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江苏召开这个会议,部署高质量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
11月17号,江苏省委召开城市工作会议,对进一步推动江苏城市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作出部署。
![]()
笔者注意到,这是今年7月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召开后,经济大省江苏历时4个多月蕴酿、谋划,在全省层面召开的一次高规格会议。此前,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在全省各地多次聚焦城市工作开展调研。省有关部门也组成联合调研组,赴全国各地开展专题调研。在此基础上,江苏还正在制订关于推进城市高质量发展的行动方案,近期有望出台。
这次会议上,大家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工作的重要论述和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总结新时代以来江苏城市工作的经验,分析研究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围绕加快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这一目标,深入开展交流探讨。
笔者从会上了解到,新时代以来江苏城市发展迈出坚实步伐,取得显著成效: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从2012年的63%上升到去年的75.5%;全省县级市城区常住人口超过50万的有6个,镇区人口超过10万的特大镇有29个;13个设区市全部是国家创新型城市;全省城市轨道总里程近1300公里,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和棚改安置房近500万套、惠及近1300万群众,获联合国人居奖、中国人居环境奖的城市数量全国最多……
然而,大家也深刻认识到,新形势下,距离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江苏仍有一定差距。例如,江苏整体土地开发强度居全国各省区首位,接近22.8%,但发展的质量效益还有提升空间,城市的经济密度远低于国际大都市。
对标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的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6个方面要求,江苏如何识变应变求变,走好内涵式发展之路?
会议现场,大家观看城市工作创新实践专题片,一同观摩国内外部分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特色做法与创新实践,以“他山之石”开拓视野、博采众长。
放眼国际大都市:
巴黎在城市化进程中妥善处理古城保护与新城发展的关系;
新加坡注重城市规划的重要引领作用,持续提升城市功能和宜居品质;
巴塞罗那将历史故事、民俗风情等文化记忆融入城市更新,富有特色和艺术审美的城市空间与建筑风貌成为鲜明标识。
细看国内兄弟省市:
上海从一江一河的“世界会客厅”到15分钟生活圈的“温暖烟火气”,把人民城市理念体现到工作的每个细节。坚持数智赋能,让城市运行像机器一样精密。
杭州牢固树立拥抱外来者、留住年轻人的城市发展理念。城市空间既富有创意又精致人文,营造自由创新、便捷高效的发展环境。
深圳作为高密度超大城市,聚焦人地矛盾,因地制宜探索出了精细化、高效化、人性化和最优化的“产城人”解决方案。
成都将好山好水好风光融入城市,城市空间形态大开大合、功能结构定位清晰,产业布局科学合理。高度重视城市品牌塑造,流量经济带动效应显著。
在会上,省发改委、省住建厅分别汇报了全省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和全省城市发展的情况。南京、苏州、徐州、扬州也交流了城市发展的经验心得。笔者发现,无论国内还是国外,投资于人、协调发展、品质提升、动能转换……都已成为城市发展的最新关键词。
思想在交流中碰撞,认知在探讨中深化。大家一致认为,总书记明确指示江苏“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也应体现到城市工作的方方面面。根据总书记强调的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七个方面任务,结合江苏城市发展的现实需要,会议提出了“七个着眼”:
——着眼结构优化,完善现代化城市体系。
——着眼动能转换,增强城市发展动力活力。
——着眼品质提升,提高城市生活舒适便捷度。
——着眼绿色转型,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
——着眼风险防范,提升城市安全韧性水平。
——着眼文脉赓续,涵养城市精神品格。
——着眼治理增效,健全城市运行管理服务机制。
城市承载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现代化的重要载体。光阴流转,城市发展的“时与势”已悄然重塑,城市工作也注入了全新内涵与使命。从新的起点出发,江苏将以实干为笔,自觉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城市成为人人向往的美好家园,书写好“走在前、做示范”的新答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