成就。未来,将依托行业交流、高校活动等场景,链接高校学子、科研人才与企业需求。
政策赋能,服务能级全面提升
2025年5月,高新区发布《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若干政策措施》,推动政策向“精准激励”升级。
这套政策组合拳覆盖人才“引进-培养-服务”全链条:
对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科技领军创业团队,给予综合资助;对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的创业项目,给予创业奖励;新引进合肥市C类(省级领军人才)以上高层次人才,可享受最高200万元住房补贴与100万元引才发展奖励;重点产业急需紧缺青年人才,可享受最高30万元岗位补贴及住房租赁补贴。
服务创新方面,高新区打破部门壁垒、重构服务流程,推出“高新人才码”,通过集成化、线上化的方式,为经认定的区内各类人才提供“即申即领 一码通行”的便捷服务,覆盖出行、健康、文旅、专享、咨询等5类15个服务场景。
针对各类人才,人才码已上线免费乘车、免费停车、健康体检、家庭医生、疗休养、文旅年卡等各项服务,各场景主管部门积极响应,保障各项服务高效运转。截至目前,高新人才码已有7300人申请成功。
安居是乐业的基础保障。“高新云果青年人才驿站”为求职人才提供最长30天免费拎包入住服务,打造暖心第一站。配套有人才公园、共享厨房、健身房、篮球场等生活设施,以及自习室、阅览室等学习空间。同时提供企业招聘信息、职业规划辅导及政策咨询服务等。人才驿站自6月上线以来,累计已有1600人次成功预约。
除了开设“人才驿站”为年轻人求职提供短期保障,合肥高新区还构建了包括公共租赁住房、保障性租赁住房、市场化租赁住房等在内的多元长租住房体系,助力青年人才从“落脚”到“扎根”。
从短期应急的“一间房”,到侧重居住体验的“一套房”,合肥高新区已打造10个租赁住房项目,共计9806套住房,“住有所居、住有宜居、住有享居”的人才社区体系悄然成型。
交友婚恋无疑是青年的“刚需”。就在不久前,合肥高新区举办了科技人才专场交友会。不仅吸引了来自全市科技战线的单身青年职工关注,各行各业的青年人才也纷纷报名。经过信息审核和初步匹配,当天的活动共筛选出150余名单身青年职工参与,其中硕士及以上学历占比48.3%,近半数来自科研机构、科创企业的优秀青年。
活动设计了“缘来转身遇到你”“数字抱团觅知音”“为爱定格每一步”“嘉宾回访”等环节。“浪漫告白”环节将现场氛围推向高潮——6位嘉宾勇敢向心仪对象表达心意,最终,5对嘉宾成功牵手并现场合影留念。
这一活动旨在搭建安全可靠的交友平台,破解青年职工因工作繁忙、社交圈狭窄导致的“交友难”问题,提升归属感与幸福感,吸引他们扎根合肥,为城市发展稳定人才队伍。
党建引领,创新活力竞相迸发
2025年,合肥高新区在科技领军人才、高知群体和青年创客等“三新”领域发展党员204名。依托党群服务中心等平台,合肥高新区举办“人才日”、“科技英才沙龙”等品牌活动48场,营造“党建凝聚人才、人才引领创新”的浓厚氛围。这种创新生态让人才的创造力充分涌流。
周雷书记团队攻克量子通信核心器件技术瓶颈;科大讯飞AI研究院王士进博士主导的“星火大模型”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东超科技韩东成团队研发的“空中悬浮成像”技术实现产业化应用。一项项走在前列的创新成果,凝结着人才的智慧,更直观地彰显出,在党建引领下,高新区人才生态正展现出强大创新活力。
为了发挥党组织的作用,增强党员的凝聚力,合肥高新区还成立了安徽省青年企业家协会功能型党委。合肥高新区青年企业家协会现有会员242人,创业领域涵盖新型显示、人工智能、空天信息、集成电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其中包含101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8家专精特新企业、18家上市企业。目前,协会内已有166家单位成立党组织,充分彰显党建引领下青年人才的创新活力。
站在新起点,合肥高新区将持续优化人才发展生态,加快建设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生物医药等高端产业集群。这片创新热土以独特“养人”环境,吸引天下英才,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人才蔚起,事业方兴。合肥高新区以海纳百川的胸怀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在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的征程上迈出坚定步伐。
(信息来源:合肥高新区)
·广告·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5年11月20日 07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