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守护早产微宝贝”全国早产儿救助服务网络正式启动)
2025年11月17日是第十五个世界早产日。今年世界早产日的国际主题为:给早产儿一个坚实的开端,迈向更光明的未来。中国宣传口号“有爱有未来--呵护早产宝宝,托举健康未来”,“有爱·有未来”2025第六届“关爱早产儿健康成长发展研讨会”暨“守护早产微宝贝”项目十周年成果分享会在北京圆满举办。本次大会由北京春苗慈善基金会(以下简称“春苗基金会”)主办、上海第一财经公益基金会协办,公益时报社副社长张雪弢主持。
![]()
北京市民政局副局长、北京社会组织党建联合会会长赵学刚,中国医师协会新生儿科医师分会创始会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首席专家封志纯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儿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王丹华教授以及众多医疗专家、社会服务专家、公益伙伴、爱心机构、捐赠人、媒体伙伴、来自全国各地的春苗救助过的早产宝宝及家人等150多位嘉宾共聚一堂,共同见证 “守护早产微宝贝” 评估报告发布、项目十周年纪录片首映及 “守护早产微宝贝 — 全国早产儿救助服务网络” 的正式启动,并围绕“构建高质量早产儿救助服务体系”、“用爱倡导早产儿友好社会”以及“多方共筑早产儿救助服务网络”等关键议题进行了深度探讨。
回顾耕耘路,致谢守护心
春苗基金会理事长刘东医生代表春苗团队对到场嘉宾的莅临表示热烈欢迎与诚挚感谢。春苗人秉持“爱与专业“的服务理念,希望培养更多医务社工、链接更多平台,共同协作驱动成长,为更多需求家庭带来福祉。
![]()
春苗基金会理事长-刘东
北京市民政局副局长、北京社会组织党建联合会会长赵学刚进行开幕发言。作为春苗基金会的业务主管单位,赵学刚局长对春苗基金会所开展的公益项目及取得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也对春苗团队提出殷切期待,希望春苗基金会开展好每一个公益项目,好项目应该成为社会组织的第一追求。希望春苗基金会可以搭建更大的平台,链接好专业医疗资源、更多的爱心资源、各地社会组织,坚守初心,恰到好处地弥补社会服务的缺失。望今天能成为春苗基金会不平凡历程的又一开端,铭记在基金会发展的史册上。
![]()
北京市民政局副局长、北京市社会组织党建联合会会长-赵学刚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北京七悦社会公益服务中心理事长陶传进教授现场分享了春苗基金会开展早产儿救助项目十年的专项评估成果。从项目定位,到服务模式探索,再到爱心善款和团队能力以及对未来的期待。他提到:“春苗早产儿救助项目十年累计筹集善款7000多万元,为6200多个早产儿家庭提供了专业的服务。项目不仅在做简单的救助,面对早产儿这个特殊群体,需要有更多元更专业的服务,陪伴、帮助早产儿家庭走过最艰难的时光。项目的创新性、有效性、非常难得。希望春苗团队可以将这套经验模式不断完善,再进行复制推广,让当事人被赋能,让社会观念得到积极改变,让需求家庭能随时找到求助,不断完善服务体系。”
主持人张雪弢女士对陶传进教授的这份评估报告有着自己的感悟,她说:“这份评估报告的解读既严谨又充满温度,是对项目十年社会价值的肯定,也为项目未来的航程校准了方向。”
![]()
本次会议还发布了“守护早产微宝贝”项目十周年纪录片,通过真实的生命故事,让与会嘉直观感受了早产宝宝的生命奇迹和早产家庭所承受的挑战,对早产儿群体的生存现状有了更深的体会。
春苗基金会联合创办人崔澜馨秘书长带领大家回顾了春苗基金会最初开展早产儿项目救助的背景,2015年,春苗团队在没有资金、资源、人力的情况下,启动了早产儿救助,她调侃说这个项目本身就是一个“早产儿”,所面临的挑战是巨大的,面对挑战和压力,春苗人没有退缩,做难而正确的事是春苗的基因,对生命的敬畏和坚守是春苗创办的初心;十年的守护,春苗人见证了一个又一个生命的奇迹,春苗人相信,每一个早产宝宝都能活出自己的精彩人生,因为不是有希望才坚持,而是坚持才有了希望。
任何一个社会问题的有效解决都需要从项目的真实需求出发,春苗基金会杨雅副秘书长联合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工作系副教授徐硕老师,分享了《重症早产儿家庭及人群调研成果》,再一次诠释了春苗团队“爱与专业”的服务理念,根据受益人的真实需求去设计和完善项目,让每一份数据都有科学依据,让我们的“守护早产微宝贝”公益项目能够精准帮扶到每一个早产家庭的真实需求。
“守护早产微宝贝-全国早产儿救助服务网络”启动
春苗基金会刘东医生、弘爱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理事长文颖、贝亲中国副总裁叶芳莹、中国医师协会新生儿科医师分会创始会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首席专家封志纯、春苗受助人代表、早产小勇士代言人肉肉与妈妈、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儿科主任医师王丹华、昆仑信托有限责任公司首席顾问黄志斌以及上海第一财经公益基金会张琳共同上台以及现场所以嘉宾见证了“守护早产微宝贝-全国早产儿救助服务网络”启动。
“守护早产微宝贝”全国早产儿救助服务网络旨在汇聚社会力量、拓宽筹款渠道、打破地域与资源壁垒,构建 “信息互通、资源共享、服务协同” 的全国性早产儿救助生态,让更多早产儿家庭被看见、被支持,并持续提升这一群体的整体福祉。
![]()
全国早产儿救助服务网络启动仪式嘉宾合影
圆桌对话,共聚力量
从调研看见需求,以对话凝聚共识,来自行业内外的医学专家、社会服务专家、公益伙伴、爱心机构、捐赠人、媒体伙伴也就“构建高质量早产儿救助服务体系”“用爱倡导早产儿友好社会”“多方共筑早产儿救助服务网络” 三大关键议题展开深度对话。
“高质量发展”自去年起已成为全民热议的时代命题,春苗同样热切期盼这一发展理念能深度浸润早产儿人群服务领域,深圳市妇幼保健院社工部督导于丹 、中华女子学院社会工作学院副教授王献蜜、中国医师协会新生儿科医师分会副会长李秋平、北京掌欣社会工作发展中心主任倪明辉、广州市北达博雅社会工作资源中心医务社工项目总监温冬宝分别从医务社工服务、临床医疗服务、社工机构角度、患者群体角度及人才培养和研究倡导角度分享了在构建高质量早产儿救助服务体系中各方力量的协同参与的重要性。各位嘉宾共同呼吁,希望更多社会力量一起行动,对早产儿家庭的支持从经济延展到精神力量,为这一特殊群体带来更有力的保障,是对早产儿人群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具体实现。
在《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一2030年)》中,“建设儿童友好城市和社区”特别被写入“儿童与环境”领域的主要目标之一,而”早产儿友好社会”的重要因素,就是公众对早产儿的进一步了解和关注。
在“用爱倡导早产儿友好社会”圆桌论坛环节,来自微博政务公益运营总经理李峥嵘 、内容创作者哀绿妈妈洪朝阳、字节跳动公益平台运营负责人叶亮、《财新周刊》副主编任波和崔澜馨秘书长分别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进行了分享。
哀绿妈妈洪朝阳老师结合自己的参与公益项目的实践经验,早产只是一种生命的状态,早产宝宝的健康成长需要更多社会力量的关注和支持。把公益观点和知识点传递出去,让更多人参与进来,感受生命的力量,得到多位分享嘉宾的共鸣。
在多方共筑早产儿救助服务网络圆桌论坛环节,作为春苗基金会来自各领域的重要支持伙伴,贝亲中国副总裁叶芳莹女士 、与你童创(上海)企业孵化管理有限公司主理人童国建先生 、昆仑信托有限责任公司首席顾问黄志斌、腾讯公益平台行业运营负责人焦建宁、福建省恒申慈善基金会秘书长游劢,分别分享了与春苗基金会早产儿救助项目的渊源以及未来如何继续共筑早产儿救助服务网络的行动和期待。
每一个嘉宾的结缘过程都源于对这个“早产儿群体”的关注,看似偶然,实则必然。对生命的敬畏和对弱势群体的关怀成了编织早产儿救助服务网络的重要结点。一个又一个真实的案例和生命故事让大家越来越相信,每个微小的生命都值得守护。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为了救助更多早产宝宝,春苗团队积极的拓展各地合作伙伴,今年6月,福建省恒申慈善基金会与春苗基金会达成战略合作。在各位嘉宾的见证下,“恒星计划”守护早产微宝贝福建专项正式启动。即日起,春苗基金会将携手恒申基金会资源共聚,一起为福建地区的早产宝宝保驾护航。
温情定格:致谢每一份守护,共创有爱记忆
活动现场还特设“手心里的宝”早产儿微展,通过早产儿模拟人偶、早产宝宝的成长变化、奶瓶咖啡体验早产宝宝的吸吮过程、以及全力以赴的掰手腕游戏拉近了与会嘉宾与早产儿议题的距离。
在温暖互动中传递公益项目的温度。让参与公益、体验公益的门槛降低,让更多爱心力量都可以参与到公益项目中。
![]()
全国救助服务网络的落地,需政府、医疗、企业、社会力量形成合力,从政策保障、专业服务、资源供给等多维度发力,才能真正提升早产儿生命质量与家庭福祉。
在各方社会力量和公益伙伴的支持下,第六届“关爱早产儿健康成长发展研讨会”暨“守护早产微宝贝”项目十周年成果分享会圆满落幕,十年耕耘,凝聚过往所有爱与努力,今日为约,呼唤更广泛社会力量加入,每一个微小的生命都值得守护,凝心聚力守护早产微宝贝,有爱,有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