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青椒评论丨引才如治水:湖南在成都“开凿”人才新渠)
▲“智汇潇湘 才聚湖南”成都站专场招聘活动现场。摄影:张必闻
——“智汇潇湘 才聚湖南”(成都站)系列评论之八
□熊万馨(西南交通大学)
当“智汇潇湘 才聚湖南”的邀约随着冬日的暖意抵达成都,一场跨越千里的双向奔赴就此开启。这座因都江堰而润泽千年的城市,比任何地方都更懂得“开渠引水”的价值——李冰凿开宝瓶口,将洪水化为滋养天府的活水。
治水之要,在疏不在堵。当不少地区仍在用高薪政策“围堵”顶尖人才时,湖南却选择了一条更显智慧的道路:开渠引水。本次“智汇潇湘 才聚湖南”活动精准聚焦大学生创业领域,推出覆盖创业全周期的“七个一”政策,正是为川渝学子的创新活力开辟了一条通畅的河道。一渠清水,贵在流动与活力。因此,这不仅是一次人才引进,更是为青春的创造力寻找最佳出口,让智慧之水能够顺势而下,自然奔流。
引水之智,在势不在力。再充沛的水源,也需宽广的河道才能奔流不息。湖南的底气,正来自于其现代化产业体系构成的深厚“河床”。从创业基金直投到孵化基地入驻,从投融资精准对接到免费资源供给,这套精心设计的组合展现了一个深刻认知:新时代的人才,渴望的不仅是就业岗位,更是实现价值的舞台。当下,湖南开启了人才价值的全新评价体系——这里衡量的是梦想的宽度、创新的高度和成长的厚度。正如都江堰利用自然地势引导水流,湖南正是借助国家战略与产业升级的大势,为人才发展开辟最佳路径。
用水之道,在活不在死。湖南的智慧更体现在“不求水波激荡,但求源流绵长”的久久为功上。纵观连续多场系列活动,400余个有意落地湖南的大学生创业项目参与对接,15家孵化基地和7个政策性扶持基金现场指导和推介,这些数字背后,是湖南对人才生态的长期投入和持续培育。它不追求人才的点缀,而要人才的扎根;不满足于一时热闹,而追求创新活力的持续迸发。这种难能可贵的耐心,恰恰是当下人才竞争中稀缺的品质。
水到渠成,在乎共鸣。活动现场一位在湘成功创业的四川学子的分享,为在场人们再现了自己的实践经历并分析了发展机会,他的经历证明:在湖南,个人奋斗能与城市发展产生化学反应,实现价值共生。这种“我与湖南共成长”的确定性,正是最坚实的共鸣。通过人才与城市产生深度共鸣,将“他乡”变为“此乡”,让人才真正落地生根。
湖南在成都开凿的这条“人才新渠”,展现了一种前瞻性的人才观:在新时代的竞争中,胜利不属于简单堆砌资源的筑坝者,而属于懂得构建生态的引水人。在这场“来湘创业”的邀约中,湖南已经用治水的智慧,找到了人才与地方发展和谐共生的路径。
湘江北去,江水滔滔;人才南来,活力不息。湖南在成都开凿的这条“人才新渠”,不仅连接了湖南的产业需求与四川的人才优势,更连通了大学生的当下选择与未来成长。当更多川渝学子沿着这条渠道奔赴湖南,我们看到的将不仅是个人梦想的实现,更是一个省份与一代青年的双向成就。引才如治水,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湖南正用行动证明,这条人才新渠必将奔涌出这个时代最动人的发展乐章。
相关阅读:
青椒评论丨潇湘筑就黄金台,但请君从锦江来
青椒评论丨湘聚蜀地奔赴未来,湖南的魅力从何而来?
青椒评论丨湘遇锦官城,千里共芙蓉
青椒评论丨潇湘机遇汇蓉城:一场跨越山水的“人才会盟”
青椒评论丨“成”功“湘”逢:这场人才之约书写区域协同新篇
青椒评论丨于天府求贤,聚智汇潇湘
青椒评论丨“湘”约蓉城,“才”聚未来:一场诚意满满的青春邀约
来源:红网
作者:熊万馨
编辑:孟婉
本文为理论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theory.rednet.cn/nograb/646955/90/1541662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