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人才“芙”翼 “蓉”光万里①|引凤来栖,看芙蓉如何“诚意邀约”)
编者按:当前,湖南以“湘才留湘、引才来湘、聚才兴湘”为引才导向,展现出广纳英才的满腔诚意。作为省会核心城区,长沙市芙蓉区紧扣省委中心工作,以扎实的“内功”积极回应,在人才“引、育、用、留”全链条上不断突破、持续发力。芙蓉区融媒体中心联合红网长沙站推出《人才“芙”翼 “蓉”光万里》 系列报道,深入挖掘芙蓉区在构建“近悦远来”人才生态方面的创新理念、务实举措与鲜活故事,立体呈现“芙蓉人才”工作品牌的亮点与成效,为全省人才工作注入一份鲜活的基层实践。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熊晓宇 长沙报道
2024年新年,在杭州工作的彭诚植许下心愿:回到长沙,结束与女友的异地生活。这位北京大学的硕士毕业生没想到,这个期盼很快便照进现实——来自长沙市芙蓉区的一则高层次人才引进信息,为他送来“春天的邀约”。
从报考、面试到入职,芙蓉区以一套高效温暖的引才体系,为他全程护航:区委组织部主动对接,协助办理手续交接,副部长亲自致电沟通;没有繁复流程,没有奔波周折,只有一路畅通与细致入微的陪伴。彭诚植说:“我感受到的,是一种温暖的‘双向奔赴’。”
彭诚植的“春风之旅”,正是芙蓉区诚意引才的生动写照。这份诚意,不仅体现在细致入微的服务上,更融入在掷地有声的政策支持、精准对接的引才理念和扎实有力的平台支撑中。
诚意,体现在掷地有声的政策支持
为吸引优秀人才汇聚芙蓉,芙蓉区委组织部会同编办深入调研、精准摸底,连续两年共拿出49个事业编制,专项用于高层次人才引进,展现“腾岗引凤”坚定决心。
引才流程处处体现用心——在选拔环节,科学设置多维考评体系,区领导亲自担任评委,全程参与面谈;流程上,将资格复审、写作考核、集中面谈、人选体检多个关键环节紧凑安排在四天内完成,极大减轻了异地考生的奔波之累,以高效贴心的服务,诠释了尊才、爱才、惜才的真诚姿态。
作为长沙市中心城区,芙蓉区充分依托优质医疗与教育资源优势,持续深化专业领域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区委人才办联合区卫健局出台《柔性引育高层次医学人才(团队)行动计划》,以引育并举方式柔性引进10余支专家团队、60余名医学专家,并派驻至全区12家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实现基层特色专科门诊全覆盖。同时,区教育局大力推进教育人才引进,近两年成功引进3名正高级教师和1名特级教师,充分发挥其引领辐射作用,带动教师队伍整体提质,全面夯实教育优质发展的人才基础。
从突破编制到优化流程,从体制机制到民生关切,芙蓉区的政策创新持续深化。今年3月,芙蓉区率先全省出台《关于实施“金种子”计划支持湖南农业大学湘江卓越工程师学院高质量发展的十条措施》(简称“芙十条”),设立总额500万元的区级大学生创新创业专项扶持资金,成立3亿元“芙蓉·卓越”创业引导基金,同时,对经过认证的毕业生,除享受省市政策外,还可叠加获得区级就业、创业、安家补贴,以全链条政策体系大力吸引优秀大学毕业生。
芙蓉区在“金种子”创新创业主题沙龙上发布“芙十条”。
精准,贯穿于人才招引的全过程
在“智汇潇湘 才耀芙蓉”湖南省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系列活动进芙蓉区校园巡回双选会上,“金融专区”涵盖银行风控、证券分析等岗位,适配财经类毕业生;“AI数据应用人才专区”推出大模型算法工程师、数据分析师等岗位;“对外劳务合作专区”提供涉外项目管理、多语种服务等机会——120家企业5000余个岗位划分6大招聘专区“虚位以待”,犹如六条精准对接的轨道,让人才与产业“一眼锁定”。
这种精准源于芙蓉区对区域产业布局的深刻把握。作为“种业硅谷”主阵地,这里迫切需要种子科学与工程、大数据管理等专业人才支撑国家种业振兴;作为中央商务区与自贸试验区叠加区域,这里也渴求互联网金融、国际经贸规则等复合型人才助力制度型开放。
芙蓉区摒弃“广撒网”式引才,着力构建与产业地图高度契合的靶向引才体系,持续升级“1+N”人才政策体系,精准滴灌特色产业。聚焦种业创新,出台促进隆平种业人才高质量发展系列政策;围绕自贸区芙蓉区块标准化和植物提取物两大特色产业,制定骨干人才认定实施办法,强化支持激励。目前,芙蓉区共兑现大学生实习补贴27.03万元,隆平产业开发区共评选青年人才37人,自贸芙蓉区块持续认定骨干人才(E类),精准引才的种子正在开花结果。
平台,搭建起人才与产业对接的桥梁
为了让精准引才落到实处,芙蓉区着力构建多层次平台体系,搭建起人才与产业对接的桥梁。
华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作为“种业硅谷”重点企业,华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于2022年获评省级引才引智示范基地,芙蓉区兑现20万元配套支持资金,助力基地成功引进包括王朝晖、唐顺学、贾高峰博士在内的10位国际顶级生物育种专家,带动企业积极承担国家科技创新项目,聚力开展生物育种与智慧农业关键共性技术攻关。
在高端人才的引领下,基地成果丰硕:建成iLAB高通量基因型分型智慧实验室、农业领域首个DCS实验室,联合共建多个基因型鉴定中心;成功开发自主知识产权的迷你型基因编辑工具,启动生物育种大模型计划。目前,基地已研制多款智慧育种产品,开发200余款芯片(50余款为国内首款),专利授权121项,其中发明专利79项,外观设计26项,实用新型16项,软著授权137项,指导青年团队发表论文6篇。华智生物也凭此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以华智生物为代表的引才引智基地,正成为芙蓉区汇聚国际智慧、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载体。
今年9月,湖南省高级人才寻访联盟正式成立,汇聚82家重点单位共建高端人才服务生态。作为联盟在区域落地的重要支点,芙蓉基地于近期挂牌运行,通过“省级揽才—城区适配—产业落地”三级联动,为种业、数字农业、生物医药等优势产业搭建专属人才通道。
在一系列政策与平台的共同作用下,芙蓉区人才工作成效显著。截至目前,全区共有市级高层次人才近百人,择优认定区级高层次人才84人,培育优秀教育人才93人,优秀卫健人才30人。同时,不断加强高层次党政人才引育,近两年共引进49名事业编制高层次人才,其中博士4人,硕士45人,全区尊重人才、重视人才的氛围日益浓厚。
从一个人的“春天邀约”到一群人的“双向奔赴”,从省级人才平台的落地生根到真金白银的政策赋能,芙蓉区以系统思维与务实行动,诠释着引才的诚意与智慧,执笔书写出一份“近悦远来”的人才新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