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开始征地了!南京又一所大学改扩建,曝出突破性进展!)
南京多个大学,加速扩容!
刚刚,南京理工大学汤山校区改扩建,迎来突破性进展!据官方透露:已对该片区土地进行征收
......
今天,我在官方留言平台看到,有网友咨询江宁汤山青林沿村的拆迁计划,官方回复曝出重磅消息。
据官方回复:南京市江宁区汤山街道青林社区沿村,
因南京理工大学汤山校区改扩建项目,对沿村三组、四组土地进行征收。
![]()
这意味着
近期不是拆迁
,
实际
是进行土地征收,用于南理工汤山校区的扩容。
![]()
据了解,今年
6
月,
南京理工大学汤山校区扩容项目建设用地正式获得批复
,新校区建设开始提上日程。
![]()
随后,江宁区发布征告〔
2025
〕
76
号文件,将江宁区汤山街道国有农用地
0.0456
公顷转为建设用地;将汤山街道农民集体所有农用地
8.0685
公顷转为建设用地同时将农民集体所有土地
8.3906
公顷征收为国有。从被征地村组来看,包括了青林社区沿三组、青林社区沿四组等。
![]()
南京理工大学汤山校区扩容项目,位于南京市江宁区汤山街道汤龙路
200
号
,靠近S6号线南京猿人洞站,周边有南京理工大
学汤山科研试验中心。项目建设规模约
16.8
8
万平方米,将分
A
、
B
两个分区建设。建设内容包括:教学试验用房、图文信息中心、综合服务中心、学生宿舍等。
![]()
要知道,南理工汤山校区的扩容最早可以追溯到
2017
年,至今已经
8
年时间,如今开始征地,建设进入快车道。
南京理工大学是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的全国重点大学,截至目前,南京理工大学已有南京、江阴、盱眙三个校区。
此外,还有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高淳校区、南京理工大学汤山校区等多个以南理工命名的高校。
其中,汤山校区在
2021
年由南京理工大学接管并作为继续教育学院使用。其核心职能是开展专接本教育,面向已取得专科学历的学生。
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高淳校区
则
是该校新建的生态型大学园区,位于高淳区澄心路
11
号,
2025
年
9
月正式启用
,
现阶段招生批次主要为二本。
实际上,南京近年来高校建设动态频繁,除了南理工之外,
多个重点高校陆续启动新校区建设和地址调整。
南京大学:
拟在青龙片区选址建设新校区。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
龙袍校区于2025年1月16日正式签约落户南京市六合区龙袍新城。
![]()
南京师范大学:
新校区确定落址六合灵岩片区,计划容纳学生约9000名,拟于2028年9月建成启用。
![]()
南京农业大学:
位于江北新区的滨江校区已于2024年9月正式投用,约16000名师生首批进驻。
![]()
南京林业大学:
位于溧水的白马校区于2024年8月20日正式启用,当年9月迎来首批约5000名师生入驻。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江北新区国际校区位于江北五桥板块,已于2024年10月正式开工,预计2028年建成。
![]()
江苏开放大学:
新校区项目位于桥林街道。预计2025年投入使用,预计将吸引1万多名在校学生和近2000名教职员入驻。
![]()
从近些年高校的改扩建、搬迁等动态来看,有个显著的变化——
都是从城市中心向城市外围扩散。
这种高校外迁的趋势,对学校和城市而言都是一种共赢的局面。
首先,城市中心区域由于长期发展,土地资源已经十分紧张,难以满足高校扩建的需求。
相比之下,城市外围地区最不缺的就是土地资源,但最缺的是人气。高校的迁入恰好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为城市外围地区带来源源不断的消费力。
其次,随着大量师生的到来,区域的交通配套、商业配套等都会随之快速发展
。原本可能略显荒凉的城市边缘地带,很快就会变成一个充满活力的新兴区域。这不仅改善了当地居民的生活品质,也为整个城市的均衡发展做出了贡献。
另外,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每年都会培养出大量的专业型人才。这些人才可以精准对接当地的产业需求,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特别是在一些新兴产业集中的区域,高校的到来更是如虎添翼,可以形成产学研一体化的良性互动。
企业可以与高校开展深度的产学研合作项目,定制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专业人才。这种合作模式不仅可以帮助企业解决人才短缺的问题,还能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创新能力。对于高校而言,这也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可以让教学更加贴近实际,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写在最后:
对于老校区而言,新建校区可以有效缓解老校区长期面临的空间压力,为高校的发展提供更多可能性;而对于城市外围地区来说,新校区的到来就像是一针强心剂。大学城的建立意味着大量人口的涌入,这不仅仅是学生和教职工,还包括为高校服务的各类人员。人口的集聚必然带动周边配套设施的跟进,从而推动整个板块的快速发展。
高校的改扩建,重塑了城市的空间结构,优化了教育资源的分布,同时也为城市的创新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随着多个大学的改扩建,南京将进一步巩固其在全国高等教育版图中的重要地位,为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和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