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品味中华》|“挂面大王”陈克明:从失败哲学到世界舞台的东方面业之路)
近日,由中华酒与新华社瞭望智库联合推出的《品味中华·对话新时代企业家》第八期节目播出。节目深度对话“挂面大王”陈克明,讲述他从木匠到挂面行业领军人物的奋斗历程,解读他如何以“把一件事做到极致”的匠心精神,将陈克明食品打造为年营收近50亿元的行业龙头。观众将跟随他的讲述,感悟一位企业家如何在时代浪潮中坚守初心、砥砺前行,收获关于专注、诚信与文化自信的深刻启示。
![]()
“瞭望寰球,振兴中华”,在经济全球化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交汇点上,《品味中华·对话新时代企业家》聚焦中国企业家群体,深挖他们的精神内核与奋斗足迹。作为节目战略合作伙伴,诞生于1959年的中华酒品牌始终与时代同行,以高品位佳酿致敬时代有为之士。本次携手瞭望智库对话100名各领域优秀企业家,传播当代企业家产业报国情怀及实干、奉献精神,以前行中的民族品牌故事为底色,彰显国家发展底气与信心。
感谢苦难和失败:从木匠到“挂面大王”的创业心路
“我的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经历失败,年轻时经历了很多困难,所以后面遇到再大的困难也觉得能应付。”节目中,陈克明用朴实的话语回望创业征程。1984年,32岁的他因手指重伤告别十余年木工生涯,为养家糊口尝试种豆芽、卖鱼、收破烂等多个行业,却屡屡碰壁。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发现家乡南县缺少优质本地挂面,便立下“让南县人吃南县面条,让外地人也喜欢吃南县面条”的朴素目标,闯入挂面行业。
![]()
创业初期,面条质量时好时坏,陈克明苦于没有解决方案,偶然从粮站保管员的专业书中习得面粉筋度人工检测法,才终于入门。1987年,龙卷风卷走全部家当,在邻居一万元借款的支持下,他坚定信念从头再来。四十年间,他拒绝房地产、金融等行业的利润诱惑,深耕挂面领域,从一台日产200斤的手摇挂面机,成长为人均日产13吨的行业龙头,2012年带领克明面业登陆深交所,成为“面业第一股”。
![]()
“产品即人品,质量就是生命”是陈克明坚守的核心价值观。1996年,他主动停用增白剂,比国家标准实施提前15年;面对益阳面粉厂的破产欠款,他坚持偿还“员工的救命钱”,这份诚信为品牌赢得了广泛口碑。如今,面对市场变化,陈克明食品朝营养化、功能化转型,推出有机面、非油炸方便面等产品,同时完成代际传承,由儿子陈宏接力创新。而他始终怀揣一个梦想:“让世界不仅吃到中国的面,更能品出中国的精神与情怀”,让中国挂面成为中国饮食文化的闪亮名片。
从美食到美酒:中国饮食品牌的出海探索
作为跨越国界的文化载体,中国的美食与美酒,不但承载着国人的文化品位与生活追求,也受到越来越多海内外消费者的喜爱。中国酒业协会发布的《2025中国白酒市场中期研究报告》显示,逾半数白酒企业已着手布局或正积极拓展海外市场。近年来出海动作频繁的中华酒品牌,正是其中的先行者之一。
![]()
诞生于1959年的中华酒品牌,坚持“高定位、高品质、高品位”的发展原则,秉承“恪守传统、守正创新、优中选优”的制酒理念,率先创建“上善之地、上善之粮、上善之艺、上善之选、上善之匠”五大上善标准,不添加任何外来香精香料物质,以严苛标准为国人酿造一杯高品位的时代佳酿,近几年屡获比利时布鲁塞尔国际烈性酒大奖赛大金奖等各类国际荣誉,以过硬品质赢得世界认可。
在此基础上,中华酒跳出单纯产品出口思维,以文化弘扬为轴助推品牌出海,探索新型国际化路径:作为“中国韵味·文化推广大使”亮相法国巴黎文化展,携60件中国非遗精粹展现东方魅力;连续三年跨洲拍摄《有中华酒就有年味》春节贺岁片,凝聚全球华人情感共鸣;携手国家体育场·鸟巢、中国网球公开赛,让白酒文化融入国际体育场景。
![]()
从文化传播到渠道布局再到场景创建,中华酒的国际化步伐扎实而坚定。目前,产品已辐射港澳地区并成功进入美国市场,法国、意大利、澳大利亚等多国合作洽谈正稳步推进。正如陈克明希望世界通过中国面读懂中国精神,中华酒也致力于成为世界知名的中国酒品牌,以酒为媒助力全球文明交流互鉴,让世界在醇香中品味中国文化。
![]()
本期节目通过陈克明的创业故事,勾勒出一位“把一件事做到极致”的新时代实业家画像。从屡败屡战的坚韧到诚信为本的坚守,从深耕主业的专注到文化出海的远见,他的故事是中国食品行业发展的缩影,唯有坚守品质、深耕文化,才能让中国品牌绽放世界舞台。
未来,《品味中华·对话新时代企业家》节目将继续讲述更多企业家的奋斗故事。中华酒也将携手瞭望智库,以高品位醇香致敬时代奋斗者,助力“中国白酒”成为“世界白酒”,让世界爱上中国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