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权威访谈丨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央广网北京11月18日消息(记者车丽)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十五五”规划《建议》将坚持人民至上作为“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一项重要原则,指出,要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本期《权威访谈》从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医疗等方面进行解读。
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建议》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在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等方面部署了一批均衡性可及性强的政策举措。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党组书记、部长王晓萍:《建议》明确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战略任务,这是党中央准确把握我国发展的历史方位,深刻洞察发展环境变化,顺应人民群众新期待作出的重大部署,充分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人民性。我们将在数字经济、高端制造、现代服务这些领域里面发展创造更多高质量的工作机会,持续实施全民参保的计划,逐步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推动劳动者工资收入合理的平稳增长,让多劳者多得、技高者多得、创新者多得。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教育是基础,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根本。《建议》进一步明确,要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历史机遇,统筹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充分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和教育强国建设规律的准确把握和洞察,这更需要我们把教育系统有机地融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系统。我们将重点推进高校分类改革和区域结构布局,同步建设好国家人才供需大平台,以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需求为导向,优化调整学科专业设置,推进国家交叉学科中心建设,让基础学科基础研究为我们长远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看病就医是人民群众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建议》提出,要加强县区、基层医疗机构运行保障。优化医疗机构功能定位和布局,实施医疗卫生强基工程,推进全民健康数智化建设。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副主任刘志强:我们要夯实医疗卫生服务的公益性基础,向医疗卫生服务均衡可及全面发力,力争在“十五五”期间,二三级综合医院都能够提供儿科服务。同时我们还将努力提升急救、全科、感染等专业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推进巡回医疗、远程医疗、移动医疗,县域内基本实现分布式检查、集中式诊断,检验检查结果互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