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广西五年助残答卷:饭碗稳了、康复易了、幸福看得见)
10月30日,自治区政府新闻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十二场)。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从会上获悉,“十四五”以来,广西聚焦残疾人急难愁盼问题,民生保障坚实有力。全区累计有278.13万人次残疾人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和特困供养范围,帮助36.4万名就业年龄段残疾人稳定就业,为95.18万名残疾人提供免费基本康复服务,让残疾人生活“安心更暖心”。
发布会现场。
就业是残疾人实现自我价值、融入社会的重要途径,也是保障其稳定收入的关键。广西通过打造“助残就业 桂在行动”特色品牌,为残疾人就业搭建多元化平台。五年来,全区36.4万名就业年龄段残疾人实现就业,就业率达59.4%,比“十三五”末提高了7.6%。同时通过建立“阳光助残基地”、培育“美丽工坊”、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等措施,累计帮扶残疾人14.6万人次,牢牢守住不发生残疾人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在基本生活保障方面,广西持续提高残疾人福利水平,让残疾人感受到政策温度。残疾人两项补贴标准从每人每月80元提高至每人每月90元,惠及残疾人111万人次。100多万名残疾人参加了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43万多名残疾人获得参保资助。全区有托养服务机构196个,持续实施“阳光家园计划”项目,共为17.37万名残疾人提供日间照料、托养服务。
此外,广西助残志愿服务体系日益完善,全社会关心关爱残疾人的氛围愈发浓厚。全区已组建4088支助残志愿服务队,每年开展助残活动超2万场,涵盖生活照料、技能培训、心理疏导等多个领域;在教育帮扶方面,“阳光助学”项目累计资助4.48万名残疾学生,为他们点亮求学梦想;在体育事业领域,广西残疾运动员在残奥会、全国残运会等重大赛事中屡创佳绩,摘金夺银,展现了广西残疾人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