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我国顶尖人体微生态学家襄阳发布倡议,引先进诊疗共书新质生产力新篇)
2025年11月2日,2025年国家级医学继续教育项目“血液肿瘤精准治疗与微生态研究前沿学习班”暨中国抗癌协会肠道微生态指南巡讲-襄阳站学术会议在湖北襄阳隆重举办。来自全国血液肿瘤、实体肿瘤、微生态、免疫及外科学等领域的顶尖学者齐聚,共同见证了《关于发展整合生物治疗新质生产力高质量推动人体微生态与免疫调控研究及应用提升全民健康水平的跨学科专家倡议》(以下简称《倡议》)的发布,这是我国医学界首次就人体微生态与免疫调控领域发布的系统性跨学科专家倡议,标志着该领域研究与应用进入规范化、产业化发展的新阶段,为重大疾病防治和全民健康水平提升提供了新路径。

大会主席、CACA肿瘤与微生态专业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王强教授指出,我国每年新发肿瘤病例超450万,慢性病患者人数已突破5亿,传统治疗面临疗效瓶颈与医疗负担双重挑战。人体微生态作为“人体第二基因组”,其与免疫调控的相互作用已成为破解慢性疾病的关键。例如,以肠道菌群移植为代表的低风险生物治疗技术,对难治性艰难梭菌感染的治愈率超过90%,对炎症性肠病、自闭症等疾病的缓解率超60%,体现了中西医结合的独特优势。

《倡议》主要起草人之一、宏心(生物治疗)医学科学奖常务副会长毛欣主任强调,我国在人体微生态基础研究方面已与国际同步,部分临床应用如FMT标准化、精准益生菌工程化研发等甚至领先。相关技术有望与细胞基因治疗、噬菌体疗法等共同构成整合生物治疗体系,成为“中国创全球新”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共享成果。

《倡议》从技术创新、临床应用、产业规范与政策保障四个维度提出系统性方案,核心内容涵盖三方面:
一、将微生态技术作为应对重大疾病的新突破。相比传统治疗副作用大、易复发、成本高等问题,微生态与免疫调控技术具有低风险、高疗效、低成本优势,为临床提供了新选择。
二、通过四大路径构建“产学研用”协同体系:
1.技术创新:加强从微生物组解析到靶向干预的全链条研发,推动FMT、噬菌体疗法等核心技术向基层普及。
2.临床应用:推广“阶梯式治疗”模式,根据疾病轻重选择益生菌、FMT或联合生物制剂等精准治疗方式。
3.产业规范:制定微生态制剂生产标准、菌群移植操作规范等,建立企业自检、第三方质控与政府监管相结合的质量体系。
4.政策保障:推动相关技术纳入重点医学研究计划与医保目录,建设国家级、省级、地级三级诊疗服务网络。
三、针对“标准缺失、监管空白、基层普及难”三大痛点提出解决方案:
● 由国家卫健委牵头制定技术规范,统一检测方法与操作流程,并完成首批10家国家级示范中心认证。
● 将微生态与免疫调控纳入医学院校课程,五年内培养1000名认证骨干医师。
● 依托医共体机制在基层医院设立微生态诊疗单元,以远程会诊对接上级资源。
《倡议》由宏心(生物治疗)医学科学奖牵头发起。该奖成立于2021年,以“宏图励志,生命之心”为宗旨,聚焦生物治疗领域的科研转化与临床创新,致力于推动“中国创全球新”,受到国家部委指导与支持。与会专家一致表示将积极投身这一事业,为提升全民健康水平贡献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