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Pixso 2.0 来了,AI 设计时代全面加速!)
近日,国产设计协作平台 Pixso 发布2.0版本。本次升级以“AI驱动的全流程设计协作”为核心,覆盖从 AI 文生设计稿、一键生成设计文件、变量化设计系统,到多端代码输出与鸿蒙生态适配等能力。据悉,Pixso 2.0在大文件打开速度上实现近50% 的提升,同时在稳定性与内存占用方面做出显著优化。此次迭代标志着 Pixso 在“创意”与“交付”层面的无缝衔接上迈出了重要一步,进一步推动设计成为企业数字化生产力的核心支撑。
![]()
近年来,生成式 AI 与自动化交付正深刻改变设计行业的生产方式。设计不再仅仅是“做图”,而是向“生成-迭代-交付”的生产链转变。这种趋势不仅影响单个设计师的工作方式,也重塑了企业级设计团队的协作模式。在这一背景下,Pixso 2.0将行业趋势落地为可操作的工具能力:AI 可以根据产品需求自动生成页面初稿,变量系统支持统一主题下的多端联动,D2C(Design-to-Code)功能则实现与前端工程的高效对接。这套能力组合面向的不仅是个人创作,更是企业级协作与交付场景的全面覆盖。
AI 文生设计稿,从需求到页面只需一步
Pixso 2.0的 AI 文生设计稿可通过自然语言输入生成完整页面样式与布局,并支持多页面批量生成,直接保存为 Pixso 原生设计文件。这意味着设计师仅需描述产品需求,即可快速获得初步视觉稿,节省了传统设计中从草图到高保真稿的重复工作量。
这一能力不仅在创意阶段提供高效支持,也在产品评审与迭代中发挥重要作用:AI 生成的页面可作为“参考稿”或“快速交付底稿”,有效减少设计启动和多轮沟通的成本。
![]()
变量系统与团队资源库,设计治理进入“可编排”时代
新版本引入了系统化的变量管理(颜色、数值、文本、布尔)和可共享的团队资源库,支持组件属性变量化与跨团队共享。对于大规模设计系统,这意味着一次修改即可在产品线中生效,大幅提升设计一致性和维护效率。
以企业品牌更新为例,传统设计修改往往涉及多个文件、多个设计师和开发手动同步,容易产生“样式漂移”或交付不一致的问题。而在 Pixso 2.0版本 中,只需在变量系统中修改一次,相关组件即可在整个产品线自动同步更新,真正实现设计系统的“可编排化”。这对于需要保持视觉和交互统一的大型企业或跨区域团队尤为重要。
![]()
多端兼容与工程化输出(D2C)
Pixso 2.0在设计与工程之间搭建了更直接的桥梁:支持将设计稿转为 HTML、ArkUI、Flutter 等前端代码,并提供 HTML 转设计稿的双向能力。这种闭环不仅缩短了设计交付周期,还大幅减少了手动复刻和沟通成本,使设计与开发协作更加高效。
尤其在企业内部产品迭代或快速上线场景中,这一能力能够显著提升响应速度。例如,针对移动端应用更新或跨端产品界面调整,设计师在 Pixso 生成新界面后,开发团队可直接获取可用代码,几乎无需二次重构。
![]()
体验与性能全面升级
在用户体验层面,Pixso 2.0对 大文件处理、轮廓模式、内存占用与响应速度 做了全方位优化。相较之前版本,在复杂设计文件的打开速度提升近50%,组件实例联动响应更加流畅,轮廓模式切换明显加快。稳定性优化也有效降低了崩溃与无响应的发生概率,为团队日常协作提供了可靠的基础保障。
此外,Pixso 2.0的优化不仅体现在性能数据上,也反映在日常工作流中:无论是多人实时协作,还是在设计系统中进行大规模组件管理,操作流畅度都得到显著提升,提升了设计师的工作效率和创作体验。
前瞻与持续迭代
对于 Pixso 来说,2.0版本只是以 AI 为核心的持续演进中的一环。未来,Pixso 将继续在 AI 生成能力、跨工具兼容、企业级部署与国产生态适配等方面持续进化,旨在将设计转化为可被企业广泛采纳的生产力工具。
随着企业数字化转型加速,对设计效率、跨部门协作和交付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Pixso 2.0的发布,不仅是一款工具升级,更是一场设计生产方式的加速革命,为企业提供更高效、更智能的创意与交付方案。
关于Pixso
Pixso 是一款面向设计师、产品与研发团队的协作设计平台,致力于将设计打造成企业生产力的核心。通过 AI 驱动的设计生成、组件化与工程化交付能力,Pixso 帮助团队实现从创意到交付的无缝协作,推动企业在数字化时代的创新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