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沿着总书记的足迹看山东|以人为本,让城市治理有精度更有温度)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2018年6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青岛市李沧区上流佳苑社区,走进社区便民食堂,同居民热情交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把更多资源、服务、管理放到社区,更好为社区居民提供精准化、精细化服务。
七年多来,青岛始终牢记总书记的嘱托,以居民需求为导向,推动资源下沉、智慧赋能、服务升级,让幸福在家门口落地生根。
过去,居民买菜要跑两站地,如今,下楼就能买到新鲜蔬菜。2022年,社区投资1000多万元,打造了一条近3000平方米的“幸福街”,把便民服务、托幼托育、卫生健康、文化服务、居家养老等5大类54项服务“打包”送到居民身边。
更暖心的是,社区将民政救助、卫生健康等6大类50多项便民服务事项“搬”到居民身边,平均每月帮居民代办事项150件,真正实现“小事不出家门、大事不出社区”。
针对老年人吃饭难题,社区的绿色便民大食堂自2017年开办以来,始终坚持惠民原则,社区60岁以上老人就餐享受3折优惠。遇到雨雪天,居民志愿者还会免费上门送餐,让独居老人也能吃上热乎饭。
在智慧化建设方面,社区也走在了前列。2023年,社区升级改造有线电视平台,嵌入了党建、社会救助、电视订餐、远程问诊等6大类52项服务,让居民从“看电视”变成“用电视”。
通过智慧电视,居民可以实时查询社区动态、缴纳费用,独居老人还能使用“一键呼叫”系统,实现24小时安全守护。面部识别无感通行、智能垃圾分类、高空抛物监测、老人跌倒自动报警……智慧服务的温度,在每一个细节中传递。
社区还创新推行“1+3+N”党员精准联户模式,由一名党员联合物业、志愿者和共建单位党员组成服务团队,每月上门走访,收集诉求,形成问题解决闭环。幸福街的茶馆,每天都有近200位老人品茶聊天,这里成了居民议事的“公共客厅”。大家提出的充电桩加装、健身设施更换等建议,都能得到及时回应。
为了激发居民参与治理的热情,社区还制定了《幸福积分管理兑换办法》,将公益活动、志愿服务等35项内容纳入积分体系,居民可凭积分兑换消费金。如今,上流佳苑社区已有368名注册志愿者,参与服务5.7万人次。
从资源下沉到智慧赋能,从精准服务到民心凝聚,青岛用实践证明了:基层治理的核心,始终是“以人为本”。
未来,青岛将继续把更多服务送到居民身边,让城市治理既有精度,更有温度,让居民的幸福感,在家门口不断升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