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 > 正文

在4800米高原“盖被子”,为冰川消融按下“减速键”

0
分享至

(原标题:在4800米高原“盖被子”,为冰川消融按下“减速键”)

01中国科学家在达古冰川开展全国首次“盖被子”实验,已持续六年,累计铺设面积达7000余平方米,减缓消融厚度接近3米。

02达古冰川1989年至2023年退缩近76%,现有冰面积仅为0.54平方公里,成为我国唯一入选“全球冰川消亡名单”的冰川。

03南京大学科研团队引入新型辐射制冷材料,太阳光波段反射率高达95%,可使冰川年消融量减少3米以上,最高处接近5米。

04全球80%以上冰川加速退缩,83%可能到2100年消失,王飞腾强调部分区域已越过不可逆转的“临界点”。

052025年为国际冰川保护年,达古冰川推出多项研学活动,呼吁公众关注冰川消融问题,推动全球冰川保护行动。

以上内容由传播大模型和DeepSeek生成,仅供参考

在中国海拔四千多米的地方,雪山巍峨中,有一群人正在努力给冰川“盖被子”。

所谓“冰川盖被”,是一种通过在冰川表面铺设隔热反光材料以减缓消融的保护措施,原理就如同“给雪糕裹棉被”。近年来,随着全球变暖加剧,冰川消融的“警钟”不断敲响。坐落于青藏高原东南缘的达古冰川,就遭遇着重大危机——1989年至2023年的34年间,退缩近76%。

给冰川“盖被子”现场。受访者供图

2020年,中国科学家在达古冰川开展全国首次冰川“盖被子”实验,如今已持续六年,累计铺设面积达7000余平方米。今年9月底实测结果显示,4个月前(5月)为冰川铺设的“盖被子”区域,减缓冰川消融厚度接近3米。

2025年是国际冰川保护年。“冰川盖被”,如何减缓消融?是“杯水车薪”还是“立竿见影”?记者对话多位人士,试图找到实验背后的故事,以及万年冰川向我们发出的生态之问。

达古冰川风貌。受访者供图

“冰川盖被子专业户”


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黑水县达古冰川,海拔4860米的雪山之巅,一场冰川“盖被子”实验已经持续了六年。

“冰川盖被子专业户”——这是达古冰川管理局科研处副处长张伏的微信名。在此工作了10余年,亲眼目睹达古冰川肉眼可见的消融,他对“盖被”这件事有别样的执念。

达古冰川,是我国纬度最北的海洋性现代山地冰川,被誉为“冰川遗迹百花园”,也是我国唯一入选“全球冰川消亡名单(GGCL)”项目的冰川。研究数据显示,从1989年至2023年的34年间,达古冰川退缩了近76%,现有现代山地冰川10条,冰面积仅为0.54平方公里。

达古冰川。受访者供图

“以前的冰墙有20米,相较于2008年,现在冰崖已经后退了几百米。”张伏表示。从不同时期的冰川图中,可以清晰看到,2005年7月,冰川表面有厚厚的积雪覆盖,透出冰蓝色光泽。而2014年8月,同一位置仅能看到裸露的灰褐色岩石和冰川融水形成的湖泊。


这场“盖被子”实验的开启,可以追溯到2019年。当时,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研究员、冰冻圈科学与冻土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王飞腾机缘巧合之下来到达古冰川,感慨冰川消融的同时,也注意到这里是进行“盖被”实验的好地方——冰川较小、交通便利、地势较缓。

“达古冰川是海洋性冰川,受气候影响的变化很剧烈。而小冰川在面对气候变暖时尤为脆弱。”张伏介绍,大部分冰川都在无人区,而达古冰川距离中心城市近,从成都驾车前往仅5小时。

达古一号冰川近年来的变化。受访者供图

此外,这里还拥有全球海拔最高的客运索道,通过索道到达海拔4860米的山顶后,距离冰川只有不到两公里,便于实验材料运输。而其中,达古17号冰川附近地势相对平缓,方便进入,材料铺设后也比较容易固定。

于是,2020年盛夏,王飞腾团队在达古17号冰川开展了全国首次冰川“盖被子”实验。首个实验场地为500平方米,科研人员从高海拔向低海拔铺设土工织布——一种涤纶等高分子聚合物制成的合成纤维。当时实验效果显示,能够减缓冰川消融1米/年。

“‘盖被’的原理很简单,就是在冰雪表面覆盖一层隔热反光材料,增大冰面反射率,减少太阳辐射的吸收和冰的表面热交换,从而减缓冰川消融。”王飞腾说。

如今,六年过去,在多位“冰川盖被子专业户”的努力下,达古17号冰川已累计铺设7000余平方米的“被子”。“与未受保护的冰川表面相比,‘盖被子’区域可以说是天壤之别。”张伏感慨道。

给冰川“盖被子”现场。受访者供图

让冰川“退烧”并不容易

在海拔4860米的达古冰川之上,竖着一块“让冰川退烧”的牌子。这是包括张伏在内许多人的期盼,可要达成这个目标,却并不容易。

“虽然可以通过索道到海拔4860米的山顶,但距离实验场地还有一段脚程。”王飞腾冰川保护团队成员谢宜达分享,在高海拔冰原之上,扛着几十斤、几百斤重的土工织布步行一两公里并不轻松,既要克服极寒、缺氧,也要适应恶劣的道路环境。

在没有积雪的情况下,这段路程可能只需二三十分钟,可是铺设的时间一般在每年5月——冰川不在消融期,下方结冰相对较安全。那时的积雪可达2-3米,鞋子很容易陷进松软的雪地里。“一组4个人,要运输两三百斤的材料,往往要走上好几个小时。”

科研人员在给冰川“盖被子”。受访者供图

抵达实验场地后,就是紧锣密鼓的铺设环节。科研人员从高海拔处沿下坡“滚被子”进行铺设,为避免其被强烈的山谷风破坏或吹走,需要用绳子按“井”字形结构进行纵横捆扎固定,每隔几米还要压上用白色袋子封装的石块。

“铺设时间长了,‘被子’还是会有所损坏,所以每隔一段时间都需要重新进行铺设。”谢宜达说。

给冰川“盖被子”,是为了减缓消融。正因如此,效果如何是重中之重。“为了达到更好的‘退烧’效果,使用的‘被子’款式也一直处于更新迭代之中,当下的效果越来越显著,已远超6年前。”张伏说。

2022年,南京大学科研团队为达古冰川带来了一款“高级被子”——一种具有辐射制冷性能的纳米薄膜材料。根据实验对比,传统土工织布,50天冰层覆盖区域与未覆盖区域高度相差100厘米;辐射制冷材料,50天相差140厘米。

科研人员在给冰川“盖被子”。受访者供图

“最新型辐射制冷材料,平均每年能减缓冰川消融达3米以上,最高处接近5米。”南京大学科研团队成员庄立超博士介绍,最新型辐射制冷材料,太阳光波段反射率高达95%以上,中红外波段发射率高达92%以上。同时,还具有优异的疏水特性和高力学性能,能够有效预防磨损。

中国科学院团队模拟实验结果曾显示,如果不进行有效人工干预,达古冰川最迟将于2029年消失。

“若维持目前辐射制冷材料迭代力度,不断加大冰川铺设面积,到2029年,达古冰川可能将不会消失。”张伏表示,团队目标是将“盖被子”面积增加至达古冰川表面2/3以上。据理论测算,这基本可实现正增长,即让达古冰川基本达到不消融或者消融很少的状态。

科研人员在给冰川“盖被子”。受访者供图

消融背后的生态之问

“当你还没有走近冰川,就能听见轰隆隆水流的声音,这是冰川融化的声音。”张伏介绍,在海拔4860米处的冰舌末端,达古冰川融水形成了一个湖泊,名为泪湖,这些年这汪湖水越来越大,“前后的对比震撼人心”

达古冰川,形成于第四纪冰河时期,距今200多万年。如今,“消亡”迫在眉睫。重要的是,达古冰川面临的消融危机并非个例。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发布的《第三次中国冰川编目》显示,2020年前后中国最新冰川面积约为4.6万平方千米。与第二次中国冰川编目相比,2008至2020年间,我国冰川面积整体减少约6%(每十年5.2%),表明最近十余年我国冰川已进入快速退缩阶段。

达古冰川融水形成的泪湖。受访者供图

放眼全球,《科学》(Science)杂志2023年的一篇研究文章,细致考察了全球21.5万块陆地冰川,认为随着气候变化加剧,世界上接近83%的冰川到2100年可能会消失,大多数众所周知的小型冰川正在消失。


“全球80%以上的冰川正在加速退缩,令人警觉的是,一些关键区域可能已经越过了不可逆转的‘临界点’。”王飞腾强调。

冰川,在气候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全球气候变化的一个“显示器”。王飞腾表示,冰川的急剧消融,会带来一系列连锁反应,除了造成海平面上升、沿海土地盐渍化之外,还会影响全球水热平衡,导致极端天气事件,引发一系列气候、生态、环境问题。

冰川磨光面(冰川运动中石块与基岩或石块间互相碾磨形成的光滑面)。受访者供图

除了“给冰川盖被子”之外,近年来,王飞腾团队也在人工降雪方面进行了探索,一方面增加冰川的反照率,减少到达冰川的太阳辐射,同时也能增加冰川本身的物质。在王飞腾看来,推动自己从事冰川保护的是一种使命感,与气候变化做对抗,延长冰川的“寿命”,“这是一项困难但正确的工作”。

的确,与庞大的万年冰川相比,人类显得如此渺小,广袤冰川上覆盖的几千平方米“被子”,也是如此微不足道。那么,面对这样一个全球性的宏观课题,这场冰川“盖被子”实验,是否只是“杯水车薪”?

冰川冰斗(冰蚀作用形成的三面环山、呈半圆形洼地的侵蚀地貌)。受访者供图

“的确,要将‘冰川盖被’实验移植到其他大型冰川,存在一定难度。”张伏坦言,其他许多冰川未必有足够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可以支撑这场保护实验。

王飞腾也表示,如果从百年以上的尺度来看,未来气候变冷,冰川面积可能会增大。但在未来几十年,冰川的消融是不可扭转的。这是因为冰川对气候变化有一个响应过程,即太阳热量从冰川表面传递到整个冰川需要时间,“所以即使当下气温不再升高,短期内冰川还是会退缩。”

尽管如此,团队的努力依然有意义。“虽然我们做的,只是阻止达古冰川这一座冰川的消亡。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我们的尝试,可以呼吁更多人关注这个议题。”张伏认为。

冰川之巅。受访者供图

近年来,达古冰川先后推出了“看冰川”科学探索营,“让冰川退烧”等研学产品,越来越多游客来到这里,真切体会到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此外,2025年3月17日,“让冰川退烧”——达古冰川论坛倡议活动在达古冰川景区举行,旨在唤起全球公众对冰川消融问题的关注,并推动冰川保护行动的实施。

王飞腾强调,要从根本上减缓冰川消融,最重要的还是要控制气温升高速率。调整能源结构,充分利用气候资源,开发利用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坚持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

“每当我听到游客感叹冰川景观的震撼、惋惜冰川消融的时候,我都希望这份美丽能够永远留住。”张伏说。

游客们在达古冰川看日出。受访者供图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郑丽文:不放弃武力保台

郑丽文:不放弃武力保台

荆楚寰宇文枢
2025-11-02 22:05:15
德转列进攻型中场身价榜:贝林1.8亿欧居首,穆西亚拉第二

德转列进攻型中场身价榜:贝林1.8亿欧居首,穆西亚拉第二

懂球帝
2025-11-03 00:36:08
清华大学原校长王希勤的人大代表资格终止

清华大学原校长王希勤的人大代表资格终止

鲁中晨报
2025-10-31 13:11:02
恒大幕后黑手曝光:刚被“抄家”的许家印,很可能是只“替罪羊”

恒大幕后黑手曝光:刚被“抄家”的许家印,很可能是只“替罪羊”

史行途
2025-11-01 11:40:29
被中央通报后,耒阳市委书记表态:严防统计造假

被中央通报后,耒阳市委书记表态:严防统计造假

新京报政事儿
2025-11-02 10:11:10
专家批评《白毛女》逻辑不清,杨白劳欠钱,为何反而枪毙黄世仁?

专家批评《白毛女》逻辑不清,杨白劳欠钱,为何反而枪毙黄世仁?

普陀动物世界
2025-11-02 15:15:45
周末信息如何影响市场?明天是红色星期一?还是黑色星期一?

周末信息如何影响市场?明天是红色星期一?还是黑色星期一?

春江财富
2025-11-02 09:19:09
年薪5960万,两场意外输27分!作为球队老大,或许你也被欺骗了

年薪5960万,两场意外输27分!作为球队老大,或许你也被欺骗了

老梁体育漫谈
2025-11-03 00:05:24
连续三部电影票房为零,中国内地市场被《哪吒2》榨干了

连续三部电影票房为零,中国内地市场被《哪吒2》榨干了

影视高原说
2025-11-01 08:28:10
歌手黄安透露音乐人屠颖离世细节:在跑步机上跑步时摔跤致颅内出血

歌手黄安透露音乐人屠颖离世细节:在跑步机上跑步时摔跤致颅内出血

情感大头说说
2025-11-02 16:03:30
罗氏虾、基围虾都是“激素”泡大的?其实这3种虾才是“问题虾”

罗氏虾、基围虾都是“激素”泡大的?其实这3种虾才是“问题虾”

健身狂人
2025-11-02 07:59:00
比杨瀚森还惨!余嘉豪留洋首次替补首次0分后 被召回国打全运会

比杨瀚森还惨!余嘉豪留洋首次替补首次0分后 被召回国打全运会

醉卧浮生
2025-11-02 17:50:44
上海赘婿带小三医院产检,遇妻子后续:小三是乘务长,赘婿是律师

上海赘婿带小三医院产检,遇妻子后续:小三是乘务长,赘婿是律师

汉史趣闻
2025-11-02 16:16:58
美国正式批准向乌克兰转移战斧导弹,俄向红军村增兵至17万人

美国正式批准向乌克兰转移战斧导弹,俄向红军村增兵至17万人

史政先锋
2025-11-01 15:04:59
网友过马路碰见孙俪 本人太美了 脸超小 皮肤很白 看着比电视上还要美

网友过马路碰见孙俪 本人太美了 脸超小 皮肤很白 看着比电视上还要美

东方不败然多多
2025-11-02 14:59:44
重磅:中央释放三大政策信号!

重磅:中央释放三大政策信号!

华山穹剑
2025-11-02 19:10:49
“这么骚的教练,健身房居然都有?你别不信!”

“这么骚的教练,健身房居然都有?你别不信!”

健身S叔
2025-10-28 16:22:51
国产半导体龙头企业全景揭示:摩尔线程IPO与英伟达材料链大揭秘

国产半导体龙头企业全景揭示:摩尔线程IPO与英伟达材料链大揭秘

三农老历
2025-11-02 14:38:00
“机械飞升”将成真?Neuralink首例受试者近况曝光 马斯克暗示其将植入双脑机设备

“机械飞升”将成真?Neuralink首例受试者近况曝光 马斯克暗示其将植入双脑机设备

财联社
2025-11-01 13:34:21
小米汽车:10月小米汽车交付量持续超过40000台;小米双11全渠道累计支付金额破182亿

小米汽车:10月小米汽车交付量持续超过40000台;小米双11全渠道累计支付金额破182亿

极目新闻
2025-11-01 10:47:06
2025-11-03 00:55:00

头条要闻

和章泽天出席会议被抓拍 刘强东发文调侃称"没了自信"

头条要闻

和章泽天出席会议被抓拍 刘强东发文调侃称"没了自信"

体育要闻

这个日本人,凭啥值3.25亿美元?

娱乐要闻

陈道明被王家卫说他是阴阳同体的极品

财经要闻

段永平捐了1500万元茅台股票!本人回应

科技要闻

10月零跑突破7万辆,小鹏、蔚来超4万辆

汽车要闻

神龙汽车推出“发动机终身质保”政策

态度原创

艺术
亲子
时尚
旅游
手机

艺术要闻

陈丹青 无论画风与文风,都具有一种优雅而朴素,睿智而率真的气质

亲子要闻

Two Teen Geniuses Solve Rubik's Cube in Perfect Sy...

最近很火的发型,原来这么简单!

旅游要闻

“诗和远方”并不远!青海·海西生态旅游宣传推介会走进广州

手机要闻

华为Mate80风扇版确认:五款机型同台竞技,18号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
×